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提起圓明園,對每一個現代社會中的中國人來說都是一種傷痛,一段屈辱的回憶和一聲痛徹心扉的嘆息!我華夏文明中最燦爛的明珠,最珍貴的瑰寶,被外族劫掠並燒燬,永遠地不復存在了。這段屈辱的回憶,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痛苦、恥辱和惋惜,更重要的是刻骨銘心的反思!今天的我們應該對這件事進行一次深入地,徹底的反思,看一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圓明園遭此滅頂之災。想一想為何天朝上國,百萬雄兵,億萬國民面對萬餘賊寇竟不能擋。問一問,英法二賊為什麼要劫掠焚燬如此壯麗的莊園?區區兩萬餘人的兵力,萬里迢迢、遠跨重洋難道只是為了到中國搶劫一座園林?都說晚清政府腐朽無能,究竟如何腐朽?到底怎麼無能?列強究竟為何鄙視當時中國為東亞病夫?對於箇中詳細緣由,後人又究竟知道多少?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撥動歷史的轉輪,回到161年前那場滔天大火之前,揭開這段屈辱之下那些鮮為人知的真相!

圓明園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858年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炮臺,兵臨天津城下,逼迫清廷簽訂了《天津條約》,咸豐帝將其視為奇恥大辱。當時咸豐帝見英法咄咄逼人,提出的條件已經威脅到其社稷根基,不止一次想調重兵與蠻夷決一死戰,但清廷派出的談判代表桂良和花沙納非常懼怕英法聯軍,是清廷內投降派的代表。他們一再向咸豐皇帝描述“戰則必敗”,咸豐雖然心中不忿,但無奈當時清廷手中確實沒有多少能作戰的兵力,只得忍氣吞聲屈辱求和。因此,咸豐對簽訂《天津條約》頗有些心不甘情不願。為了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他將當時八旗軍中最能打仗的鐵帽子王僧格林沁調往大沽炮臺駐防,並賦予其“便宜行事”之權。咸豐此舉充滿了強烈的復仇雪恥之心結,作為心腹愛將,僧格林沁自然最清楚不過。僧格林沁作為鐵帽子王,身負護衛京畿之重任,即便南方太平天國鬧得再兇,他也難得有機會沙場建功。因此,於公於私,僧格林沁都是當時求戰慾望最強的清軍將領。而正是這種心理因素,為後來事情的發展種下了最初的因。

英法美公使按照《天津條約》中的約定,於次年也就是1859年要到北京換約。英法美公使此次進京的陣仗不小,三國公使各率一隻船隊,共計二十餘艘,兩千餘人,包括了護衛炮艦和商船。其中,又屬英國船隊的規模最大,僅護衛艦艇就達11艘。英國是當時的世界上的霸主,縱橫天下二百年,因此那段時間英國人就和二戰之後的美國人一般,趾高氣揚、飛揚跋扈。換約這件事情,咸豐帝記得非常清楚,即便禮部官員不提醒,他也不可能忘記。畢竟對於中國的皇帝來說,能讓自己感到恥辱而又躲不掉的事情並不多,而這次換約無異於將咸豐臉上的傷疤揭開,再撒上一點鹽。既然躲不掉,那就得想辦法把事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咸豐想讓外國人悄悄地來,無聲息地走。於是咸豐為換約使團安排了一條極為低調且安全的路線,同時了防止大沽炮臺再次失陷,咸豐命僧格林沁將大沽口防線提高至最高警戒級別。僧格林沁接手大沽口防線之後,對此戰略要地進行了全方位的加強升級,對原有炮臺進行加固修整,在白河口新建炮臺三座,新增火炮上百門,皆為新炮、重炮,並且還將部分大炮改進為可轉向炮。為防止夷兵搶灘登陸,在灘頭淺水區設定大量障礙,白河口內還設定了三道攔河鏈,增派大沽口守軍三千人,由八旗將領嚴加訓練。可見,僧格林沁已經做好了在大沽口一戰的準備。

