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克什米爾地區位於青藏高原的西部,與南亞次大陸交界的地方。這裡海拔較高,地勢十分複雜,大部分都是荒蕪的山地,也有雪山、綠地相互映襯的河谷地區,風景宛如歐洲小國瑞士。

翻開克什米爾的歷史,我們會發現,這一地區的民族、宗教非常多元化,矛盾也十分突出,曾經存在著多個王國,包括迦溼彌羅國、拉達克王國、阿富汗帝國等等。

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

19世紀初,錫克帝國控制著克什米爾的大片區域,設首都於古吉蘭瓦拉,也就是今天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區。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錫克教人所建立的國家。

不過,根據當時的統計資料,錫克教信徒僅佔克什米爾總人口的10%,另外80%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還有約10%是印度教徒。

1845年~1849年,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透過戰爭佔領了錫克帝國。不過,英國沒有直接統治克什米爾地區,而是與查謨的多格拉人(主要信仰印度教)簽訂了《阿姆利則條約》。

透過《條約》,英國以750萬盧比的價格,將這一地區賣給了多格拉人,領土範圍西起拉維河,東至印度河,共約21萬平方公里,也就是所謂的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

我們知道,在英國殖民時期,印度有很多的土邦(Princely state),相當於一個個的小王國,由當地的王公貴族統治,直接受控於英國殖民政府,效忠英王。

有的土邦實力較弱,王公基本上被英國人架空了,手中沒有什麼實權;另一些土邦的實力較強,王公也就擁有一定的權力。

遭到吞併

1947年8月,由於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之間的對立日益激化,英屬印度分裂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新國家。大部分屬於印度教的土邦,被劃歸到了印度;屬於伊斯蘭教的土邦,則成為了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的情況比較特殊,它處於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交界地帶,王公哈里·辛格是印度教徒,而大部分的民眾則是穆斯林。當時,英國殖民者給了辛格三個選擇:

第一,加入印度;第二,加入巴基斯坦;第三,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在急劇動盪的時刻,辛格一直沒有做出明確的表態,但他傾向於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並聲稱要將克什米爾打造成另一個“瑞士”。有屬下向辛格建議,應該儘早做出決定,而且不應該獨立成為一個國家,否則會被印度或者巴基斯坦吞併,即使獨立了也不會存活太久。

哈里·辛格

對於民眾來說,占人口大多數的穆斯林希望加入巴基斯坦,而占人口少數的印度教貴族們則希望加入印度。

當時,大多數的土邦都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英軍也撤出了克什米爾地區。但是,辛格始終在猶豫。

與此同時,克什米爾地區的穆斯林武裝一直在醞釀叛亂,並與剛剛獨立的巴基斯坦結為同盟,隨後在起義中佔領了大部分的克什米爾地區。

迫於無奈,辛格逃到了印度,並正式宣佈讓自己的土邦加入印度。趁此機會,印度派出軍隊全面入侵克什米爾地區,導致了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爆發。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印度吞併了五分之三的克什米爾地區,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印控克什米爾。在印度的支援下,辛格繼續當了5年的王公。1952年,辛格的兒子卡蘭·辛格被任命為印控克什米爾的“元首”。

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990刺殺戈爾巴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