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清
晚清是一個充滿舊時代符號的封建王朝,這個時代是莽荒且荒誕的,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它在時代末期將中國五千多年的封建統治畫上了一個並不完美的句號,一個朝代的衰落痛苦的往往是時代裡的民眾,晚清的貪汙與腐敗導致民不聊生。
譚嗣同的一句“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代表了舊時代里人們的迷茫與無助,顯然生活在這個時代裡的民眾是痛苦的,當權者的無能與全民對國家的不信任成了清政府滅亡的徵兆,這樣的時代裡生活在底層的人們是以一個這樣的姿態活著呢?
二、龜奴龜奴:一個下賤的名稱,甚至稱不上“名稱”二字,更多的是民眾的戲稱,這個卑微的稱號屬於生活在晚清最底層的一類人,他們靠著抗青樓女子去陪客而掙取費用,這種下賤的買賣是下等人做的事,他們往往是社會的弱勢沒有尊嚴,但生活不會因為你的下賤而做出改變,所以生活在晚清的底層人民的命運十分悲慘。
這種因為貧窮所產生的工作看起來很是戲劇,正所謂弱者無能拔刀向更弱者,這樣的工作就算是在當時人們也是對此嗤之以鼻的,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地長在每一個晚清人的腦子裡,儘管時代破敗不堪但是人們的心氣還是很高,就像當時的政府一樣夜郎自大,這種可悲的無知是晚清民眾的美夢,而後期的破碎也和這時形成了對比。
三、青樓女子“商女不知忘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青樓不管是在那個朝代都是一個特別的符號,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每個人都處於一種性壓抑下,在這種壓抑下青樓反而成為了人們情緒發洩的地方,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底層勞動人民,他們都有著人最基本的慾望,最諷刺的是這種慾望大家都心照不宣,所以青樓是一個矛盾的存在,人們唾棄它,但也離不開它。
而這裡面最為掙扎的是青樓女子,她們外表胭脂水粉光鮮亮麗受人追捧,實則是權色交易的犧牲品,大部分的青樓女子是被迫的,有的是因為家庭的貧窮,有的是因為豪權的強迫,在強權的壓迫下,青樓反而成為了慾望的載體,在這裡不論你是誰,也只不過是慾望的奴隸罷了。
四、龜奴與青樓女子清朝的人們對裹小腳的女性充滿了惡趣味,這種扭曲的審美是為了滿足當時男人的變態需求,而這一需求是強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鎖,因為裹了小腳的女性行動不便,所以龜奴這一職業就誕生了,兩種最底層的職業變成了搭檔相依為命,這麼聽都覺得諷刺。
這種職業也間接地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為了活著有的人正在出賣尊嚴去換取活著的機會,這種掙扎在當時是非常常見的,常見到人們都不以為然,一個古老的文明在走向衰弱的時候,人們只有最基本的求生欲,“商女不知忘恨”或許不是不知而是真的無能為力。
五、晚清名臣張之洞晚清名臣張之洞字孝達號香濤,晚清北洋派代表人物,在清朝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那樣一個腐敗的政府下張之洞靠著自己的抱負與才華維持著千瘡百孔的清政府,軍事他置辦漢陽鋼鐵廠、大冶鐵礦、北湖炮廠等一系列鍊鐵的地方,,教育上他創辦了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前身),張之洞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教育上都為清政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政治上他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的思想與技術來拯救清政府,但卻不提倡對政府的徹底改革,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人有著同時代人沒有的長遠目光,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待的話,這一目光就像張之洞本人一樣矛盾,因為這一想法非常有限,既要學習西方強國,卻又不能改革無疑只能是紙上談兵。
六、個子矮氣場大說來稀奇按理來說像張之洞這種能人異士,在形象上一般都是孔武有力的,但是張之洞不一樣,他個子矮小,《清史稿》上說他是“短身巨髯,鳳儀峻整”已然一副智者的模樣,張之洞雖個子矮小但多年官場的經歷讓他氣場異常強大,這異常強大的氣場使得張之洞不管走到哪裡都是一副威武的姿態。
因為個子矮小張之洞經常被人拿來開玩笑,曾經有商人就拿張之洞開刷,畫了一幅名叫“三矮奇聞”的作品,畫中張之洞和兩位同樣矮小的人並肩站立,從畫上來看充滿戲謔的畫風,如果要是別的官員此時可能會氣到情緒失控,甚至抓起作畫人然後隨便給罪名加以懲罰,但是當張之洞得知之後不但不生氣,而高興得很最後還叫人把畫買了下來,可見張之洞的氣宇非凡。
張之洞之所以氣場大和他早年做官的經歷有關,此人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但他並沒有心高氣傲去進入官場,而是選擇繼續深造在那樣一個時代里人們都心浮氣躁,只有張之洞在沉住了這一口氣,沉澱的結果是二十七中進士第三名探花,隨後進入體制內開始大展拳腳,即使在異常腐敗的清政府的統治下,張之洞靠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與作為,維持奄奄一息的王朝。
六、晚清狀況晚清一個腐敗的代名詞它與鼎盛時期的清朝判若兩朝,清朝的腐敗可謂是滲入每一個官員的血液中不可剔除,毫無疑問生在這樣的時代是悲哀的,可諷刺的是人們卻習以為常,面對生活他們選擇成為社會最底層的龜奴,靠著自己僅剩的勞動力苦苦支撐著,
而作為弱勢群體的女性更是悲涼到了極致,家裡若是富的尚且還有個所謂的好人家可以嫁,若是窮又沒勢力的她們大多不能擁有自己的生活,還要因為自己是女性而付出代價,她們不是窈窕淑女也沒有君子好逑,她們有的只是那雙被布裹著的小腳。
政府在人民的心中是中流砥柱的存在,但卻因為統治者的腐敗而放棄了自己的子民,如果一個政府失去民心那它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在時代裡掙扎的不只是人民,還有那些一心為國為民的官員,他們大多都清正廉潔滿腔熱血的想為國家奮鬥,可面對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卻無可奈何。
逆水行舟的人是可敬的,晚清雖然腐敗但是依然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所謂亂世出英雄,有人在起義喚醒沉睡的人民,有的人想要透過科舉考試來改變國家,面對清政府百分之八十的官員在貪汙受賄時,依然有一小部分人在靠著自己的努力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其中不乏一些愛國志士這種精神是值得學習的。
清朝作為中國的最後一個王朝在退朝時候的姿態讓人唏噓,曾經的輝煌毀於一旦只留下個破敗之身,在一片罵聲中退回了歷史的舞臺,用現在的眼光看待歷史的話,封建王朝不管多麼繁榮昌盛終究有覆滅的一天,這是時代的偶然歷史的必然,唯有改革開發人民的思想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