大沽炮臺

1859年6月17日,英法艦隊率先到達白河口外,直隸總督恆福派人與英法公使接洽,告知他們清政府對這次換約的安排是各國公使帶隨行二十人由北塘登陸,然後由清軍護送師團至北京換約。心高氣傲的英法公使直接拒絕了清廷的安排,他們要求必須由自己的艦隊護送到天津大搖大擺地登陸,不走北塘。清廷使臣表示此為聖旨不可變更,於是英法決定強闖白河口。6月25日晨,英法美三國艦隊派遣部分艦船由英國艦隊司令賀布率領強闖白河口,僧格林沁命大沽口守軍蟄伏隱蔽,三國艦隊竟認為清軍膽小已經潰逃,遂長驅直入河窄灘淺之處拆除攔河障礙。下午3時,聯軍艦船正在淺水區進行排障作業,僧格林沁命令大沽守軍撤除隱蔽,開啟所有炮門向聯軍艦隊開炮。五百餘門火炮突然同時開炮,聯軍艦隊毫無防備,倉促應戰,根本無法抵擋大沽炮臺猛烈的炮擊,多艘軍艦被擊沉擊傷。激戰中,賀布還曾嘗試派遣陸戰隊強行登陸企圖攻佔炮臺,僧格林沁提前埋伏下滿蒙騎兵對敵發動猛烈衝擊,不久便被擊潰。賀布在此戰中受重傷,但他依舊不願相信自己率領的艦隊竟會被落後的中國人擊敗,因此倔強的命令部隊繼續進攻,雙方持續激戰一晝夜。次日凌晨,聯軍艦隊已無力再戰,於是掛起白起撤出白河口向南敗逃。此戰,清軍獲得大勝,擊沉敵艦四艘,擊斃敵軍461人,而清軍僅付出了陣亡38人的微小代價,咸豐大喜重賞僧格林沁等一眾將士。

僧格林沁

大沽口一戰,史稱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是晚清政府在抗擊外來侵略戰爭中為數不多的大勝,此戰中擊沉了英國軍艦鸕鷀號是至今為止中國軍隊擊沉的最大噸位敵艦。此次大捷令清廷上下大為振奮,但很多人被這短暫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忘記了以前數次慘敗的教訓,依舊沒有認清自己和列強之間的差距,這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慘敗的重要原因。實際上此次大沽口之戰,清軍勝在準備充分、突然襲擊;而英法美艦隊敗在驕傲輕敵、倉促應戰。僧格林沁也在戰後的總結中寫道:該夷此次之敗,率因驕傲欺敵……。即便如此,僧格林沁在內心深處依舊沒有將列強看做是極為強大的敵人。當時主流的思想認為西方蠻夷只是在技術方面強於中國,而中國向來不重視技術發展,將此視作“奇技淫巧”,師夷長技以自強的觀念就是由此而來。也正是這種思想為日後更大的災難埋下了隱患。

英法在大沽口慘敗而歸之後,這件事情不可能輕易地結束,1860年英法政府派出了一支兩萬兩千餘人的軍隊再次入侵中國。沒錯,他們這次是來複仇的,並且這次來的軍隊與上次完全不同。1859年賀布率領的軍隊充其量是一支護衛艦隊,其中部分是由商船改造的蒸汽艦,噸位、火炮都算不上是正規軍,並且有一半士兵是在印度拉來的錫克族衛隊。而1860年,英法兩國為了給清廷一次沉痛的教訓並趁機攫取更大的利益,派出了主力艦隊,配備了威力巨大且造價昂貴的阿姆斯特朗炮。英國人派出了他們的皇家海軍,並特意抽調了剛剛從克里米亞戰場上撤下來的老兵組成陸戰隊隨海軍出征。英法聯軍來勢洶洶,但清廷方面卻一直在錯誤的預估局勢,咸豐認為英法經大沽口一敗,必會謀求與我議和,故應避戰而言和。因此,除僧格林沁在大沽口積極準備之外,清廷明知道英法會回來報仇,但卻沒有做全面迎戰的準備。

