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夥兒都很熟悉,都知道劉關張、曹操、孫權等人物,現在一看標題,也許會想:“早產兒”是什麼東東?三國怎麼就“早產兒”了?
別急,咱慢慢說。東漢中央政府由宦官(皇帝一派)、外戚(太后一派)和士族組成,地方政府呢,則由士族向朝廷檢舉優秀人才,朝廷再任命為地方官員。久而久之,地方出現世代做官的豪門士族。皇帝透過宦官、太后透過外戚向地方施加影響,必然觸犯士族利益,然後組成所謂“清流”人士在社會上反擊,然後就出現“黨錮之禍”。
到東漢末年,漢靈帝一死,宦官、外戚矛盾調解人沒了,他們之間的矛盾一下子爆發,就是我們在《三國演義》上看到的以張讓為首的宦官殺死外戚代表人物何進,何進部下誅滅宦官勢力,兩大勢力頓時消失。豪門士族還沒來得及“摘果子”,誰知冒出個董卓來,邊地粗魯不堪的軍閥。
當然,董卓先向豪門士族、清流名士伸出“橄欖枝”,比如聘用蔡邕、鄭玄等名士,希望與汝南袁家(袁紹家)、弘農楊家(楊震家)等合作。後來,董卓廢立皇帝,和士族內心看不上董卓,雙方必然產生矛盾。《三國演義》、《三國志》上說,董卓軍紀很壞、董卓穢亂皇宮,都是該矛盾的延續。
後來,王允、呂布殺董卓,董卓部將李傕郭汜復仇,結果使士族沒拿到朝廷的政權,於是支援士族的代表人物袁紹取得冀州,比如荀彧荀攸一開始投奔袁紹,趙雲也是先投奔袁紹,後改投公孫瓚,最後才投到劉備麾下。
當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許都時,讓一部分對袁紹失望的人,如荀彧、荀攸等向朝廷(其實是曹操)靠攏。其他士族或各居一方,或向當地政權靠攏。
在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之後,魏蜀吳三個割據政權初居規模,但他們的建立者都來自於社會下層階級,採取政策措施必然不符合士族利益,比如曹操的“唯才是舉”。劉備帶領荊州人士,聯合東州官員佔據益州時,益州的土著豪門肯定不爽。孫策也是搶了本地豪門的“蛋糕”。三個寒族地主政權,輔助大臣有寒族地主出身的,也有豪門大族出身的,時間一長,政權必然被豪門把持。
但魏蜀吳又各有不同,其結局是這樣的:曹丕篡位時,接納士族代表陳群、司馬懿的“九品中正制”建議,維護士族的利益,以換取他們的支援,最後被司馬家篡奪;蜀漢則有三個派別:荊州派(諸葛亮)、東州派(李嚴)和本土派(譙周),力量本來最小,派別還多,並且始終沒有整合好,勢必會影響發展,所以蜀漢最弱。東吳是主動地與豪門聯姻,變他們為自己政權的支持者,所以是三個政權“壽命”最長的;所以三國當中,蜀漢先被滅、東吳最後亡,與這方面應該有很大關係吧。
不管怎麼樣,三國就像是早產的嬰兒,是段插曲,因為它既沒有建立起像唐宋時期的科舉制度來支撐它的政權;當面對著沒落腐朽計程車族,又沒有一套維護寒族地主利益、維護朝廷政權的國家制度,註定是要被豪門士族所吞噬掉的。也可以說,司馬懿繼承了袁紹未完成的使命,豪門士族在晉朝(尤其東晉)拿到了他們在殺宦官張讓、外戚何進時想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