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興是朱元璋一生中的第一位貴人,正是在他的賞識下,朱元璋得以從一個討飯的和尚起步,最後逆轉成為明朝開國皇帝。眾所周知郭子興曾經將義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因此郭子興是朱元璋的幹老丈人,但是實際上郭子興不止是幹老丈人,他真的是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興死後,他的兒子們相繼戰死,子女只剩下了一個女兒郭氏,於是朱元璋將郭氏納為妾室,就是郭惠妃。
郭惠妃深受朱元璋寵愛,先後生了三子二女,這三個兒子是十一子蜀王朱椿,十三子代王朱桂,十九子谷王朱橞。
這三兄弟雖然同父同母,但是脾氣秉性完全不一樣。朱椿是個文人,朱元璋很喜歡他,稱他為“蜀秀才”,朱桂是個混蛋,而朱橞則是個良將。朱元璋很欣慰朱橞這個兒子,於是決定讓朱橞學有所成發揮自己的能力。當時蒙古勢力一直不甘心退居北方草原,夢想著重新入主中原,朱元璋不得不加強北方邊防,於是在北方設立了九個邊鎮作為防禦。其中宣府 “南屏京師,後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險,右擁雲中之固”地位十分重要,不是良將絕不能鎮守此地,一旦宣府有失整個大明都很危險。於是朱元璋決定讓朱橞承擔這個重擔,讓他前往宣府鎮守,因為宣府古稱“上谷”,故此冊封他為“谷王”。
宣化就是宣府
朱橞沒有讓父親失望,他雖然年輕但是確實有優秀的軍事才能,一到宣府馬上投入到緊張的戍守工作中,加強軍事力量,構築長城,牢牢的守衛大明邊境嗎,如果沒有以後的靖難之變,朱橞會以一個優秀的將軍形象永存史冊,但是隨後的皇位之爭徹底改變了他的後半生,讓他成為唯一不忠背叛兩次的人。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太孫朱允炆繼位。對於侄子繼位,朱橞倒是沒什麼想法,畢竟排行十九的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當上皇帝的,他甚至很滿意自己現在的工作。宣府天高皇帝遠,自己手握重兵,皇帝是自己的侄子,別的地方不敢說但是在宣府自己一言九鼎,可以說是土皇帝,這樣的生活實在愜意。
不過他的至親生活都不愜意。侄子朱允炆以孫子的身份繼承了爺爺的皇位,他始終擔心自己的叔叔會篡自己的位,因此朱允炆開始了對叔叔的嚴酷清理,他要清除掉所有妨礙自己皇位的人。
在朱元璋屍骨未寒的情況下,朱允炆行動了,五哥周王、七哥齊王、十三哥代王、十八哥岷王相繼被廢囚禁,十二哥湘王則直接自焚死了。
一想到自己的這幾位哥哥的下場,尤其是湘王屍骨無存的悲慘,朱橞瞬時不寒而慄,朱允炆太狠了吧。而且朱允炆下手的物件基本上都是在地方手握重兵鎮守一方的藩王,看意思他不會鬆手,那麼下一個倒黴的叔叔會不會是自己?
朱橞沒有造反之心,但是也不想像幾位哥哥一樣落個悲慘下場,那段時間他一直在宣府等待末日的降臨,在思考自己該怎麼辦?然而等了半天,他沒等來侄子的削藩聖旨卻等來了四哥造反的訊息。
燕王朱棣造反了,朱橞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想到四哥居然會選擇造反,四哥造反這就給了朱允炆處理他們這些叔叔名正言順的理由,自己該怎麼辦?更讓朱橞吃驚的是朱棣居然在懷來打敗了朝廷第一輪進攻。這場勝利給朱橞出了個難題到底該怎麼辦?