造價昂貴、威力巨大的阿姆斯特朗炮

該來的遲早是要來的,對於這一點別人不清楚,僧格林沁再清楚不過,儘管他一句英語也不會,但在這方面他和英國人心有靈犀。但骨子裡輕敵的潛意識讓僧格林沁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儘管僧格林沁知道上次英法聯軍敗於驕傲輕敵,但他並沒有深入的研究對手,並不清楚對手的真實實力和作戰特點。僧格林沁在戰場上發現,英法艦隊的軍艦,尤其是火炮非常厲害,不僅射速快、威力大而且還非常精準,轉向非常靈活,只需數人即可輕易操縱。這一點是清軍水師所無法比擬的,即便固守炮臺依舊很難與敵之火炮相抗衡。而聯軍組織的那幾次搶灘登陸在滿蒙騎兵面前遭遇慘敗,這位在馬背上的成長起來的蒙古王爺,對自己精心調教的精銳步騎兵有著充分的自信。英法陸戰隊在泥濘的灘頭被自己手下狂虐的景象給僧格林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使他深信在陸上蠻夷不是自己的對手。而這種過分的自信竟然使他認為英法統帥的想法和他一致,由此他得出判斷,蠻夷定會重海戰而輕陸戰。所以,他重新對大沽防線做出了部署,將駐守北塘的兵力全部調至大沽炮臺只是象徵性地在北塘埋設了一批地雷。僧格林沁還是把對手想簡單了,此次率領英法艦隊的將領早已不是之前那位自負且倔強的英國少將賀布,而是身經百戰的格蘭特。

1860年7月,英法聯合艦隊兩萬五千餘人,各類艦船一百七十三艘,在英軍總司令格蘭特、法軍總指揮孟託班的率領下,分別攻佔大連和煙臺,封鎖了渤海灣。七月底兵臨大沽口,格蘭特和孟託班很清楚現在的大沽口早已經做好了充分的防禦準備,如果像賀布那樣硬闖白河口,即便獲勝也會遭受不小的損失。因此他們決定派遣陸戰隊出其不意由兵力空虛的北塘登陸,然後迂迴至大沽炮臺之後攻其不備,最後配合艦隊前後夾擊。八月一日,英法聯軍陸戰隊五千餘人由北塘悄悄登陸,途中未遇抵抗。實際上當天在大沽炮臺上,僧格林沁已經觀察到了有三十餘艘敵艦趁漲潮之機向北塘方向疾馳,他自然明白敵軍的用意,但並沒有立即派兵至北塘阻擊敵軍登陸,而是命令騎兵在新河、塘沽駐紮,他或許是準備在半路讓英法聯軍再嚐嚐自己騎兵的厲害。八月十二日,陸續從北塘登陸的英法聯軍及其僱傭軍一萬餘人攜帶各種輜重武器,進攻新河。駐守新河的兩千蒙古騎兵分兩路攔截敵軍,但很快被火炮和機槍擊退,在付出四百餘人的傷亡後,退守塘沽。八月十四日,英法聯軍進攻塘沽營壘,駐守清軍奮力抵抗,奈何火力不濟,加之敵眾我寡,塘沽當日告破,大沽口失去了腹背最後一道屏障。八月二十一日清晨,侵略者集中五千餘人的精銳兵力,調集近五十門重炮從背後開始轟擊大沽炮臺,當時僧格林沁在大沽炮臺僅有三千餘清軍,在當天也沒有外圍援軍趕來。與此同時,停泊在白河口的聯軍艦艇也開始向大沽炮臺開炮,僧格林沁腹背受敵。英法聯軍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海陸兩方集中優勢火力集中轟擊一座炮臺,如此一來,大沽口各個分炮臺被逐個攻佔。由於清軍火炮較為陳舊,大部分無法轉向掉頭,因此只能使用一小部分可轉向炮還擊背後的陸戰隊,且火力完全被壓制,清軍傷亡慘重。直隸提督樂善率軍英勇抵抗,誓與炮臺共存亡,最後與炮臺千餘守軍莊烈殉國,大沽北岸兩座炮臺皆告失守。僧格林沁見北岸已失,知道南岸遲早也會被攻破,於是率領南岸守軍撤回天津,直隸總督恆福掛起白旗投降,清廷苦心經營的三座南岸炮臺就被英法聯軍不費吹灰之力攻佔。英法艦隊隨後長驅直入,於二十四日攻佔天津,咸豐派桂良火速趕至天津與英法議和,英法提出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增加戰爭賠款,並要求帶兵進京換約。咸豐帝很快拒絕了英法開出的條件,隨後英法聯軍開始向北京推進。

