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如果希特勒研製出核武器?”《冬季堡壘》一書的腰封醒目地印刷著這個問題。毫無疑問,如果希特勒率先掌握了核武器,那麼一旦投入使用,不管最終能否挽救他的帝國,都將給世界歷史走向帶來巨大影響。很有可能,就像書中的英國情報機構一再擔憂的那樣,倫敦會被夷為平地。尼爾·巴斯科姆在《冬季堡壘》一書中,以精彩的筆觸描寫了盟軍為阻止納粹獲得製造原子彈所需重要原料——重水所付出的艱鉅努力。

緊鑼密鼓的原子彈競賽

20世紀30年代見證了原子科學的一系列進步。其中,1938年,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和他的助手發現了核裂變過程。之後短短一週內,J.奧本海默就粗略推算出了製造炸藥的方程式。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雙方都將迫不及待地吧將原子科學用於製造超級炸彈提上了議事日程。德國科學家庫爾特·迪布納、維爾納·海森堡等人投入了研製原子能武器的專案,而重水是這一專案不可或缺的原料。一些逃出德國的猶太科學家前往英國,提醒說德國可能很快就能擁有原子能的超級炸彈,一顆這樣的炸彈就能摧毀一座城市。這促使英國也開始了探索性研究,希望搶在德國人之前研製成功。英國內閣向丘吉爾保證將“不惜一切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來推動核武器的研製工作。”獲知了德國研發原子彈的情報,美國也在1942年啟動了曼哈頓計劃。戰爭雙方爭分奪秒地展開了原子彈競賽。

接二連三的破壞行動

1940年,德軍入侵挪威,並迅速佔領挪威全境。目睹國家淪亡,一些不甘心屈服的挪威人在成立了抵抗組織,收集情報,實施破壞;另一些追隨國王哈康七世,流亡英國,其中一些參加了以挪威陸軍上尉林厄為首任連長的挪威第一獨立連,接受了特殊訓練,專門從事敵後破壞行動。戰前曾擔任生產重水的挪威海德魯公司顧問的挪威理工學院教授特龍斯塔在韋莫克的重水工廠中挪威愛國者的配合下,掌握了該水電站的內部結構,德軍佈防情況等情報,據此制定了破壞的計劃。之後,挪威獨立連計程車兵們展開了接二連三的破壞行動。

1942年10月,挪威獨立連士兵組成的松雞行動隊空降挪威,準備策應對韋莫克的襲擊。11月,兩隊英國工兵被空投至挪威,準備發動對韋莫克的襲擊,但行動徹頭徹尾地失敗了,一架滑翔機失事,另一架滑翔機上的工兵被德軍包圍,之後所有幸存人員按照柏林的命令被處決。任務最終落在了挪威人自己身上。1943年,由熟悉地形的挪威獨立連士兵組成的岡內塞德行動隊在松雞行動隊配合下,成功襲擊了韋莫克並全身而退,預計將大為延遲德國的原子彈研發程序。1944年,當德國人打算將韋莫克生產的重水運往德國,燕子行動隊成功炸燬了負責運輸的海德魯號輪渡,使所有重水沉入湖底。

書中詳細刻畫了他們面臨的艱難挑戰。他們要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在哈當厄高原上空降和生存都絕非易事,暴雪和狂風會不期而至,夜間的極寒也很容易將人凍死。茫茫雪原中有時能見度為零,一旦迷失方向就可能永無歸途。他們還要突破德軍的嚴密防守。當德軍發現韋莫克成為盟軍目標後,迅速加強了這裡的防衛,增派了部隊,構築了工事。而在重水車間被炸燬後,德軍更是調集數千士兵,並派出蓋世太保進行大搜捕。

最終,在敵後戰場上,這些挪威戰士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成功截斷了納粹的重水供應,某種程度上,他們相當於扼殺了納粹研製出核武器的可能性,最終使自己以及同胞們重獲自由。

自由的代價

儘管針對韋莫克的破壞行動取得了成功,但挪威人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對於特龍斯塔等人來說,他們戰鬥的目的是在為戰勝德國貢獻力量的同時,保護挪威人民的生命和財產不受侵犯。因此他們會更多考慮挪威的利益和戰後重建。然而,盟友的背叛是小國不得不吞下的苦果。在岡內塞德行動隊炸燬重水車間後,德國人透過改進工藝等方法以超過盟軍預期的速度恢復了韋莫克的重水產量。為此,英美盟軍不顧對挪威流亡政府的承諾,派出轟炸機群對韋莫克進行了轟炸,700餘枚炸彈對水電站幾乎未造成損傷,但大量挪威平民在空襲中喪生。這令特龍斯塔等人痛心疾首。

此外,破壞行動隊挪威人造成的附隨傷害也令他們感到不安。在破壞行動之後,黨衛軍和蓋世太保會對附近平民展開報復。而在炸沉海德魯號輪渡時,行動人員知道這艘輪渡也將和往常一樣搭乘挪威乘客,而相關行動會造成挪威平民傷亡,這也令他們不安。但為了避免韋莫克再度遭到轟炸,他們最終帶著複雜而矛盾的心情執行了任務。最終隨著重水一起沉入湖底的有14名挪威人。

這些經歷給英雄們帶來的不僅有勳章,還有許多不堪回首的黑暗記憶,也許就有對枉死平民的歉疚。直至戰爭結束多年後,很多人仍生活在陰影中,無法治癒內心的傷口。

那麼這些英雄們所付出的努力是否值得呢?對此,歷史學家們有不同認識。無可否認的是,隨著美國全力啟動曼哈頓工程,德國的研發投入遠遠比不上美國,因此差距日漸拉開。有些歷史學家因此就認為,圍繞韋莫克展開的破壞行動都是沒有意義的。然而這只是後見之明,當時的盟軍高層無人敢冒險讓德國造出原子彈。

精彩的歷史書寫

關於這場重水之戰的大致經過,很多人可能多少有所瞭解,但本書仍然提供了一個歷史書寫的精彩範本。由於撰寫本書時,很多參與行動者都已離世,除了利用各類回憶錄和本人日記,作者還採訪了他們的親屬,瞭解了很多家族往事,在書中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他們極富冒險性的戰時經歷。作者還滑雪遊歷了書中描述的整個地區,一定程度上可謂重走了當年路,熟悉了故事發生的環境。此外,作者透過挪威抗戰紀念館等博物館獲得了許多未曾公開的資料。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作者帶領我們,跟隨當年行動參與者的視角,講述了圍繞韋莫克水電站——即“冬季堡壘”的重水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並提供了豐富的大量細節,使讀者能身臨其境,彷彿置身冰天雪地之中,在強敵環伺之下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日本戰國梟雄毛利元就在年輕時為什麼被叫做“乞食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