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冷兵器時代與熱兵器時代,哪個時代的武器殺傷力更大?從古至今,戰爭的態勢基本上就是攻勢作戰與防禦作戰。作為防禦一方一定會有利的地形地勢,構築關隘,要塞,堡壘,形成縱深防禦體系用來遲滯,消耗攻防的作戰力量。而為了攻克這些防禦設施,巷戰不可避免。有興趣的話可以參閱,山海關,嘉峪關,君士坦丁堡的地形圖城防圖。而城市無論古代或現代作為一個地域的中心防禦要塞化縱深化一體化是必然的。城市的大量地面建築,地下建築稍加改造就構成了天然的防禦設施。

而攻方面對這些防禦設施必然會有火力死角,視線盲區,聯絡不暢的問題出現。隨著攻方攻擊力的拖延,衰落。守方的反擊力量的參與,攻方的失敗是必然的。即便是在野外的軍隊也要構築防禦工事,建築營寨。用來保護自己,防禦敵人。在營區建築時,一是要遵循保護自己,消滅敵人的原則進行修建。要是把營區修成度假村那就不免貽笑大方了。從古至今戰爭的人在改變,武器在改變,戰爭的方法在改變。但戰爭的法則沒有改變,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消滅敵人。

​普通城市與大型城市的防禦能力要差一些,但是其基本的防禦能力還是具備的,作為大型城市的前哨,為大型城市提供防禦縱深,為部隊提供後勤補給,集結收攏。普通城市存在的必要性就凸顯出來,而大型城市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心區城市防禦堡壘化,要塞化。冷兵器時代的巷戰對防守方來說很恐怖吧,除了有足夠的弓弩、投槍等較遠距離兵器,否則直接接觸的肉搏戰意義不大。其次,古代的街巷沒有現在這麼複雜吧,一個小城也就一到三公里見方,沒有多大的迴旋餘地。現代的巷戰主要得益於槍炮等長距離兵器,打一槍換個地方很不容易被發現;同時現代城市很高大複雜,都是鋼筋混凝土建築,容易隱藏,不容易毀壞,所以進攻起來複雜多了。

即使是現代,打巷戰也是最後迫不得已的選擇,守方贏得沒幾個,斯大林格勒戰役,沒有強大援軍,城內再多部隊,抵抗再強,最後也難免一輸,軍事角度說,防禦不能為反擊或者進攻集結創造機會的話,那樣的防禦都是沒意義的。防禦的一方力量分散了,進攻一方因為地形可以從容排程兵力各個擊破,在熱兵器時代分散就意味著失敗。而且兵法上十則圍之,被圍一方本來兵力士氣就處於絕對劣勢,一旦失去城池的憑恃,心理就會很快崩潰,哪怕是兵力仍然完整,也沒辦法再聚集力量。

在古代城市往往都有高聳的城牆保護,只要有少量的守軍就能抵擋大軍進攻,在徹底打垮守軍的抵抗意志之前強行攻入城市的可能性非常低,也就是說破城之後守軍即使有剩下的部隊,也是沒有戰鬥意志的了,自然就沒有巷戰。後來有了大炮,城牆三兩下就塌了,守軍還沒消耗完,自然有巷戰可以打。

​冷兵器的威力及其相關的技戰術限制決定了巷戰得不償失,冷兵器時代攻方的人海戰術在巷戰中是無敵的。只有在進入火器時代而且還要在近戰自動武器比如衝鋒槍和全半自動火力的普及後,才能支撐巷戰的必要威力火力和敵我戰損率。武器和建築是能不能展開巷戰的條件,現代建築形成的廢墟能形成防禦和隱藏陣地,再配合機槍狙擊槍這種生命收割機,才能把敵人打得找不著北。古時候建築就一把火的事情,並且以白刃戰為主,難以從隱蔽處大量殺傷敵人。

1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的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