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傑出的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聲名最為煊赫的一位。他是一個超越了其生活的時代,歷久不衰、令人高山仰止並千古傳頌的不朽人物;他是一位突破了階級界限,從帝王將相到市井草民,從文人雅士到販夫走卒,眾口皆碑,婦孺皆知,受到普遍稱讚與敬仰的超凡人物;他也是一個超越了民族、地域限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整個東亞文化圈的範圍內都擁躉無數並廣為傳頌的傳奇人物。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整個三國的歷史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的,三國之局,系因東漢末期的動亂而來。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群雄並起, 諸侯割據,攻伐不斷,天下大亂:孫堅、孫策據有江左之地(江東),即為軍閥割據之典型。曹操原本也是一軍閥,但他雄才大略,抱負不凡,並不以割據一方為滿足,故挾天下以令諸侯,以中央朝廷自居,將各地的割據勢力一一蕩平。他晚年曾經自稱 “使天下無孤,正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他用數年時間平定北方後,揮軍大舉南下,用意亦在於消滅盤踞南方的各股割據勢力,統一天下。赤壁之戰爆發後,曹操的企圖被周瑜、諸葛亮瓦解了。曹操兵敗,被迫引殘軍退縮回中原,在其有生之年再也無力完成統一大業了,孫權的江東仍然保有其割據版圖,最為弱小的劉備、諸葛亮方能借勢構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的時代正式來臨,整個中國陷入了魏、吳、蜀三國對峙的局面。
這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這個格局早在諸葛亮隱居隆中,尚未出山前即已擬就。諸葛亮雖然高臥隆中,但卻精熟時勢、洞燭機先,其智慧深不可測,而且這種登高望遠的大戰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藉、沒有任何實力中,憑一己之力開創出一番形勢來。也就是說,在彼時現實條件中最差的劉備、諸葛亮這一方,主導了東漢末整個格局的走向與發展。這種鬼神難測的大智慧,豈是小說《三國演義》裡刻意誇張、渲染的“借東風” 、“空城計”、“迷魂陣”之類的小機巧所能及?
問題來了:諸葛亮聰明蓋世,文武雙全,卻為何無法率領蜀漢一舉擊滅魏、吳,一統天下?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從蜀漢的一些先天不足入手。建安十三年(208年),在諸葛亮、魯肅的運籌、促成下,劉備和孫權聯手,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大勝,並由此獲得了荊南四郡(長沙、桂陽、零陵、武陵)作為立足點, 隨後開始了襲奪益州(今四川)之戰。經一些列征戰,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集團已經相繼奪取了益州、荊州、漢中、南中(今雲南)等廣大地區,勢力達於鼎盛。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正式稱帝,改元章武,國號仍稱漢,史稱蜀漢。
赤壁之戰後,孫吳確立了對長江中下游及嶺南地區的有效統治。229年,孫權在武昌(後遷都建業(南京))稱帝,建國號吳,孫權是為吳大皇帝。吳、蜀加上虎踞中原的曹魏各霸一方,三國對峙的局面已然形成。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蜀漢荊州守將關羽利用曹軍主力東調淮南(抵禦孫吳進攻)、天降大雨的有利時機,突然揮師攻打襄陽、樊城,並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俘虜數萬曹軍,取得節節勝利,一時間“威震華夏”。吳國為了拓展自己的戰略生存空間,強烈要求奪回因蜀國背信棄義、有借無還而失去的荊州,最後孫權遣呂蒙率軍“白衣渡江” ,偷襲關羽後方,使關羽腹背受敵,被迫撤軍,最後兵敗被殺,還丟了荊州。失去了戰略要地荊州,使諸葛亮制定的兩線作戰、北伐中原的計劃基本化為泡影。
關羽敗死、荊州丟失後,劉備怒不可遏,欲以舉國之力攻打吳國,諸葛亮堅持聯吳抗魏的方針路線,極力諫阻劉備,劉備卻拒絕採納,興兵攻伐吳國,企圖復奪荊州,最後被東吳大將陸遜在夷陵猇亭用火攻擊敗。夷陵之戰結束後,蜀漢損失慘重,國力嚴重受損,岌岌可危。
當時,曹魏佔據了整個北方地區,東吳控制著長江中下游及嶺南地區,蜀漢則僻居西南一隅 。彼時全國最重要的城市和絕大多數的人口大都集中在北方特別是中原地區,而且經濟最繁盛、農耕最發達之地也均在曹魏統治的中原地區 ,因此史料中有“天下十分,魏得其八”之說。而江東在孫家父子三代的苦心經營下,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兵精糧足,且人才濟濟,實力居次。三國中只有蜀國地域最逼仄,經濟最落後,人口最少,實力最弱。
在這種極為不利的情況下,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顧自身羸弱的現實,一次次向強大的曹魏發起主動進攻,以換取蜀漢更大的戰略生存空間。有人說諸葛亮不顧敵強我弱的客觀現實, 主動挑戰國富軍強的曹魏,是窮兵黷武,是擁兵自重,是不自量力,但假如他不這樣做,而是以防守代替進攻, 弱小的西蜀撐不了42年這麼久 ,恐怕早在夷陵之戰大敗後就徹底覆亡了......
面對強大且咄咄逼人的曹魏,雖然吳 、蜀兩國矛盾難以彌合,但諸葛亮心裡很清楚,吳、蜀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必須報團取暖,共同抵禦曹魏,於是主動放棄對荊州的爭奪,極力維持吳、蜀結盟,以共抗曹魏。正是這種對峙態勢,才使三國鼎足而居的狀態維持了數十年。
劉備死後,諸葛亮極力輔佐劉禪。小國寡民,處境異常艱難。南中戰事結束後,吳蜀結盟也取得圓滿成果。諸葛亮於建興五年率軍進駐漢中,出祁山攻伐曹魏,並與魏軍展開爭奪關隴地區的激烈戰鬥。諸葛亮在西蜀疲憊的情況下急於求戰,一方面力圖以北伐曹魏來鞏固自己“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的正統地位;另一方面則以攻為守,藉以圖存。建興六年,諸葛亮命趙雲率羸弱偏師據箕谷以為疑兵,自己則率蜀軍主力取道西北方向進攻祁山(今甘肅禮縣東北)。前鋒馬謖擅改諸葛亮戰前部署,乃至失了咽喉要地街亭,使蜀漢大軍進退失據,前功盡棄,被迫撤回。以後三年,諸葛亮又屢次出兵,都由於後勤保障跟不上,糧草不濟,沒有成果。建興十二年最後一次北伐,進軍至渭河南岸的五丈原,因積勞成疾,病死軍中,蜀軍退回,北伐暫時停頓。
縱觀諸葛亮一生,不能不讓人在欽慕嚮往之中,含有傷感惋惜之意。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是他自己構畫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則是他在盡力完成其對劉備的承諾與責任,但因蜀漢先天不足,縱使他有天縱之才亦無能為力,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情景,構成了一種蒼涼而悲壯的美感,正所謂孔子所說“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經典型別。最終,北伐徒勞無功,諸葛亮星隕五丈原......
諸葛亮雖然死了,然而其忠貞、濟世、至公、敬業、清廉、謙遜等品格,卻永遠值得後人學習、效仿。北伐雖然沒有成功,但他的政治軍事才能,也得到了後世無數政治家、軍事家的肯定、學習以及借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