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德國被分管,德國國內的基礎設施基本被炸平;日本捱了兩顆“蘑菇”,幾十萬的普通居民死亡,國力因為戰爭也基本被耗空。所以,如果問誰是二戰的輸家?想必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日本和德國”。不過,還有部分人認為,英國才是二戰最大的輸家。
但英國作為主要戰勝國之一,論傷亡,英國遠比不了蘇聯;論戰損,中國也與之旗鼓相當。那為何說英國才是二戰的最大輸家呢?難不成,戰勝國比戰敗國輸得還慘?
丘吉爾
18世紀中葉,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完善,英國率先興起了一場產業革命,並迅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19世紀後,不滿本國地域限制的英國開始放眼全世界,正式開啟了殖民擴張之路:在短短几十年內,英國就透過侵略擴張自治領、殖民地、領地、託管地和保護國,構建了一個“日不落帝國”,輝煌一時。
所謂盛極必衰,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美國和日本的崛起、以及歐洲各國對利益的追求,英國逐漸喪失了工業壟斷地位、及世界最大債券國地位,並被趕超!好在當時憑藉著自身強大的底蘊,英國還能勉強維持大國地位。但到了二戰後,作為主要戰勝國的英國,風光不再,徹底告別了“日不落帝國”的輝煌。
事實上,戰爭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掠奪”,一場戰爭的勝利,表面上看只是簡單的輸贏;但實際上勝利與否,是透過“所謂的戰勝國,從其參戰國那裡得到了多少利益、損失了多少東西、又掠奪了多少資源”來評判的。倘若從這個角度出發,那麼英國即是二戰中的最大輸家。
1940年6月,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德國軍隊席捲西歐,很快便佔領了北起挪威、南迄西班牙的大西洋沿岸地區;同時與其僅有一海之隔的英國,則在時敦克爾克大撤退中損失大批武裝。為了避免德蘇、德英同時作戰,希特勒數次向英國提出“和平建議”,但出於意識形態的不同和國家利益方面的考慮,英國政府並未同意。
1940年7月6日,為了避免自身受到英軍和蘇軍的同時牽制,希特勒向空軍司令戈林簽發“海獅作戰計劃”,對英國進行大規模轟炸。據部分資料記載,為了實施這次轟炸計劃,德軍共集中了3個空軍集團、數千架飛機、投下了7萬多噸炸彈!雖然最終英國皇家空軍的奮起反抗,令德軍的“海獅計劃”流產,但近兩個月的對空作戰,導致英國倫敦、伯明翰等各大城市及小型城市幾乎被摧毀。
城市被狂轟濫炸,本土的各種工業基礎設施,自然也難以逃脫炸藥的“魔掌”!相比於提早投降的法國,英國的損失可謂十分慘重。相較之下,美國則幸運得多了,除了1941年末日本偷襲珍珠港外,二戰期間並沒有其他戰爭發生在美國國土上;同時美國還靠著在二戰前期保持中立,從而大肆販賣軍用物資,後期作為參戰國大力發展軍工,美國的綜合實力得以進入世界前列。
“海獅計劃“破產
德軍“海獅計劃”流產後,為了給英國民眾製造惶恐,迫使英國放棄抵抗,希特勒還下令對大西洋沿岸進行封鎖,將殖民地向英國輸送原料的路線切斷,準備讓英國陷入孤立狀態。1941年,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德軍在實施封鎖的同時,還對英國本土發射了大量新式火箭彈,最終使英國徹底陷入了生產困難、經濟停滯的窘境,也讓英國準備打經濟戰的計劃破裂。
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在每一場戰爭中,參戰國除了戰鬥損失外,軍備就是戰爭中最大的開銷。據統計,英國在二戰中花費了近300億美元的軍事經費,僅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軍就損失了數千門火炮、7.5萬餘輛汽車、各類槍支近兩萬支、飛機和艦船共三百左右!更為關鍵的是,除去殖民地,英國的本土面積並不大,在巨大的戰爭物資消耗面前,英國本身的生產鏈,根本就不足以支撐其需求。因此英國只能從他國購買軍備,而主要購買物件,就是大發戰爭橫財、並取代英國霸主地位的美國。
