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中有這樣一句話,“晉於是始啟南陽”。晉國曾經控制並開發了緊鄰湖北的南陽?其實,這是誤解。
這句話記述的是公元前635年的事情。那時候,晉文公重耳剛剛當上國君,東周王朝發生了叛亂,晉國派兵幫助王室解決了問題。於是,周王就把位於黃河北邊的幾個城邑,包括陽樊、溫、原、攢茅等四個,而《國語》的記載的更多,除了那四個以外,還包括州、陘、絺和組等城邑。這些城邑都位於太行山的南麓,黃河的北邊(陽),所以晉國把這裡稱為南陽。晉國控制了南陽地區,把觸角從山西伸到了中原地區,打開了稱霸的大門。
而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市,當時還叫做宛,直到大約300年以後,秦國佔領後才改名南陽。
晉國的南陽是整個地區的名字,它的首府,也被稱為南陽,也就是南陽城。
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就和南陽有關。話說晉平公時候,大約公元前540年前後,晉平公問大臣祁黃羊誰可以擔任南陽地區的首腦,他推薦了他的仇人解狐。這就是外舉不避仇。與之相對的,內舉不避親是說祁黃羊推薦他的兒子擔任晉國的尉,這可是高官了。兩個故事的官位應該差距不大,才有並列的可能,因此,南陽地區在晉國的地位應該很高,而作為該地區的首府,南陽城的規模也不應該太小。
到了東周時期,原晉國南陽地區先是歸屬於南韓,後來被魏國拿下,然後又逐步被秦國侵蝕。秦國在完全佔領了南陽地區以後,把整個地區改名為河內郡,並在南陽城設立了修武縣。從此,南陽就不再是這裡的名字了,無論是政區還是城邑,都是如此。
河內郡,管轄了現在西到濟源東到鶴壁的古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當時的修武縣也非常大,管轄了現在的焦作市區、修武縣、獲嘉縣、新鄉縣和新鄉市區的一部分割槽域。他的縣城設在改名為修武城的古南陽城。
到了西漢初年,將修武縣的西部分出去設定了山陽縣,治所在山陽城(現在的焦作市區附近)。漢武帝時,又分東部區域到新設立的獲嘉縣,不過當時的獲嘉縣治在新中城。修武縣城則一直沒有發生過變化,還是在古南陽城。
過了700多年,到了南北朝時期,東魏把修武縣一分為三。它的西部設為西修武縣,治所在寧城;北部設為北修武縣,治所在清陽城;剩下的部分設為南修武縣,縣城一度設在了宣陽驛。沒幾年,就又恢復了修武縣,縣城也回到了原來的修武城。到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6年),修武縣城改遷到了寧城,修武這個名字也就被寧城繼承了。但古南陽城也沒有被廢棄,30年後,獲嘉縣遷到了這裡,從此,古南陽城被稱作獲嘉,直到今天。
所以,古南陽城歷史上有過三個主要的名字,南陽、修武、獲嘉。而現在的修武縣城,古代叫過寧城。因此,後代的文獻中,包括唐代的《括地誌》、《史記正義》,北宋的《輿地廣記》等就明確的記載:修武縣城就是商朝的寧邑,獲嘉縣城是春秋時的南陽城。現在在獲嘉縣城小西關附近有一個村子叫南陽屯,也許就是和古南陽城有關。
修武之所以會遷到寧城,也和“修武”這個名字有關。
寧城出現的非常早。有一種說法,這個地方是黃帝時期陶正寧封的老家,他也就安葬在寧城北邊的山中,也就是雲臺山中。可惜那裡似乎已經沒有任何關於他的遺蹟了,這可是中國陶瓷業的始祖之一。
到了商代,寧邑已經發展成商代畿內的重要城邑之一。武王伐商的時候,周國大軍曾經到達寧城,並在此整修。修武這個地名,就是因為此事而得來。所以修武遷到寧城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換個角度來說,當初秦代把修武縣放在南陽城,是不是也說明當時的南陽城規模更大或者位置更重要呢?
回來接著說周武王。離開了寧城的周軍,沿太行山向東北進發。在經過共山(現輝縣內)準備穿過山間小道直插朝歌的時候,遇到了山崩(或者山洪),被迫沿百泉河向南,最後來到南陽附近,並在這裡又一次舉行了盟誓,釋出了誓詞《牧誓》。然後,武王帶領大軍沿黃河與清河(現在的衛河)之間的道路向朝歌進軍,取得了牧野大戰的勝利。
武王會盟時所建的高臺,現在還在,被稱作同盟山。同盟山,作為獲嘉縣最重要的古蹟,就是這樣出現並流傳了下來。
新鄉自古幾多城:
共城新中新樂汲城鄘城南陽……----
芥航,愛讀書、愛旅遊、愛美食、好為人師。工科出身,偏愛談古論今,喜歡吹牛,卻不精擅文字,能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