英法聯軍攻佔天津並開始北進的訊息讓紫禁城裡的咸豐和文武百官亂作一團,以僧格林沁為代表的主戰派強烈要求調集大軍與蠻夷決一死戰,他們堅信在陸上聚集數萬兵力,完全可以將這區區萬餘賊兵剿滅。載垣、肅順等人認為在大沽口與英法強行開戰本就是個錯誤,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本就應該以和談避戰端,當初不聽勸以致鬧到今天這個地步,再打,只怕連京師都難以保全。主戰派和主和派爭執不下,咸豐帝也不知如何是好,在最關鍵的時刻,至高無上的皇帝卻拿不定主意了。英法聯軍逐步向北京推進,他們似乎並不著急,儘管沿途清軍大都一觸即潰,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但他們推進到通州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中旬。英法此次進軍的目的很明確,一是為報去年大沽口之仇,二是為了脅迫咸豐簽訂新的條約以便日後在中國攫取更大的利益。前者的目的已達到,而後者才是重中之重,他們不是為了攻佔中國的首都,更不是為了消滅中國。英法是老牌的殖民主義國家,對於中國這個將來重要的殖民市場,他們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來應付,例如攻佔大沽炮臺之後他們立刻將投降的兩千清軍就地釋放。這些被釋放的清軍給後來的抵抗者提供了一個非常消極的資訊,打不過就投降,投降之後就能活命。在向北京進軍的途中對於沒有直接威脅的清軍和平民能夠給予友好的對待,他們甚至向當地老百姓購買補給品,並僱傭當地人當嚮導。因此,英法聯軍一路並未遇到除少量清軍以外的任何抵抗,尤其是平民。

咸豐皇帝

通州是北京南面的門戶,當英法聯軍到達此地之後,咸豐再也坐不住了,派遣載垣、穆蔭至通州張家灣和英法代表議和。出乎意料的是僧格林沁也跟來了,身後還有他悄悄帶來的兩萬五千精兵。英法此次行動的核心人物是英國公使額爾金、法國公使葛羅,以額爾金為首,由於清廷此前數次議和不是毀約就是拒絕,因此額爾金派他的助手兼翻譯巴夏禮擔任張家灣談判的代表與清廷欽差大臣接洽。巴夏禮早年就在廣東定居,精通漢語並熟悉中國國情,被稱為中國通,此人和額爾金一樣脾氣暴躁、盛氣凌人。談判進行得很不友好,氣氛很緊張,巴夏禮幾乎以斥責的語氣要求載垣和穆蔭答應他們提出的八項條件,這些條件對於清廷來說就是喪權辱國。但在懸殊的實力落差面前,載垣和穆蔭兩位老臣也無可奈何,最後只得含淚接受巴夏禮的條件,同意以此條件簽訂新約。當然這也是經過咸豐同意的,咸豐也時刻關注著張家灣的一舉一動。位極人臣,習慣了被人頂禮膜拜的和碩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從未接觸過巴夏禮這般無禮之人,被他強勢的氣場所壓制。他們不知道,實際上這是一種談判策略,目的就是打亂對方的陣腳,趁機進攻,載垣和穆蔭正中巴夏禮之計。不過,在一側旁聽的僧格林沁可不吃他這一套,他越看巴夏禮這傢伙越不順眼,太囂張了,心裡一直琢磨著得辦了這傢伙。

