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讀三國,越會發現劉備的偉大。
網路上會有鍵盤俠說劉備虛偽,諸葛亮無能,可是越是失敗過,奮鬥過,出身不高的人,東山再起的人,越能體會 劉備的偉大 。
有人崇拜曹操,推崇備至,當然不否認曹操的厲害之處。
那些說劉備虛偽的人,劉備可曾像曹操那樣屠城殺的血流成河,劉備可曾殺過一個無辜的人。甚至在臨終前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自理名言。
後世,隋唐宋元明清,哪個帝王不希望 有關張一樣的武將衝鋒陷陣,有諸葛亮這樣的謀士輔佐,無論德和才,文與武,幾乎是完人。
這種人古往今來有幾個君子之澤,百世不斬 後世的老百姓,誰又不希望自己有個仁義道德。
在讀蜀漢滅國之時,蜀漢之人無不一人死戰,奈何皇帝先降。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張飛的孫子張遵、趙雲的兒子趙廣、黃權的兒子黃崇、李恢的侄子李球、傅彤的兒子傅僉都在對抗魏軍的戰鬥中戰死。
姜維部隊得知阿斗投降後拔刀砍石,姜維直到最後想的都是“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霍峻的兒子霍弋在確認阿斗平安之後才投降魏國,駐守永安的羅憲獨自抵禦東吳名將陸抗的攻擊數月之久。
這些人都做到了諸葛亮所說的“報先帝之殊遇於陛下”。
至於魏國的曹爽、賈充、鍾會、荀顗(荀彧之子)、王凌,吳國的孫峻、孫綝、諸葛恪、韓綜(韓當之子)、步闡(步騭之子)等,他們不是心懷異志,就是阿附權貴,不是起兵作亂,就是投降敵國。
他們大多是忠臣之後,有的還是皇親國戚,可當國家面臨危難的時候卻沒有人能站出來。
東吳丞相張悌陣亡前說“君臣俱降,無復一人死難者,不亦辱乎”。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蜀漢這個註定要滅亡的政權能有這種凝聚力,或許與劉備諸葛亮的仁德公正有關吧。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看一個團隊的氣質,看他們老大的舉止就差不離了。
蜀的老大和你一樣,普通百姓家庭,喜歡打抱不平,講義氣,爽氣,有啥說啥,很上進,隊伍裡組員關係都很好,抱團抱得很緊。
魏的老大是個官二代,喜歡欺侮別的同學,經常仗著背景暗箱操作,啥好處都不丟。裡面的組員官二代也不少,不少人懷著二心,只是因為老大能力強,威力足,暫時抱在一起。
吳的老大是個富二代,非常精明,喜歡揩小便宜,喜歡背後打小報告,喜歡背後捅朋友刀子。組裡氣氛還湊合,但是一旦某人沒啥利用價值,就會被踢出這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