這場勝利發生在懷來,距離宣府不遠,朱棣極有可能馬上進攻宣府收編自己的部隊,到時候自己就成了四哥的俘虜,一樣上了侄子的黑名單,而四哥只憑北平和那幾萬人馬能夠抗衡坐擁天下的侄子嗎?可是投靠侄子,侄子在氣頭上肯定會處理自己,到時候自己還是逃脫不了被處理的命運。
在思考半天后,朱橞決定逃跑,跑到侄子那裡。四哥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他怎麼可能打過侄子。而朱允炆雖然狠,但是他只對付威脅他的叔叔,自己主動投靠,完全沒有威脅,侄子一定會原諒自己,放過自己。
於是朱橞飛快的離開了宣府,離開了這個經營多年付諸無數心血的地方向南京跑去。
朱允炆對十九叔的到來很欣慰,這表示人心向背,否則朱橞為什麼不投靠朱棣,因此他絲毫沒有怪罪朱橞,相反他還給予其優厚的待遇,至少比在宣府強。就這樣朱橞優哉遊哉的在南京過了四年,而且朱允炆考慮到朱橞打仗能力出眾,決定重用他,當然不可能讓他上前線帶兵,因為這樣一來他極有可能和朱棣合謀,於是派他守衛南京金川門,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守大門同樣可以和朱棣合謀。
這四年,戰事依然膠著,朱棣和朝廷依然打得難解難分,互有勝負,不過看局勢朱棣撐不了多久,畢竟他的實力擺在那裡。誰都沒想到朱棣最後採取了釜底抽薪,親自帶兵繞過前線直奔南京。
南京的守將兵力早就派到前線了,此刻城內的防禦力量壓根不是朱棣的對手,隨時有被攻破的可能。這個訊息再次讓朱橞蒙了,他萬萬沒想到四哥居然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他此刻後悔啊,早知道四哥能取勝自己就不應該跑回南京,這樣一來不就把四哥得罪了,到時候四哥能繞得了自己,可是這個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他可不想和侄子一起去死,必須考慮自己的命運,給自己找一條後路。
朱允炆沒有辦法了,他只能寄希望於親情,希望和朱棣講和平分天下。於是他派出了朱橞等人去朱棣大營。
朱棣自然知道這幾位老弟來幹什麼?他根本就不提講和的事,不過一心找後路的朱橞和四哥對上了眼,兄弟兩個經過一番暗語,達成了協議。
幾天後,朱棣對南京展開了最後的進攻。朱橞沒有絲毫抵抗,反而指使手下打開了金川門,徹底背叛了侄子,從而讓朱棣大軍兵不血刃進入南京。
朱棣登基後果然對朱橞當年不幫自己跑回南京的事既往不咎,對其多加賞賜,之前朱橞的俸祿只有五百石,這次直接撥給了三千石,然後賜"馬二十四匹,鞍二副,銀五百兩,鈔三萬六千錠,錦十匹,紵絲、綾羅各六十匹,絹百九十匹"。
不過朱橞畢竟曾經是手握重兵的藩王,朱棣造反起家,對著這個背叛侄子的兄弟不能不防,畢竟他背叛過一次,也就不在乎第二次了,於是朱棣收繳了朱橞的護衛,然後將他的封地從宣府改到了長沙。
對朱棣的這個舉動,朱橞十分不滿,宣府雖然日子苦,但是自己大權在握,說一不二,這次去長沙,自己沒有了一兵一卒,成了手無寸鐵的白丁,而且長沙還是自己的八哥自焚而死的地方,多少有些晦氣,這不等於是發配嗎?這明顯是瞧不起自己,由此他開始記恨四哥,既然你能造反成功,我憑什麼不能造反,由此他埋下了造反的念頭,從而開始了人生第二次背叛,這一次他背叛了他的四哥。