載垣和穆蔭無奈接受了巴夏禮的條件,這個結果讓巴夏禮都感到意外,大獲全勝的結果讓巴夏禮自信爆棚。他竟然擅自在八項條件之外又加了一條,英法公使進京換約,在面見咸豐皇帝時可以不行跪拜之禮。其實在西方人看來,跪拜之禮只是中國當地的一種特有禮節,除了比較複雜和可笑之外,並沒有特殊含義,歷史上西方各國也都有使節進京拜見中國皇帝,當然都會按要求行跪拜大禮。對於跪拜大禮,額爾金、葛羅並不清楚,但巴夏禮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如果此項協議達成,這項功勞就是他以後的政治資本,如果成不了也無關緊要。但巴夏禮還是低估了這條要求所引出的爆炸性威力,在載垣和穆蔭等人看來,面聖不跪拜是有損天子威嚴的大事,萬萬不敢應承。隨即他們將此事迅速彙報給咸豐,與此條件同時報給咸豐的還有另一條資訊。由於清廷當時極度缺乏與外國接觸的人才,更不熟悉西方事務,載垣和穆蔭始終沒有搞清楚巴夏禮的真實身份,他們僅憑此人囂張之氣焰就猜測他應該是英法聯軍的最高領導。咸豐在得知英國人竟得寸進尺之後,龍顏大怒,他立即傳密旨給僧格林沁,命他將巴夏禮等人立即羈押,以此要挾蠻夷退兵。在咸豐密旨未到通州之前,巴夏禮先行回到英法軍營向額爾金通報喜訊,隨後又趕回張家灣準備商議後續事宜。他在回程途中發現了有大批清軍活動的跡象,於是派人回營稟報額爾金,讓他引起重視、以防不測。

當巴夏禮回到張家灣時,僧格林沁已經領了聖旨,待巴夏禮一進場,立即命人將談判使團一行三十九人拿下,隨後將這些人押往北京,打入死牢。被捕的使團中除了巴夏禮是談判代表之外,還有一名泰晤士報的資深記者,負責護衛的英法中級軍官及士兵十餘名,剩下的就是翻譯、文員還有一批印度僕人。巴夏禮等人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剛剛還是意氣風發、大獲全勝,轉瞬之間就變成了階下囚;和自己談判的清朝官員貌似文弱有禮,實際上心狠手辣,再聯想到埋伏在四周的大批清軍,巴夏禮突然之間明白了:清廷根本不想議和,談判只是為突襲爭取時間罷了。巴夏禮等人沒有想到清廷竟敢擅自扣留使者,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遠遠超出了這位中國通的人知範圍,這三十九位使團成員在死牢中深刻體驗了一把什麼叫“滿清十大酷刑”!

八旗士兵

9月18日,英法聯軍方面並不知曉張家灣發生的突變,一直在軍營中等待訊息,後遲遲不見巴夏禮等人歸來,發覺情況不對,於是派人向清廷方面要人,遭到拒絕後,英法聯軍出兵攻打通州。僧格林沁早在通州埋伏下兩萬五千精兵,準備在通州將英法聯軍擊敗。但出乎僧格林沁預料的是,面對清軍的突襲,聯軍隊伍並沒有混亂跡象,相反他們迅速變化成防禦隊形,步槍、機槍和火炮梯次配合,可以應對任何方向的衝擊。這些從北京調來的清廷精銳從來沒有和全副火器的近現代軍隊交過手,幾乎就是靠著一腔熱血從正面迎著機槍衝鋒,結局很明顯,清軍騎兵根本無法衝擊到弓箭的射程之內就已經人仰馬翻、屍橫遍野。雙方激戰數小時後,清軍在付出傷亡三千餘人的代價之後潰敗,隨後英法聯軍攻佔通州。通州失守,北京危急,咸豐皇帝驚慌失措,準備隨時撤離京師。

