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南中地區的叛亂

在三國時期,曹魏、東吳、蜀漢可以說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南中地區一直是蜀漢政權需要重點注意的地方。劉備專門設定了庲降都督來鎮撫南中。南中地區的文化習俗不同,地勢險要遠僻,而且多民族雜居,對蜀漢的統治並不認同。諸葛亮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七擒七縱”,就是與南中叛軍首領孟獲的戰鬥。

諸葛亮進攻南中的時間是在蜀漢建興三年(即公元225年),其實諸葛亮是拖了很久才去平定南中地區叛亂的。南中地區的叛亂非常早,甚至在劉備時期就已經出現跡象。不過劉備沒有集中力量去打南中,只是守衛自己所佔領的地區不被侵犯。而等到劉備去世之後,蜀漢產生動盪,南中地區的叛亂就更加嚴重和明顯。

雖然南中叛軍公開舉了反旗,但是蜀漢仍然沒有能力去消滅南中叛軍。諸葛亮作為蜀漢的實際執政者,首要的任務是穩定蜀漢的局面,阻止亂象進一步擴大,然後才是鎮壓南中叛亂。所以在這段恢復國力的時候,諸葛亮也不得不向南中地區一些暗藏反心的人物妥協。

常房之死

劉備去世之前讓諸葛亮和李嚴兩個人作為輔政大臣,其中諸葛亮為主,李嚴為輔。雖然後來李嚴因為貪心不足被諸葛亮扳倒廢黜,不過一開始的時候兩個人還是一起輔佐劉禪發展蜀漢的。比如在安撫南中地區這件事上。

諸葛亮的身份是丞相、益州牧,他有一個從事叫做常房,也被記載為常欣,就是本文要說的諸葛亮安撫南中地區叛軍的犧牲品。常房帶著李嚴的書信到南中地區,先見益州郡的豪強渠帥雍闓,勸說雍闓歸附蜀漢。雍闓早就起兵反叛,對常房的說教非常傲慢,以天下“正朔有三”的理由拒絕歸附蜀漢;而後常房又到牂柯郡。牂柯太守朱褒一直有反心,但是沒有徹底反叛。常房到牂牁郡後收押責問朱褒的主簿,結果被朱褒所殺。

朱褒不僅殺死常房,還倒打一耙,誣陷常房有謀反的舉動。本來常房是諸葛亮的屬吏,帶著李嚴的書信去嘗試解決南中地區的問題,結果被朱褒所殺,還安上一個謀反的罪名。諸葛亮並沒有為常房平反,反而殺死了常房的兒子,把常房的弟弟流放到越巂郡,也是南中地區的一個郡,坐實了常房的罪名。用這樣的手段來安撫朱褒。

朱褒叛亂

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形象是執法公正嚴明,甚至自己第一次北伐用人不當的時候都自貶三級以示法律嚴明。但是在處理常房這件事上,諸葛亮明顯是誣陷了常房,把忠良變成反賊,算是諸葛亮在道德層面上的最大黑點。裴松之甚至不相信這是諸葛亮做的事情,認為諸葛亮不可能“妄殺不辜以悅奸慝”。而諸葛亮誣陷常房的舉動也沒有徹底安撫朱褒,最後朱褒還是在南中反叛,最後被蜀漢的軍隊鎮壓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華陽國志》

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江表十二虎臣,黃蓋排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