出於1930年美國的《中立法案》,要求英國只能用“現金和運輸”方式支付黃金,向美國購買軍用物資。而這,則成為英國戰後黃金大量外流、並逐漸喪失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
日軍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一直保持中立的美國宣佈參戰,還沒緩過勁的英國再次陷入窘境,英國首相緊急向羅斯福求助。出於對英國的同情,或者說出於利益交換,羅斯福在美國反戰輿論和《中立法案》的壓力下,提出了“租借”武器的提議,且此類支援多數是免費的。作為回報,美國獲得了在盟軍領土上的陸海軍基地的戰時租借權。
為了利益,美英蘇之間的關係,在二戰期間並非如同表面那般“友好”。其中英軍在二戰期間所奉行的政策是:在對抗法西斯勢力的同時,積極維護本國的海外殖民地;而美蘇所謀求的是:戰後世界重新劃分,奠定自己在國際上的領頭羊地位。所以在保證反法西斯戰爭,能夠取得勝利的情況下,美蘇對英國的小計謀層出不窮。
為了發揮英國在戰場上的“攪屎棍”作用,美國對英國進行援助,令英國積極參戰。據記載,英國在二戰中是戰線最多的國家之一,他開闢了北非、東南亞、大西洋、英倫三島戰線....只是由於後勁不足,英軍的多個戰線並沒有打出名堂來,甚至北非戰線還被對手牽著鼻子走,東南亞戰線還需要中國遠征軍救援!可謂既損失了財產,又損失了聲望。反觀蘇美,為了達到其牽制德國、削減英國影響力的作用,他們不斷加大對其援助,令自己成為二戰後世界上的唯二大國。
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
1945年9月2日二戰徹底結束,世界秩序也如美國所希望的那樣,開始發生變化,其中最直觀的變化就是經濟金融:由於英國在二戰中損耗較大,外債較多,1944年佈雷頓森林體系頒佈後,英鎊在國際中的地位搖搖欲墜,美國紐約逐步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倫敦的“繼任者”,美元則取代了英鎊國際硬通貨的地位。
俄國十月革命後,反殖民、半殖民的風潮便在世界興起。一戰結束後,美國本想趁機提出“民族自決”的“十四點建議”,來參與到英法殖民地中;但在封閉的殖民體系中,並未成功。二戰後英國國力衰弱,美國意識到時機再次來臨了,在羅斯福的指揮下,美國開始向全世界兜售“獨立、民主和反殖民思想”。
在美國的小動作下,戰後急需修養恢復的英國,不得不暫時放棄休養,只得來維繫本國的殖民框架。但最終在美國的干擾下,英國不僅喪失了安心發展的時間,最終還沒能維繫住自己原有的殖民框架。
二戰後,美國為了擴大對世界的掌控力,制定了“馬歇爾計劃”,德國、日本是該計劃的最大受益者。德國在二戰前透過英、美的貸款,逐步成為工業大國,在戰後缺少基礎設施的情況下,透過美國的馬歇爾計劃進行重建,加上自身的人才基礎,德國的工業發展得以一絕騎塵。而日本在朝鮮戰爭時,便在美國的幫扶下,完成了軍工業向製造業的轉變。而英國製造則因為殖民地問題停滯不前,從而被德、日碾壓。
“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坐著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這是丘吉爾在雅爾塔會議後所說的話,這段話充分展示了英國在二戰後的真實地位,也從側面說明了二戰後英國的失敗。
或許,英國的衰落是時代的註定:他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崛起,卻因為過於沉湎與去的輝煌,沒有帶頭大哥的危機意識,亦沒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業帶來的騰飛,從而給了美國悄無聲息推翻“神壇”的機會。
換種角度而言,英國的衰落,或許是因為他遇見了命定的“敵手”!回顧整個二戰歷程不難窺見,美國就像一個獵人,精心為英國打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陷阱”。從給予英國武器,到指使英國在英、法關係破裂後,腆著臉請戴高樂同意英國加入歐盟,都完美展現了美國從根基到聲望,逐步瓦解英國大國地位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