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在鰲拜入宮覲見康熙帝的時候,康熙用一批少年武士將鰲拜抓獲。康熙本來準備將鰲拜處死,但是念在鰲拜對大清有功,為皇太極等先人立下了汗馬功勞,於是康熙對鰲拜寬大處理。但是在此之前,康熙已經有了對付鰲拜的苗頭,鰲拜的部下親信被大幅度的調離京城,宮中禁軍也被康熙安插了大量的心腹。為什麼鰲拜知道這件事,手中也有重兵,為什麼不造反呢?
正如餘沐在《正說清朝十二臣》中所說“鰲拜作為‘天子自將之師’鑲黃旗的重要將領,忠心事主,始終不渝,在皇太極去世後堅決擁立其子為皇位繼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見,最終爭得福臨繼位。他為此與睿親王多爾袞結下怨仇,在後者攝政期間,多次遭受殘酷打擊,三次論死。當年曾一起盟誓的黃旗大臣這時早已分化瓦解,改變初衷轉而投靠多爾袞者(如譚泰)大獲好處。故主皇太極既已去世,其子福臨也得以即位,鰲拜此時完全可以為謀求個人利益而黨附多爾袞,這在古往今來的官場上是司空見慣之事。但鰲拜面對如此險惡處境,卻仍然不屈不撓,始終沒有迎合多爾袞。就此而言,鰲拜作為清初一員驍將,其性格是梗直倔強、敢於抗爭的。他對故主皇太極忠心耿耿,一片赤誠,而對順治也始終堅守臣節,稱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忠義之臣”。
鰲拜,清朝三代元勳索爾果之孫,後金開國元勳費英東之侄,八門提督衛齊第三子。他出身將門,精通騎射,少時就跟隨著皇太極四處南征北戰,在皮島之戰、鬆錦會戰、西充之戰等數場決定清朝國運的戰役中,鰲拜都立下了赫赫戰功,逐漸為皇太極所看重,成為了“天子之師”鑲黃旗中舉重若輕的一位重要將領。
皇太極如此重用於他,鰲拜自然對其也是忠心耿耿,如餘沐所言:“忠心事主,始終不渝”。1643年,皇太極在未立繼承人的情況下,突然暴斃,此時多爾袞、豪格等努爾哈赤子孫相繼為爭奪皇位而明爭暗鬥不斷。這個時候,鰲拜為了讓自己曾誓死效忠的皇太子之子登上帝位,他與兩黃旗的其餘效忠皇太極的大臣索尼、譚泰等人一起“共立盟誓,願死生一處”,他們盟誓於盛京大清門,堅決擁立皇太極之子為帝,並命兩旗精銳護軍全副武裝環衛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見的準備。
而後當朝中重臣為了讓各自支援的物件登上帝位,他們爭論不休,互相指責。就在這時候鰲拜等人站了出來,他說道“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就是用武力來逼迫多爾袞退出皇位之爭,最終多爾袞在沒有絕對的實力能夠壓制鰲拜等人時,不得不做出讓步,就這樣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得以登基為帝。
但是鰲拜雖讓皇太極的兒子順利登基,可是在初期,朝政大權悉數被多爾袞所控制,此時的多爾袞成為了清朝的“皇父攝政王”,“所用儀仗、音樂及衛從之人,俱僭擬至尊”,這時清朝一切軍政事務,皆有多爾袞一人說了算,且此時多爾袞所下詔令一律稱詔下旨,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多爾袞已是清朝名副其實的皇帝。如此,當時忠誠於皇太極的兩黃將領大多數礙於形勢,為了身家性命只得投靠於多爾袞,如正黃旗將領、滿洲吏部尚書譚泰。
可是就在曾經發誓要誓死效忠皇太極的兩黃旗將領都相繼背叛,轉投多爾袞的時候,鰲拜卻依然死忠於皇太極的兒子順治,他與索尼等人在暗地裡達成聯盟,發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如此,因鰲拜的死忠,多爾袞對其可謂是恨之入骨,鰲拜因此也曾三次被論死,險些命喪黃泉。但即使是面臨著這般險境,鰲拜也依然不改初心,依然遵守著曾經所發的那個誓言,那就是誓死效忠於順治。
如此這般,順治親征後,對於這位忠心耿耿的鰲拜,他自然是器重有加。1661年,順治帝駕崩,臨死前,鰲拜與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三人被任命為“輔政大臣”,負責協助年幼的康熙處理朝中事務。
正如餘沐所說“對故主皇太極忠心耿耿,一片赤誠,而對順治也始終堅守臣節,稱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忠義之臣”,不錯,自皇太極到順治時期,鰲拜用自己的生命去效忠著大清皇帝,他備受多爾袞的壓制,曾三次被論死,在獄中更是備受煎熬。但他對大清皇帝的忠誠卻始終都沒變,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著忠臣二字。
可是鰲拜是忠臣不假,他是權臣也是不假的。他在乎大清皇帝,同時也在乎權力,曾經三次被論死的經歷,讓鰲拜開始重視權力,渴望權力,而後順治給予他的特權,也讓他嚐到權力的好處。如此,晚年的鰲拜開始擅權,開始專權,開始不放權。但是鰲拜雖在乎權力,可他也在乎對於康熙的忠誠,這點從他擅權8年的時間,自始至終從未對康熙有任何不敬之心,始終將他當成是自己的主子。
不過康熙雖知鰲拜的忠誠,但是康熙始終是一位雄主,他不甘於自己的權力被自己的臣子掌控,他雖知道鰲拜並無謀反之心,但是康熙太渴望早點掌控權力,太渴望早點做出一番豐功偉業,所以他只得對鰲拜動手了。只有除掉鰲拜,他才能真正的掌控清朝的大權,才能隨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剛才也說了,康熙知道鰲拜對他的忠誠,所以他未殺掉他,也並未牽連其家人,只是幽禁了他。而後在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念其舊勞,恢復名爵。雍正時期,雍正又賜予祭葬,追封一等超武公,給予世襲罔替的特權。從以上可以得知,自康熙後,清朝的皇帝大多都認可鰲拜對於大清的忠誠,都念其忠誠給予厚待。
-
1 #
-
2 #
沒有孝莊 你就能搬到鰲拜 搞笑了
-
3 #
兩黃旗六重臣沒鰲拜吧
-
4 #
明明是導演不准他造反
鰲拜謀反很可能是康熙為了獨掌大權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