英法聯軍攻佔通州後一直未曾間斷和清廷的聯絡,此時他們首要要求不是簽約,而是要人。咸豐帝此時依舊在幻想以巴夏禮等人要挾英法退兵,因此拒不放人。額爾金等人再次遭到清廷拒絕之後,於9月21日進攻至距北京城八公里之外的“八里橋”,與清軍展開激戰。僧格林沁仍然是八里橋之戰的清軍最高指揮,此次共調集清軍步騎兵兩萬人,蒙古騎兵一萬人,共計三萬精兵,這也是當時京師附近能夠調集到的最多、戰鬥最強的部隊了。這些部隊中還包括了很罕見的正統八旗精銳,這些人一律是從滿八旗和蒙古高等貴族子弟中千挑萬選的精裝子弟,自幼便接受嚴酷訓練。儘管我們習慣性地認為晚清時的八旗後代都是紈絝子弟,但這支人數不多的部隊確實是貨真價實的精兵,不僅武藝精湛,而且絕對的忠誠。他們可以隨時為國、為家獻出自己的生命,八里橋一戰也證明了這一點。當僧格林沁下令衝鋒時,八旗軍衝在了最前面,他們的戰術很簡單,以血肉之軀奮力衝進敵陣。僧格林沁經過數次與英法聯軍的交手,總結出一個規律,如果給予蠻夷足夠的射程我軍則無法接近,只能被動挨打。如果能夠衝入敵陣,與敵軍貼身血戰則有取勝之可能,於是清軍孤注一擲發起決死衝鋒。但現實很殘酷,僅僅八千人的英法聯軍火力之密集,遠超僧格林沁的預計。清軍上萬騎兵連續衝鋒,但最終沒有衝進敵軍槍陣,儘管他們已經衝到了陣前五十米以內,甚至已經將羽箭射入敵陣,可惜功敗垂成。英法聯軍中以參加過拿破崙戰爭和克里米亞戰爭的老兵為骨幹,保證了整個聯軍陣營自始至終都能穩定、高效地持續火力輸出。英法聯軍在東、南、西三個方向發起進攻,僅僅五個小時,清軍陣亡三千餘人,僧格林沁力不能敵率軍撤退,參與衝鋒的八旗精銳幾乎全部以身殉國。

八里橋之戰無疑是一場慘烈的戰鬥,清軍傷亡慘重,而英法聯軍只有十二人在戰鬥中死亡,其中部分還是因為自己槍支走火造成的。但在此戰中清軍士兵表現出了極為英勇的戰鬥精神,當年參戰的英法軍官在後來的回憶錄中給予了此戰中的清軍士兵以極高的評價。曾有後人假設,曾經擁有雄兵百萬,橫掃東亞大陸的大清王朝,在自己的京師受到威脅時,如果能夠湊夠一支十萬人的隊伍,即便全部使用冷兵器,也足以讓區區兩萬餘眾的英法聯軍有來無回。八里橋一戰,清廷動用了自己最後的精銳,這是滿八旗、蒙古騎兵在戰勝史上最後一次輝煌,最後的一次莊烈。同時這場戰鬥也讓中國精英分子真正的認識到,冷兵器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了,是時候正視西方先進技術的時候了。

八里橋戰鬥結束以後,僧格林沁率部分軍隊退入京城,但再未組織起有效進攻。次日,咸豐匆忙攜皇后、懿貴妃及部分官員逃往承德避暑山莊,任命恭親王奕訢為欽差大臣全權辦理與英法議和談判事宜。英法聯軍在北京城外紮營,奕訢與額爾金、葛羅等取得聯絡商討和談事項。額爾金、葛羅的態度十分堅決,和談的前提就是必須釋放之前扣留的巴夏禮等三十九人,放人之後方可展開餘下事宜的談判。咸豐在離京之前曾特意叮囑過奕訢,被扣留的洋人不能輕易釋放,所以儘管恭親王精通洋務,但這個條件他實在無法答應,談判被一再拖延。額爾金和葛羅十分清楚清廷官員拖延推諉的本事,所以沒有給奕訢留下太多的時間。額爾金等人見談判遲遲沒有結果,自己的人一個也沒有被放回來,於是決定進攻北京城。從9月21日八里橋戰鬥之後,北京的大門幾乎就已經洞開,英法聯軍也曾和一些散兵遊勇短兵相接,但無礙大局。至於是否攻入北京,額爾金和葛羅有不同的意見,葛羅認為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脅迫清廷簽訂新約,目的基本已經達到,現在之差他們最高統治者簽字即可。他們兩萬人的部隊並不是來攻佔中國的首都或者消滅這個國家的,並且這個目標也不現實,因此進攻北京需要慎重行事。另外,經過數次大小戰鬥,他們的彈藥儲備已經不多了,這些物資是無法在古老的中國得到補給的,一旦清廷外圍主力援軍趕來,他們到時候想撤也撤不了了。脾氣暴躁的額爾金暫時接受了葛羅的建議,沒有選擇直接進攻北京城,而是在當地嚮導的指引下轉向在北京郊外的一處皇家莊園---圓明園。為了讓咸豐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自己錯誤,10月7日,額爾金和葛羅下令英法聯軍一萬餘人進入圓明園開始大肆搶劫和破壞。這些在戰場上拼命的官兵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華麗的宮殿和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在如此耀眼的寶物面前,人性的貪婪被徹底釋放出來,他們使出了比作戰時還要大的潛力盡可能多的搶奪這些珍寶,拿不走的就將其毀掉,這場世界史上罕見的公開搶劫持續了兩天兩夜。清朝皇室耗費財力物力,歷時一百五十年的心血之作就在這短短的四十八個小時之內被踐踏地傷痕累累、滿目瘡痍。圓明園內最後有二十餘名武藝高強的技勇太監堅持守園,與聯軍血戰,全部莊烈殉園。負責守園的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當時咸豐的常嬪正在圓明園養病,蠻橫的搶劫使她驚慌失措,選擇懸樑自盡。

