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大概是考慮到東漢時期太后干政、皇權旁落的現象,從開國時期就禁止太后干政,擠壓後族在政治上發揮作用的空間。曹魏的實權皇后也多是地位寒微或者落魄貴族出身的女子。在這樣一種環境下,曹魏卻有一個太后在政治上非常具有“影響力”,成為很多政治事件中一個可以利用的符號。這個人物就是明元郭皇后。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司馬懿以郭太后名義廢掉曹爽魏明帝曹叡去世之後,以曹芳為繼承人,令曹爽與司馬懿兩個輔政大臣輔佐曹芳。曹爽一派與司馬懿一派之間展開看上去並不激烈,但實際上暗流湧動的交鋒。曹爽一派在表面上佔據上風,牢牢掌握曹魏政權的實際權力。除司馬懿以外,曹爽一派對郭太后也不放心。雖然曹魏明令禁止太后干政,但是曹爽還是將郭太后軟禁起來,將郭太后與曹芳分隔開來。
而不久之後,在曹魏正始十年(即公元249年),曹爽等人與曹芳拜謁高平陵的時候,司馬懿就從抱痾遁世的狀態中突然露出獠牙,發動兵變控制洛陽。為了讓這次兵變更加具有法理性,司馬懿就以郭太后作為旗號,奏報郭太后廢掉曹爽,誅殺曹爽一派。作為被軟禁的太后,郭太后內心當中可能願意與司馬懿合作,對曹爽展開報復。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郭太后並沒有太多的自主權力,只能算是司馬懿除掉曹爽一派的偽裝。
司馬師與郭太后廢掉曹芳迎立曹髦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之後不久便去世,他的長子司馬師接替司馬懿的事業,掌握了曹魏政權。雖然年齡的增長,曹魏政權向司馬氏的傾斜,少帝曹芳內心當中的反抗意志也愈發強烈。於是在曹芳與張緝、李豐、許允等人策劃對司馬師的政變,結果事情洩露被司馬師知曉。司馬師除掉張緝、李豐、許允等人,也廢掉張皇后與少帝曹芳。
在這個時候司馬師取代曹芳登基稱帝的時間顯然不算成熟,他仍然需要像司馬懿一樣,利用郭太后的名義行廢立天子之事。曹芳被廢除皇帝之位,就是郭太后所下的命令。司馬師與郭太后商議迎立新的皇帝,司馬師提出以彭城王曹據為皇帝。曹據本為曹操之子,郭太后作為曹叡的皇后,曹據的“晚輩”,顯然難以以太后的位置自居。
實際上曹據作為曹操的兒子,在當時已經是壯年。司馬師想要繼續控制曹魏皇帝,篡奪曹魏政權,正需要一個像曹芳一樣的權威不足的幼年皇帝。所以迎立曹據的計劃,或許只是一種隱藏的試探或者偽裝。而郭太后對司馬氏的野心也非常瞭解,以輩分不便為由,勸說司馬師迎立年紀幼弱的曹髦為皇帝。曹芳與曹髦兩個曹魏皇帝的交替,基本上就在司馬師與郭太后的“商議”中敲定。
毌丘儉以郭太后密詔的名義起兵對抗司馬師在“嘉平之變”,也就是張緝等人政變失敗、曹芳被廢曹髦上位之後不久,在淮南地區就爆發了兵變。這是一個連鎖反應。淮南地區的都督毌丘儉與被司馬師所殺的夏侯玄、李豐等人關係甚篤,而且心中也忠於曹魏。於是毌丘儉與文欽等人決定在淮南起兵,對抗司馬氏。
毌丘儉等人起兵的目的當然是除掉司馬氏,恢復曹魏政權。曹魏在淮南地區有三次兵變,在“淮南三叛”當中,也是毌丘儉、文欽發動的第二次兵變爭議最小。不過毌丘儉作為人臣仍然不能自發興兵,曹髦年紀幼小,又是剛剛即位,在政治上的號召力不比郭太后。
於是毌丘儉、文欽等人也矯郭太后密詔,以郭太后的名義發兵討伐司馬師。而司馬師親自率領軍隊平叛,對郭太后以及傀儡皇帝曹髦不放心,也在軍中攜帶郭太后和曹髦。這樣既能夠保證出兵在外時後方不起騷動,又可以利用郭太后與曹髦在政治上的優勢。最後這場兵變最後因為寡不敵眾;曹魏質任制度導致士氣崩潰;文欽對司馬師不夠果決等因素失敗,“詔令”毌丘儉等人起兵的郭太后也沒有被司馬氏廢除。
鍾會以郭太后遺詔的旗號在益州自立郭太后去世的時候是在曹魏的末期,曹魏景元四年(即公元263年)年末,這個時候不僅曹魏政權名存實亡,幾乎完全被司馬氏控制,曹髦因反抗司馬昭而死,曹奐並沒有反抗的空間和意志,蜀漢也被曹魏消滅,司馬昭透過消滅蜀漢的巨大勝利消弭了弒君的負面影響,也獲得了向上再進一位,也就是登基稱帝的推動力。不過這場戰爭還是給司馬昭帶來一個隱患,就是曾經的心腹鍾會。
鍾會作為司馬昭的心腹,在“魏滅蜀之戰”中承擔的是主要進攻的角色。正是鍾會牽制住蜀漢的大部分兵力,才讓鄧艾偷度江油的驚險計劃得以順利進行並且取得成功。不過鍾會同時也是一個有極大野心的人。在消滅蜀漢之後,鍾會與姜維聯合,構陷鄧艾獲罪被押送洛陽,心裡打著擁兵自重、自己佔據益州,與司馬氏對抗的想法。
這個時候恰逢郭太后去世,郭太后已經成為各個當權人物發號施令的招牌,鍾會也不例外,即便郭太后已經去世,鍾會同樣希望藉助郭太后的名義來實現自己的事業。鍾會以為郭太后發喪的理由,將自己軍隊中的大小軍官將領以及蜀漢舊臣集中在蜀漢朝堂之上,然後拿出郭太后的遺詔,自然也是偽造出來的假詔,宣稱接受郭太后命令起兵反抗司馬昭。
雖然當權者多習慣使用郭太后的名義,但這未必代表郭太后有多大的號召力,只是因為她作為三朝太后的身份,作為一個“官方認證”。就像毌丘儉以郭太后“密詔”起兵,大部分士兵還是人心怯戰;鍾會以郭太后“遺詔”起兵,逼迫益州大軍中的各個軍官支援自己,也是非常艱難的事情。最後鍾會、姜維等人死於曹魏將士的反撲,顯然郭太后的“遺詔”並沒有實際效力。不過在明確規定太后不可干政的曹魏政權,郭太后被動地參與了這麼多政治事件,成為表面上的主導人物,也是頗具傳奇性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