中國歷史上計程車族政治,萌芽於東漢中期,最終亡覆於唐朝末年。“五姓七望”這個說法產自於隋唐時期。自晉朝確立九品中正制之後,朝廷選官任賢大多從士族家族中選拔,直到隋唐時期的政治依然主要由這些世家大族所掌控。在這些身份尊貴,地位超然的世家大族之中,有五家超脫於這些家族之中,更為尊貴,它們分別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其中的李氏和崔氏分別有兩個郡望,故將它們合稱為“五姓七望”。
隴西,位於隴山以西、渭水河畔。隴西李氏,相傳源自於顓頊孫皋陶之後。從兩週時期起,就人才輩出。東周時,秦國李曇[tán]官至御史大夫,其長子李崇為隴西郡郡守,次子李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他的孫子是秦國名將李信,是秦王掃六合的重要助力。西漢時期的“但使龍城飛將在”的飛將軍李廣也出自隴西李氏。南北朝時隴西李氏與趙郡李氏、清河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中原五大高門士族,顯赫一時。隨後,隴西李氏的一支李淵起兵滅隋,建立了大統一的大唐帝國。在唐代,老子李耳被追認為李氏始祖,有十位宰相出自隴西李氏,名望地位到達頂峰。
隴西
李氏,還有一支是趙郡李氏。趙郡,是李氏郡望之一。趙郡李氏,是李氏的第二大分支,雖在名望上不如隴西,但也同樣聲名顯赫。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同源,共奉李曇[tán]為先祖。
崔氏,得姓於齊丁公長子姜季子封地崔邑之名。崔姓得姓以後,世代在齊國擔任重要官職,是當時的公卿世家之一。秦朝時,崔杼裔孫崔意如被封為東萊侯。到了漢朝時期,崔意如的長子崔業襲封了這個爵位,並於清河東武城定居。崔業的弟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二人的後代在漢魏南北朝及隋唐時各發展成為強宗大族,名賢輩出,史稱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說起崔氏,有個小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讓人編纂一個世家大族的清單,為了確保公平公正,參與編寫的官員都不是世家大族的人,但結果出來了,崔氏排名第一,使得李世民勃然大怒,在其強行要求下,崔氏才被放到第三位。
太原王氏
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也同樣人才輩出,高官如雲。代表人物有東漢大儒盧植,王勃、王之渙、王昌齡、王維等等。
范陽盧氏
從東漢末期起到唐朝末年,各大世族你方唱罷我登場,掌握中國政治長達數百年。當時可謂是“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族”,他們相互聯姻,控制著天下士族,甚至藐視皇權。隨著隋唐時期科舉制的逐漸確立和九品中正制的廢除,世家大族的地位不斷地下降。直到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天下大亂,社會政治,經濟都慘遭打擊,各大世族也因為戰亂和動盪日漸衰落,逐漸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