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馮超驤,原名敬,字雨蒼,號鬱莊,南平人。生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自幼勇敢倔強,愛好騎射,讀書用功,成績出眾,善書法文章與騎馬狩獵,受到師友讚賞。

後馮超驤遷居福州,目睹民眾受清軍欺凌,極為憤慨,率領村裡少年在於山路旁截擊痛打幾名清軍頭目。當時,列強加緊瓜分中國,清政府腐敗無能,馮超驤慨然道:“昂藏七尺軀,生此國破家危之日,當赴戰場執銳殺敵。”絕意仕途,立志學武,遊學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後因病停學。病癒,轉學長門要塞炮術學堂。畢業後進京,經甄別考試合格,分配閩江口炮臺任職,並加入中國同盟會。

1909年,馮超驤回南平籌劃革命經費,奔走於邵武各地。邵武坊村(今壕坊村)鄉老在馮超驤宣傳下,將宗族活動省下的300塊銀圓捐交馮超驤。1911年,同盟會準備發動廣州起義,林覺民與馮超驤聯絡。其時,馮超驤父親重病垂危,妻弱子幼,家中無人照料。林覺民到馮超驤家,見狀勸其暫緩起程,以便護理父親。但馮超驤執意投身革命,慷慨陳詞:“吾意決矣!國事公也,家事私也。吾愛父之心,何嘗不百倍於常人,顧此當舍此從公。吾寧負父之大罪,不敢失此千載難逢之機,而終為亡國奴也。”言罷抱頭泣不成聲。其父聽後,也深為感動,叫兒子儘管動身:“你去為國努力,勿以我為念。”夫人也含淚話別:“君此去,萬一不幸,三月而後,苟無音耗,妾當相從於地下。”馮超驤聽了心如刀割,忍淚勸道:“此決不可!家中上有老病之父,下有幼小兒女。我死已不可免,卿若復爾,仰事俯育,託之誰乎?”慷慨赴難的激情豪語,使在場的林覺民感動得淚流滿面。

3月19日,馮超驤隨林覺民、劉元棟、劉六符等20餘位第一批革命志士離開福州,奔赴香港。途中,其父逝世噩耗傳來,馮超驤悲痛欲絕。抵港後,與從日本趕來的閩省志士會合。3月23日晚,馮超驤與黃興等人先期潛抵廣州,準備起義事項。28日,馮超驤再度返港,接應吳適率領的連江籍志士20餘人。29日清晨,同宋教仁、方聲洞、林覺民及在港全體閩省志士潛入廣州。當天下午5時30分,廣州起義槍聲打響。黃興領導革命黨人128人直撲清總督衙門。敢死隊由林文領隊,馮超驤、吳適殿後。革命黨人勇敢作戰,迅速擊潰清衛隊,衝入衙內。清兵死傷甚眾,兩廣總督張鳴岐出逃,指揮反撲。革命黨人與清兵激戰,因寡不敵眾,林文中彈犧牲。黃興右手被打斷兩指,其他戰友相繼犧牲、負傷。馮超驤胸部中彈10餘處,鮮血流溢,仍雙手持槍血戰,因面部又中一彈,倒在血泊中壯烈犧牲。

此役殉難者,合葬於廣州黃花崗,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為什麼古代聖旨沒人造假?專家:現在都造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