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一頓宴席。這次宴席規格太高了——宴會主賓分別是西楚霸王項羽和西漢開國皇帝劉邦,以及雙方頂級的謀士范增和張良,武力值爆棚的猛士項莊和樊噲。
對於劉邦來說,鴻門宴可能是一生最驚險的一次遭遇。在這之前和在這之後,都沒有一次,像這次那樣與死神隔得那麼近。如果項羽真的要殺劉邦,哪怕劉邦有張良、樊噲作為左臂右膀,依然會成功。
其實,劉邦在奔赴鴻門宴之前,就知道這是一次驚險之旅。當他收到項羽的邀請後,大驚失色地問張良:“為之奈何?”簡短的4個字,將劉邦內心的慌亂和恐懼刻畫得淋漓盡致。
那麼,劉邦為何不聽張良的勸告,依舊要去奔赴項羽的鴻門宴之約呢?簡而言之,就是拒絕了項羽的鴻門宴之約,劉邦一定會被項羽消滅;而冒死去參加鴻門宴,還有一線生還的機會。
項羽的軍隊太強大了。
作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軍事奇才,項羽非常擅長以少擊多的硬仗。在鉅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僅以數萬楚軍,九戰九勝,打敗了秦朝名將章邯、王離所率40萬秦軍主力。整個過程酣暢淋漓,堪稱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一道經典案例。
項羽自鉅鹿之戰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啃掉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將秦軍主力部隊消滅了。正因為此,項羽軍隊向漢中挺進的步伐明顯落後於劉邦——這不是因為項羽的軍事實力弱於劉邦。
相比之下,劉邦的實力遠低於項羽。那時候,劉邦還沒有獲得韓信這名千古將才,軍隊不管是數量還是品質,都遠遜於項羽。項羽大軍有40萬,劉邦大軍才10萬,前者是後者的4倍。
與此同時,項羽的軍隊和劉邦的軍隊所駐紮的地方隔得不遠。當時,項羽駐軍在新豐鴻門(位於今天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街道鴻門堡村),劉邦駐軍在霸上(位於今天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霸水西高原上的白鹿原),兩地距離約40裡。在這樣短的距離裡,當項羽率領大軍發起雷霆一擊時,劉邦根本沒有逃跑的餘地。
當然,劉邦雖然在軍事才能上不及項羽,但他有自知之明,能夠看到兩者之間的巨大差距。《史記》中說,張良問他:“大王估計自己的軍隊足以比得上項王的嗎?”劉邦默然回答:“當然不能啊。”
同時,劉邦了解項羽的性格和脾氣。基於此,劉邦願意以自己的性命,而不是10萬將士的性命為賭注,賭項羽不願意在鴻門宴上殺自己。如果賭輸了,充其量丟掉自己的性命;如果賭贏了,還有一線生還的機會。
簡而言之,劉邦參加鴻門宴生存的機率,大於拒絕鴻門宴生存的幾律。
更何況,劉邦參加鴻門宴,還帶上了張良。劉邦認識了張良後,一直對他言聽計從。劉邦相信以張良的能力,一定會幫助自己化險為夷,平安歸來。後來發生的事實,果然沒有讓劉邦失望。
從一些細節上來看,劉邦也進行了妥善的安排。比如,劉邦主動與項伯約定結為兒女親家,拉攏與他的關係。項伯是項羽最小的叔父。劉邦通過這層關係,向項羽解釋了為什麼要派兵守住函谷關(這正是項羽發怒的原因)。這樣一來,劉邦就能夠與項羽建立一個比較暢通的溝通渠道——當然,如果項伯能夠在項羽面前幫劉邦“美言”幾句,更是完美。
這些安排,增大了劉邦從鴻門宴安全歸來的機率。
【參考資料:《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