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孩子問我:“爸爸,妲己的名字,為什麼這麼奇怪?”
還真是一個問題。
01妲己不姓妲我剛知道“妲己”的時候,它還是個生僻的名字,主要原因是這倆字我竟然只認識50%。
這個名字火了,得歸功於電視劇和遊戲。很多人工智慧的自動配音,都是“妲己音”。妲己一定不知道,自己3000年後會這麼火。
搞笑的是,嗲嗲的“妲己音”,和土得掉毛的、真正的妲己音,反差太大了。
妲己是河南人。
想象一下,用岳雲鵬的腔調,配上妲己的口音,一口一個“你弄啥嘞、弄啥嘞”……
妲己是商紂王的妃子,傳說中作惡多端,最終被周武王、姜子牙他們滅了(沒哪吒什麼事兒)。
為什麼說“傳說中”?她難道不壞嗎?
壞肯定是壞,但一定沒有史籍中說得那麼壞。因為除了史籍,還有一種東西,叫考古。
很多后妃的“古”,不太好“考”,可人家妲己老家是河南。
河南是什麼地方?不誇張地說,河南全省就是個考古大工地。
聽說西安建機場,一挖,出來了上千古墓,工地秒變考古現場。河南也一樣,沒這麼壯觀,主因是機場建得少。
殷墟,甲骨文,金文,墓葬,各種商朝的真憑實據,都能陸續出土,幫商朝帝妃說話。
比《史記》都靠譜。不是信不過司馬遷的人品,畢竟他距離商紂王時代,也有1000年了,何況還不建機場。
人們至少確鑿地知道,“紂王”是後人所加,並非商代後裔(周朝時被封,成了宋國)給他的諡號。
他的名字,叫帝辛。
帝辛東征西討,征服了一個部落,叫有蘇氏,部落便把妲己獻給了帝辛。嚴格來講,“己”是她的姓,“妲”是她的字。她的名呢?可能沒名。
02無名女子別說她了,武則天她爹是大商人,有錢有勢,也懶得給女兒取名;後來進了皇宮,據說是唐太宗給她取了個名——媚娘。
這廝不甘心,從才人(皇帝妃嬪之一)做到皇后、天后、太后、皇帝,豈能連名字也沒有?於是給自己取名“曌”,意思是“日月當空”,空中既有太陽(皇帝),又有月亮(皇后),當真代表男女平等。
至於名字中的“則天”,則是她死後諡號裡的字,她生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會有這樣一個名字。
妲己比武則天還早1600多年,沒有名字,再正常不過了。
古代這種情況,其實很多,女性有,男性也有。
比如項羽霸王別姬時的虞姬,虞可能是地名,姬的意思就是“美女”。
春秋時期,有個“驪姬之亂”,一個叫驪姬的女子,引發重耳等人逃亡,國家內亂。
這個驪姬,也不是真正的名字,驪是地名,晉獻公攻佔了這個地方,跟有蘇氏獻妲己一樣,這個部落也獻上了驪姬,還獻了倆。
再比如戰國末期的齊國,有一個王后,史料中就稱“君王后”,姓名都沒提。
這個例子有點特殊,君王后並非無名無姓,她父親的家族,來歷是清楚的。
當年齊國差點被燕國滅掉,齊王的兒子逃亡,隱姓埋名,逃到了君王后父親家中,做僕人。
君王后那時候還是個少女,發現這個僕人不同凡響,私通了。其父大怒,與之斷絕關係。
後來齊國復國,僕人成了齊王,少女成了王后,依然沒有恢復關係。
既然徹底絕交,自然也不從父姓了。她不是武則天,懶得給自己造字起名,史料只好以君王后稱之。
03帝王也“無名”即便古代帝王,也有很多屬於“無名”的,尤其是先古時期,很多是用地名、官名代稱。
後來有了文字,有些出身底層的皇帝,最初也屬於“無名之輩”。
比如劉邦。邦,是他稱帝前後自己取的名字(也可能是別人幫著取的),本名劉季。
史料記載較多的,是他的二哥,名叫劉仲。
不用問,他大哥肯定叫劉伯。
這都不是名字,而是排行,伯仲叔季,老大到老小。家裡就哥仨,老三就是老小,也可以叫“季”。劉邦是還有個弟弟,但那是他家發達之後,老爹又娶了一房,帶來的“意外之喜”。
你喊他“劉季”,相當於喊他“劉老三”,顯得忒沒文化。這能怪他爹嗎?
他爹也一肚子憋屈:老子也沒名字,找誰說理去?
歷史記載劉邦的爹,就叫劉太公。被劉邦尊為太上皇,他還是沒名字。
所以項羽面對劉邦,為什麼滿滿的優越感?你劉邦連名字都沒有!
項羽就不同,貴族出身,爺爺是楚國名將項燕。貴族當然名、號齊備:項氏,名籍,字羽。
劉季好不容易取了“名”,卻忘了取個“字”,還是不如項羽。
明代朱元璋就更好玩了。他本名叫什麼?朱重八。
根本就不叫名字好嘛。他出生在元代,有規定,除非上學或者當官,不準起名。
登記戶口的時候,隨便說個數字就行,不能取名。
朱重八,意思就是“朱八八”。有人說“重八”是生日,明顯不對,他出生在農曆九月十八。
他還有三個哥哥,分別叫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
我猜,可能老大出生在四月初四,或者那年父母兩人的年齡加起來44歲,所以叫朱重四。老二出生的日子帶個六,老三出生的日子帶個七,乾脆叫重六、重七了,畢竟註冊戶籍的時候帶個“重”,顯得像個輩分。
朱元璋出生日有個八,就叫朱重八了。
他爹,叫朱五四,大概出生在五月初四;爺爺更直接,叫朱五一;曾祖父叫朱四九……
話說這能叫名字嗎?根本就是個代號。
這種現象,和元代對中原文化的壓制,密切相關;而劉邦、武則天等人的“無名”,則是姓名文化尚未普及,或者重男輕女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