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德國閃電襲擊波蘭,英法隨即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德國簽訂貢比涅停戰協定--圖源網路
1818年11月11日,德國簽署了《貢比涅停戰協定》,這標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兩次世界大戰的間隔只有不到21年,是什麼原因導致德國會再次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1 《凡爾賽和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種子凡爾賽和約簽訂--圖源網路
一戰結束後,以英、法、美為首的戰勝國便開始商量針對德國的懲罰措施,並準備在巴黎召開會議。
於是在1919年1月18日,披著“和平”外衣的會議在著名的巴黎凡爾賽宮鏡廳開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黎和會”。
巴黎和會歷經5個多月,獲勝的協約國集團通過了《凡爾賽和約》,德國於1919年6月28日被迫簽署了和約。
但是,從條約簽署當天開始,德國人的心中就種下了復仇的決心,這個決心也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種子。
為什麼《凡爾賽和約》會成為二戰爆發的種子?
我們先來看看《凡爾賽和約》的內容:
根據和約規定,德國所有殖民地由主要帝國主義國家以“委任統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德國的領土邊界重新劃分,使德國失去了重要的工業區,喪失了八分之一的領土,十分之一的人口,65%的鐵礦和45%的煤礦及大部分的海外投資、商船和海軍艦隊。
和約對德國的軍備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解散總參謀部,廢除義務兵役制,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海軍不得超過1.5萬,不準有主力艦和潛水艇,不許建立空軍,禁止擁有飛機、坦克、重炮等武器。
和約規定德國需要支付鉅額的戰爭賠款,承擔德國及其盟國在一戰中造成的全部損失,金額為113億英鎊,且要求以黃金來支付。
德國是一個歐戰大國,面對《凡爾賽和約》中的條款,德國民眾表現出強烈的反對情緒,甚至德國政府都是拒絕接受的,當時的德國海軍甚至用自沉艦艇的方式表達對條約的不滿。
但是,戰敗國並沒有反對的權利。
英、法、美、意等戰勝國向德國發出了最後通牒:
如果德國在1919年6月23日前仍然不同意簽署和約,戰勝國將會向德國重新開戰。
雖然政府簽署了《凡爾賽和約》,但和約上的內容,使得憤怒和屈辱感在德國國內迅速蔓延。
成千上萬的德國群眾在各處集會,憤怒譴責協約國對德國的掠奪,並且由於德國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目的是搶奪他人殖民地、爭奪歐洲霸權,但卻戰敗並陷入被人羞辱的境地,不僅權利喪盡,而且經濟被嚴重破壞,這讓大多數德國人在心理上無法接受。
在《凡爾賽和約》中規定了德國的賠款金額為113億英鎊,看到這個天文數字,當時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說:
“德國失去了所有的殖民地、海外聯絡和海運商船,同時失去了10%的領土和人口,以及45%的煤礦和65%的鐵礦;有200萬年輕的男性成為了戰爭的受害者;德國人民已經飽受的4年的飢餓,並且承受著巨大的債務;德國的貨幣貶值到以前價值的七分之一;德國還面臨著國內的革命和邊境的布林什維克主義;吞噬一切的四年戰爭和最終的失敗給它在力量和希望上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凱恩斯認為這個鉅額的賠款將會完全摧毀德國的經濟,甚至連協約國的領導人都懷疑德國是否有能力支付這筆鉅額賠款。
《凡爾賽和約》下的和平是“迦太基式的和平”,這種和平是短暫的、不平等的,況且當時的德國沒有被真正摧毀,它依然是個大國,有6500萬人口,擁有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長遠來看,德國絕不會甘心失敗,更不會長期容忍《凡爾賽和約》的條款,因此《凡爾賽和約》就成為了埋藏在德國人心中的一顆復仇的種子。
只要有了合適的外部條件,這個復仇的種子就會快速成長為參天大樹。
2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溫室有了《凡爾賽和約》這顆“二戰的種子”,必須配合著合適的空氣、陽光和水,這顆種子才會發芽、生長和成熟。
1929年華爾街經濟危機--圖源網路
1929年爆發的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恰好成為了這顆戰爭種子的溫室,為它提供了生長需要的一切環境條件。
巴黎和會之後,幾個大國之間的利益衝突得到了暫時的抑制,在凡爾賽體系下漸漸形成了一種國際新秩序。
但這種新秩序實質上依舊是強權政治下的“武力說話”,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各國之間的爭議和矛盾。
1929年,爆發了世界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空前嚴重、歷時最長的一次,一直持續到1933年才結束。
這次經濟危機有三個特點:
1 地域廣:從美國爆發後,很快蔓延到加拿大、日本和歐洲各國,隨後又波及到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無一倖免。
2 多病齊發:工業危機、農業危機、貿易危機和貨幣信貸危機一起爆發,盤根錯節,難以治癒;
3 破壞性大:危機期間共造成物質損失達2500多億美元,比一戰造成的1700億美元的損失還多出800億。
為了轉嫁危機,各資本主義國家對世界市場的爭奪進入白熱化,美國、英國等國家紛紛提高關稅,保護本國貿易,從而造成了國際貿易的困局。
面對經濟危機,各資本主義國家都從自身利益出發,採取損人利己的經濟措施,造成了大量經濟領域的國家間的摩擦。
對於德國來說,經濟危機簡直是雪上加霜,國內出現了大量的失業者,而統治階層更是把危機轉嫁到普通民眾身上,進行更多的徵稅、降低福利等政策,加劇了社會矛盾。
經濟危機產生了社會矛盾,這恰恰幫助了法西斯在德國的上臺,也是在這種情勢下,法西斯黨在德國的影響力迅速擴大,最終為希特勒上臺執政鋪平了道路。
而在亞洲,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本就動盪的日本社會更加混亂,逃荒、自殺、的事件層出不窮。
面對困局,日本財閥產生了建立“強力政權”的衝動,使得以陸軍為主力的法西斯勢力乘機抬頭,利用中國內亂、英美經濟危機,加大了對中國的入侵腳步。
四年的經濟危機,造成了世界經濟的大蕭條,許多國家的面貌因為經濟危機而改變,嚴重的經濟危機造成了深刻的政治危機,也引起了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和彼此之間矛盾的空前尖銳化。
這一系列因為經濟危機產生的問題,給國家間的軍事衝突造成了條件,奠定了基礎,使得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世界和勢力範圍的常用手段--戰爭,被重新提上了日程。
圖源網路
可見,一方面是不公平的《凡爾賽和約》造成了德國人復仇的心理;一方面是經濟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對於資源和市場重新劃分的需求。
二者結合,才真正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