朱橞在長沙開始胡作非為,對任何人都瞧不起,兵部尚書茹常就因為路過長沙沒有拜見他被他整死,他在當地肆意搜刮搜過民脂民膏,賣官鬻爵弄得長沙烏煙瘴氣名不聊生。
朱橞始終沒有忘記四哥對自己輕視,於是他暗地招兵買馬,招降納叛,建造舟艦、弓弩、器械,悄悄地練兵,同時不斷地進行詛咒,還打算元宵節的時候,向皇帝獻燈,並選一些勇士教給他們音樂,把他們帶到皇宮,尋找機會刺殺皇帝,只是因為時機不成熟而作罷。
為了讓自己造反成功他派人廣為流傳讖語“十八子得天下”,因為他雖然是十九子,但是九哥夭折沒有算在內,故此他成了十八子,意圖在輿論上讓自己造反合法。
對於這一切朱棣心知肚明,畢竟他是造反起家,他最防範的就是這些兄弟造反。他是就一點他想不通,朱橞造反為了什麼?而且朱橞現在並沒有造反的證據,因此朱棣始終沒有動手。
朱棣沒有行動,朱橞等不及了,他此刻只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恰巧這個時候他的侄子,也就是十一哥蜀王的兒子崇寧王朱悅燇偷偷地跑到他這裡來。原來他們父子鬧了矛盾,崇寧王朱悅燇直接跑到叔叔這裡躲一陣。
看到親侄子那一刻,朱橞終於找到了造反理由,因為朱橞是見過朱允炆的,偏偏朱悅燇和朱允炆長得很像。於是朱橞公開宣稱"建文君初實不死,今已在此。"意圖以此為藉口造反。其實這個理由很勉強,當初建文帝兵敗,開啟金川門的就是你,現在你又擁立建文帝,你這是要幹什麼?隨後朱橞派人前往蜀地找哥哥蜀王,要求蜀王同自己一起造反。
蜀王朱椿自然知道這樣的造反就是瞎胡鬧根本不可能成功,就連朱棣造反都是僥倖成功,現在天下都在四哥手中,你怎麼可能成功,為了保住自己身家性命,他決定大義滅親。遠在南京的朱棣自然知道朱橞的打算,他一直沒有動手,就是要看朱椿的態度,畢竟一次解決兩個隱患要強過一個個處理。
朱棣對朱椿的表現很滿意,隨後朱橞還沒有進行具體的行動就被抓到了南京。面對四哥,朱橞終於慫了,“橞慚懼慄慄,無一言自辨,但曰死罪死罪,惟上天地大恩全其生耳。”他嚇得只能不住叩頭希望四哥饒自己一命。
對於朱橞如何處理,大臣們和宗室一件很統一就是"割恩正法","按法誅之"。朱棣不想落個和朱允炆一樣的名聲,好在朱橞造反沒有實際行動,於是饒了他一命,廢為庶人,禁錮終身。“谷王橞以謀逆,削爵為庶人。革其護衛及長史司等衙門。”
至此朱橞結束了自己的背叛生涯,餘生將永遠在監獄中渡過,他一生背叛了侄子,又背叛了兄長,成為了明朝唯一兩次背叛皇帝,不忠不義的宗室典型。
正統元年,明英宗接到直隸新安衛的奏報,"永樂十五年,以本衛公署居谷庶人,臣等暫於徽州府廊房治事。今庶人死,家屬取赴京,臣等宜復舊治。其妻妾、子女殯埋屋旁者,請遷葬城外。"說是從永樂十五年新安衛官署就一直用來囚禁安置谷庶人和他的家屬,官署只能在外面辦公,現在谷庶人已經死了,家屬按照規定送到了京城,因此請求回到官署辦公。對這個奏報皇帝的回答是同意,也就是說朱橞被抓後還活了十多年最後死去,他的家人在景泰帝的時候,同樣被廢的齊庶人曾經上報因為齊庶人後人較多房子不夠用,旁邊谷庶人已經絕嗣,房子空了,申請接受谷庶人的房子,景泰帝最後表示同意。因此一生背叛的朱橞最終落了個身敗名裂絕嗣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