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刺客

刺客是人類歷史中一種特殊職業,在現代指殺手。常由於政治、私怨等原因,負責對某個目標人物實施謀殺或暗殺。有的刺客是單獨行刺,有的則是多人協作;有的是受過嚴格訓練的專職刺客,有的則受客觀環境影響偶然成為刺客。刺客行刺或受人指使,或出於私恨,或為錢財名聲,或為國家人民;等等,不一而足。世界各國史料均有記載刺客的相關事蹟,近現代也同樣有刺客活動。許多國家的安全域性都設有刺客一職,例如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蘇聯的克格勃(KGB)、以色列的摩薩德(Mossad)等。某些恐怖組織也訓練有專門暗殺、謀殺各國領導人和其他要員的刺客。

刺客是人類歷史中最古老的行業之一。中國職業刺客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常由於政治原因,負責對目標人物進行刺殺。刺客行刺目的往往意圖在短時間內,讓目標人物及其相關事物遭受致命打擊。漢朝史學家司馬遷著作《史記》中的文章《刺客列傳》為中國最早的刺客傳記體史料,其中以“士為知己者死”作信條的“四大刺客”最為聞名。中國早期的刺客,其行刺動機較為單純,往往因感激委託人的恩德而去行刺,因此帶有一些俠的氣息。秦朝以後的刺客,行刺動機多為金錢、名聲、仇恨、政治等各類原因。刺客的活動一般非常隱秘,往往趁目標人物不備之時展開刺殺。唐朝詩人李白曾在《俠客行》中寫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鮮明地刻畫了這一神秘人物的特色。

中國四大刺客

四大刺客指史書中記載的刺客。《史記·刺客列傳》裡記載著好多刺客俠士的事蹟,其中有四位特別突出,常被人稱為“四大刺客”。他們是:專諸,聶政,豫讓,荊軻。此四人武藝高強,膽略過人,又俠肝義膽,他們的信條都是“士為知己者死”。他們以視死如歸的氣魄和撼動山河的壯舉,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俠義之名,使自己的英名萬古流芳。也有人取《刺客列傳》中的專諸、聶政、荊軻,與《吳越春秋·闔閭內傳》中的要離並稱為四大刺客。

專諸

專諸,春秋時吳國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區西北)人,專諸本一介屠夫,好勇鬥狠,但為人極孝。伍子胥將其引薦給吳國公子光,欲刺殺當時的吳王僚。吳國公子光厚待專諸之母,以斷專諸後顧之憂。但是專諸認為刺吳王僚成功與否,自已必死,而母親尚在,不宜行動。其母聞之,竟然自殺以斷專諸後路。於是專諸藏魚腸劍於蒸魚腹中,在上魚之時,劍飛出而殺吳王僚,而專諸亦當場被衛士砍成肉醬。吳國公子光於是登上王位,也就是後來的吳王闔閭。專諸生前要求把自己葬在泰伯皇墳旁,如今鴻山東嶺仍有“專諸墓”存。相傳無錫市大婁巷的“專諸塔”,是闔閭替他葬的優禮墓,但已經被拆除。邑人秦頌碩曾寫“專諸塔”一詩:“一劍酬恩拓霸圖,可憐花草故宮蕪;瓣香俠骨留殘塔,片土居然尚屬吳。”因專諸曾在太湖邊學燒魚之術,後人把他奉為“廚師之祖”,舊時城內居民時常前往焚香祭奠。

魚腸劍,一名魚藏劍。為專諸刺吳王僚所用的匕首。傳說刀身上有如魚鱗般的紋路,是打造時程式繁多所致,目的是為了能一舉刺破吳王外衣內所穿的護甲。又因其最終藏於魚肚中,所以被稱為“魚腸劍”。據《越絕書》記載,鑄劍大師歐冶子曾為越王勾踐鑄了五柄寶劍。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製成了五口劍,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魚腸劍既成,相劍本領尤如通靈的薛燭被請來相劍。他說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後來越國進獻寶物給吳國。《史記·刺客列傳》中並未直言這把寶劍之名,僅以“匕”稱之;而成書年代略晚的方誌史書《越絕書》(東漢·袁康、吳平編撰),已明確指稱此劍名曰“魚腸劍”。

聶政

聶政(?—公元前397年),戰國時期的俠客,韓國軹(今河南濟源東南)人,以任俠著稱,為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聶政年青俠義,因除害殺人偕母及姊荌避禍齊地(今山東境),以屠為業。韓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名傀)廷爭結仇,潛逃濮陽,聞政俠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與政結為好友,求其為己報仇。聶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後,憶及嚴仲子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韓都陽翟,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於階上,繼而格殺俠累侍衛數十人。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劍自毀其面,挖眼、剖腹自殺。其姊在韓市尋認弟屍,伏屍痛哭,撞死在聶政屍前。其事蹟見《史記·刺客列傳》。郭沫若曾據此寫歷史劇《棠棣之花》,歌頌聶政的俠義精神。在河南禹州市市區西北有紀念他的聶政臺。

大約在北宋時期,當時的禹州知州放出謠言,說聶政冢附近有妖邪之氣,需請神靈以鎮妖邪,於是上奏皇帝,將聶政冢用磚石砌起,並在其上建“玄武廟”,從此聶政冢被稱為“玄武廟”。後又稱“玉皇閣”、“真武廟”、“祖師廟”,因其下有墳冢,百姓俗稱“祖師冢”。統治者搬出神靈來壓聶氏,幻想把聶氏事蹟淡出人們的心田,用心可謂良苦。解放後,新中國恢復了“聶政臺”的稱謂,並於1958年被禹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聶政臺現位於河南省禹州市西區,是紀念戰國時期名俠聶政的高臺。舊志載:“鈞州城西門外一名西臺,即聶政冢,後人建玄帝廟於其上,殿宇巍然,高出雲表。”明正德年間重修。重修後的聶政臺,臺高9.62米,臺階34級,佔地總面積1165.3平方米。拾級而上至第一平臺,穿過山門,繞玄帝廟,是第二平臺,平臺中央坐落著祖師殿,殿前設定拜臺,拜臺左右各建一配殿。原有一株參天古柏叢立殿右。聶政臺最高處構築一洞穴,名曰“望嵩洞”。登望嵩洞眺望嵩獄,奇峰突兀,巍峨壯觀,具茨、箕山更具萬馬奔騰之勢。