與此同時,躲在承德的咸豐皇帝和留守北京的駐京大臣之間也產生了意見分歧。據記載此時的咸豐體弱多病,時常神志不清,情緒極不穩定,身邊近臣的建議也聽不進去,時常叫嚷要派兵和蠻夷決一死戰。但此時清廷已經無兵可調,僧格林沁一敗再敗,主戰派也基本不敢出聲,載垣、肅順等人建議咸豐先行釋放巴夏禮等人為奕訢爭取談判條件,但咸豐此時像失去理智一般拒絕放人,並且表示要殺掉巴夏禮等一眾蠻夷。載垣、肅順等人感覺形勢危急,要想讓英法退兵就必須和談就必須放人。留守北京的部分大臣也感覺僵持下去不是長久之計,他們與載垣等取得聯絡決定釋放巴夏禮等人。10月初,咸豐突然下旨將巴夏禮等人斬首,肅順等人立即派快馬搶先回京通知駐京大臣立即放人,並將巴夏禮等八人火速護送到英法聯軍大營。咸豐的聖旨到達時,監獄裡已經沒有了巴夏禮的蹤影,此後駐京大臣又陸續釋放了十人回到英法軍營,共計釋放十八人。僧格林沁當時扣押的是三十九人,現在釋放了十八人,還餘二十一人沒有釋放,額爾金和葛羅再次要求清廷放人,但此時額爾金等人得到一個讓他們無比震驚和憤怒的訊息。

清廷派來接洽的官員告知英法代表,現在已經無人可放了,剩下的那二十一個人,“沒了”!沒了?沒了是什麼意思?聯軍方面不是太理解。清廷方面的人,很為難不知道如何解釋才好,無奈只得以實相告:“沒了,就是死了,被我們不小心打死了!”隨後額爾金詳細瞭解到了巴夏禮等人被捕後的遭遇。巴夏禮一行三十九人在張家灣被捆上五花大綁打入北京死牢。死牢,顧名思義,看押死囚的地方,這裡面的人遲早是要死的,無論早死晚死、死裡面死外面都是個死,所以一般這裡死了人上面的主官是不會過問的,就當是提前執行了。本來這些外國使團成員即便是被羈押也應該由禮部安排特別驛館單獨看押,充其量就是拘禁而已。但僧格林沁對這些數次擊敗他的洋人恨之入骨,執意將巴夏禮等人打入死牢,並關照獄吏要好好教訓教訓這些洋人。獄吏自然明白僧王的意思,於是死牢裡的各種酷刑照著這些人身上挨個招呼。巴夏禮等人哪見過這些個玩意,剛一進去就被打得哭爹喊娘,那叫一個慘!鑑於巴夏禮的身份重要,在載垣等人的關照下,沒幾天巴夏禮等八個高階官員被提到另外的地址關押,沒有繼續遭受酷刑。剩下的三十一個人就慘了,那位隨軍而來的泰晤士報資深記者本就是個文弱書生,哪裡受得了這個,沒撐過三天就死了。死了之後被獄卒直接扔出去餵狗了,沒錯,就是扔到亂墳崗子上,被野狗分屍了。在後來的二十天裡,陸續有二十個人熬不過酷刑而慘死,加之當時天氣炎熱,很多屍體開始腐爛,死牢獄卒便將生石灰散在屍體上防臭。最後交接屍體時,聯軍方面已經無法辨識身份,最後只能透過他們所穿的服裝來判定。那位被餵了狗的泰晤士報記者更慘,最後在亂墳崗子上只找回來七八塊骸骨,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

知道了這個情況,額爾金火冒三丈,徹底不幹了,這回誰勸也沒用,必須要報仇,必須給清廷一個深刻的教訓。額爾金最先的目標是紫禁城,他本想燒掉紫禁城洩憤,但葛羅規勸他,如果燒了中國的皇宮就等於和中國直接開戰,英法議會是絕對不會同意的,自己回國也沒有辦法交待。並且一旦正式宣戰,這區區兩萬人能不能安全的撤出去還是個未知數,最後額爾金還是選擇了圓明園,他決定再搶一次圓明園,並且要把它燒掉。葛羅清楚法軍也參與了搶劫,不過他不同意再把人家的莊園燒掉,所以他命令法軍不得參與放火行動。10月18日凌晨,英軍三千五百餘人再次進入圓明園劫掠,同時開始四處放火,剛剛遭受洗劫的圓明園又將面臨滅頂之災。園內各種亭臺、樓閣、廊亭、雕塑以及大件藝術品大部分都被損毀並焚燒,據說熊熊大火足足尺寸了三晝夜。這座舉世罕見的皇家園林就這樣在這場大火中徹底毀滅了。被英法聯軍劫掠去的奇珍異寶至今無法統計出確切資料,流失海外的文物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只是九牛一毛。有很多罕見的稀世珍寶被海外殖民者秘密珍藏,至今我們連名字都無從得知。這些老祖宗留下的寶貝,流落海外長達上百年,不是何時才能回到祖國。

圓明園被焚燒之後,奕訢被迫接受了英法方面的所有條件,簽訂了更加變本加厲的《北京條約》。最終清廷不但沒有挽回敗局,甚至付出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被焚燬給國人留下了永遠的傷疤,但是這徹骨之痛應該讓我們引起足夠的反思。圓明園事件,根本的原因是殖民主義者的強盜行徑。但是晚清政府自身的封閉、羸弱和愚蠢的外交措施也是導致最終災難的重要原因。客觀來看,1859年英法美艦隊強闖大沽口本是可以商議的路徑問題,本來是可以透過協商來解決的問題。反過來說,如果決心要和外國侵略者抗爭到底,就應該全面備戰,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僅僅依靠一個大沽口就幻想戰勝強敵,這是封閉導致的無知。在通州談判時無故羈押對方使團成員,後期還虐殺了其中多人,這一點無論從哪一方面說都是一個錯誤的,愚蠢的決定,這也是導致英法聯軍繼續進攻北京的導火線。八里橋戰敗之後,清廷的做法幾乎就是在消極等待,既沒有在北京組織有效的抵抗,也沒有有效的命令外地援軍進京勤王。這和清廷貴族內心的高傲和偏見有關,對於漢族重臣和軍隊他們一直未給予足夠的信任,因此當遇到重大災難時總想依仗八旗和蒙古軍隊。當時清廷的軍隊數量並不在少數,儘管大部分都在南方平定太平天國,也並非完全不能抽調兵力馳援京師。何況整個華北、東北甚至西北,不可能湊不足一支十萬人的部隊。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滿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已經岌岌可危。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心盡失,在英法聯軍北上的道路上並沒有遇到來自百姓的阻礙,火燒圓明園之前,額爾金曾經在北京張貼告示,提醒京城百姓當日不要靠近圓明園,以免誤傷。而北京百姓幾乎也是以旁觀者的態度來看待這場大火的,因為長久以來,皇帝家的事情基本上和普通百姓沒有什麼關係,而自己的皇帝如果關愛自己的百姓,百姓也不至於如此冷漠!

弱國無外交,這並不僅僅是一句俗語,而是我們這個民族用極其沉重的代價換來的沉重教訓。作為後人我們不能忘記那些曾經屈辱的歲月,更應該知道曾經的那些苦難的箇中緣由,以史為鑑,汲取教訓,以警後人勿忘國恥,警鐘常鳴!!!

vSO�;v�P�

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因為他享受著天下富貴而貪戀人間,所不想死,才求不死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