豫讓

豫讓,姬姓,畢氏。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人,是晉國正卿智伯瑤的家臣。豫讓最初是範氏家臣,後又給中行氏做家臣,都是默默無聞。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後,才受到重用,而且主臣之間關係很密切,智伯對他很尊重。智伯向趙襄子進攻時,趙襄子和韓、魏合謀將智伯滅掉了,消滅智伯以後,三家分割了他的國土(就是智伯在晉國裡的領地)。趙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頭蓋骨漆成飲具。公元前475年,執晉國國政二十年的趙簡子駕崩,其子趙襄子嗣立。為了給主公智伯瑤報仇,豫讓用漆塗身,吞炭使啞,暗伏橋下,謀刺趙襄子未遂,後為趙襄子所捕。臨死時,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擊斬其衣,以示為主復仇,然後伏劍自殺,留下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歷史典故。

邢臺市邢臺縣翟村西南角,有一座石板橋,名叫豫讓橋(又名為“赤橋”)。據傳這裡是戰國時期義士豫讓刺趙襄子的地方。後人感佩豫讓一片忠心,就把這座橋稱為“豫讓橋”。《邢臺縣志》詳細記載了豫讓的事蹟,豫讓橋也就成為邢臺名勝而聞名四方。 “豫讓橋”在抗日戰爭期間被破壞。如今在原豫讓橋處近建有一處豫讓公園,以紀念豫讓的忠義。

荊軻

荊軻(?—公元前227年),姜姓,慶氏(古時“荊”、“慶”音近),字次非,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今河南鶴壁)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戰國時期著名刺客,也稱慶卿、荊卿、慶軻。 荊軻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後遊歷到燕國,隨之由田光推薦給太子丹。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之頭及燕督亢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太子丹不忍殺樊於期,荊軻只好私見樊於期,告以實情,樊於期為成全荊軻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燕太子丹、高漸離等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與秦舞陽入秦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在交驗樊於期頭顱,獻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之地圖,圖窮匕首見,荊軻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劍擊成重傷後為秦侍衛所殺。

風蕭蕭兮易水寒,出自詩歌《易水歌》;古歌名。《戰國策·燕策三》載,荊軻將為燕太子丹刺秦王,丹在易水(河北省易縣)邊為他餞行。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後人稱為《易水歌》。詩歌內容: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詩歌大意:風蕭蕭地響把易水岸邊吹得很冷,壯士去了就再也不回來了。刺殺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龍宮一樣危險啊,但是我們的英雄英勇的氣概,連仰天吐氣都能形成白虹。

荊軻的歷史評價

荊軻所在的燕國,同秦國相比實在是弱小太多了。在紛亂的戰國時代後期,秦國的統一已成大勢,燕國的太子丹想要在兵力上打敗秦國拯救燕國又談何容易。退而求其次,太子丹想要找一個刺客刺殺秦王,最好是將其劫持。逼迫他將侵吞各國的土地全都吐出來。實在不行就將其殺死。當時秦國大將都派駐在國外,秦王如果突然被刺,駐守在外的秦軍一定會軍心不穩。屆時各諸侯國再聯合反擊,一定能將秦國擊敗。荊軻刺秦王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留下來的捨生取義的精神卻深深的影響著後人。特別是荊軻和著高漸離的築聲大聲唱的那首詩:“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刺秦王,雖然不足以改變歷史程序,但他身上體現出的捨生取義、慷慨不屈的精神卻感動了無數後來人。兩千多年以來,很多文人都將荊軻作為借史詠懷、託古言志的物件。

晉代的陶淵明,曾寫有一首《詠荊軻》,在其平和散淡的陶詩中別具風韻: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與刺秦王這個歷史事件相比,荊軻對後世文學上的影響力更大一些。

荊軻刺秦雖然失敗,但是荊軻有刺殺秦始皇的勇氣與膽略,並且又代表了當時的主流思潮:“反抗暴秦,誅殺暴君”,也算是人中豪傑,關鍵的是他刺殺的嬴政名氣太大,他也跟著沾光成為了四大刺客之首。嚴格地講沒有人有資格評價荊軻。荊軻是不是英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但是沒有人能否認他是個勇士,敢一個人上殿面對當世第一人,還拔刃相向,千百年來只有荊軻真正做到了,歷史上不怕死的勇士很多,但是像他這樣能在巨大的環境壓力之下坦然自若,這與戰場視死如歸不一樣。也和被敵人包圍擒獲嚴刑拷打不一樣,因為那是被動面對死局,可以靠信仰信念支撐。也不同於別的刺客死士,人只要抱定必死的信念當然無所畏懼,但是荊軻面對的環境逼迫是無人能夠泰然處之地,荊軻面不改色心不跳,在成百上千人面前與秦王這聞名天下的屠夫獨夫面對面獻人頭講地圖,心理之強大實在是驚為天人四大刺客之專諸、聶政、要離的行刺純屬“士為知己者死”,而荊軻則基本上不是為一己之私而是為“國家大事”。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上著名的五大商人,個個富可敵國,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