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歷史上對妻子有九種不同的叫法。如下:

一、梓童

梓為木中之貴者,在古代古人就以梓為有子之意。古代講究多子多福,皇家更是對子嗣相當看重,皇后也逃脫不了古代女子母以子貴的慣例。皇后母儀天下,故只有皇后才能稱之為梓童。

二、拙荊 

“荊”為一種灌木,在古代常被用來作婦女的髮釵,稱為“荊釵”。古代平民女子一般都是荊釵布裙,後便用“拙荊”來代指妻子,再後來還又演變成對妻子的謙稱。

三、夫人

在古代,有一定地位的婦女才能用這一稱呼。漢代後,一般只有王公大臣的妻子才可稱為夫人,後歷代所說的“封妻廕子”中的“封妻”便是一些官員給母親或妻子加封。

四、內人

讀書人最愛用這一稱呼,內人即屋內之人。

五、娘子 

在宋代之前,其實是專指未婚女子。到了元代,才開始稱已婚婦女為“娘子”。

六、賤內

這個就是對妻子的謙稱了,“賤” 是自謙之詞,“內” 即內人。一些人認為這是對女子的歧視,其實不然。“賤” 指的是男子自己,而不是妻子。賤內即“我這個卑微之人的妻子”。

七、愛人

在八九十年代應該是最流行的稱呼,愛人指的是愛慕的人、戀愛的物件或婚姻物件。

八、太太

民國“太太”盛行,其實太太這個稱呼,也有其歷史淵源。據說是來自於周朝開國的三位婦女,因其名字中都有個“太”字,太太一詞才由此產生。

九、老婆 

現在最流行的稱呼,這詞就很現代了?不,這叫法最早出現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在中國歷史上,由於地位跟行業的不同,對太太的稱呼也同樣不同。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太太”的起源。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封建社會是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所以不同階級的人雖然都有媳婦,但稱呼卻是截然不同的,因為不同的稱呼代表著不同的身份象徵!

根據《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

翻譯過來就是說,如果你只是普通老百姓,那麼你就可以稱呼自己的媳婦為“妻子”了。但是如果你非要自抬身價,把自己的媳婦稱呼為“婦人”或“孺人”,那就壞了規矩。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朝代的更迭,禮崩樂壞,規矩同樣也在發生著變化,媳婦的稱呼同樣在演變,現如今很多人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中,依然習慣性稱呼自己的媳婦為“太太”。

其實太太這個稱呼並非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叫的,在明清時期,太太一般指當朝一二品大員的妻子,一般人的媳婦肯定是不能叫太太的。

在這裡要重點說明的是“太太”一詞是非常有內涵的,她跟周朝3位偉大的女性息息相關。她們分別是“太姜、太妊、太姒”。這三位女性被後世人尊稱為周朝“三母”,又名“三太”!

這“太姜”是周文王姬昌的奶奶,因為教子有方,三個兒子對於繼承皇位的這件事竟然是相互推位讓國,這個典故一下字成為千古佳話!

“太妊”則是周文王姬昌的媽媽,號稱我國胎教第一人。她在懷周文王姬昌的時候,就非常注重胎教。

據《列女傳·周室三母》中記載:太妊懷孕後,“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狂言”!

意思是說,眼睛不看邪惡的事物,耳朵不聽淫邪的聲音,嘴巴不說狂傲的話,所以周文王姬昌從出生懂事之後就特別聖明,舉止端正,才德過人。

而“太姒”則是周文王姬昌的妻子,史書評價其是“以道德教化天下”!被尊稱為“文母”,可以說評價非常的高!

《列女傳·周室三母》中記載:“文王治外,文母治內”!

也是因為有了“三太”這三位偉大的女性輔佐,才奠定了周朝800年王室基業!所以後世就將“太太”一詞作為對已婚女性的一種尊稱,也隱含表達了賢內助的意思!

“老婆”的誕生。

現代社會中稱呼自己媳婦為太太的不多了,尤其是年輕人,很少這麼稱呼,大多數都稱呼為“老婆”,那麼“老婆”這個名詞究竟從哪裡來的呢?

說的是唐朝有個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一直追求功名,在這個過程中也多虧了有文化和學識的媳婦給了他莫大的支援和鼓勵,終於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書生就順利地考取了功名,進入了仕途!

這人啊,尤其是男人有點成就之後就有點飄,覺得自己媳婦年老色衰,就想另納新歡。

只不過讀書人到底臉皮薄,也念著舊情,太傷人的話也說不出口,但整天憋在心裡也難受,所以冥思苦想之下寫了一幅對聯:

“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

意思就是說荷花敗了、蓮子也殘了,淤泥下的藕也都變成老藕了。

都說女人談戀愛智商為零,結婚後就變成半個福爾摩斯了,所以當書生的媳婦看到這個對聯之後,就一下子明白她丈夫心裡的小九九了,於是想了一想,提筆寫下下聯:

“秧黃稻熟,吹糠去殼現新糧”。

意思就是說稻穀泛黃的時候,去了皮就能見到新米,那可全都是新糧。不得不說“荷蓮”對“秧稻”、“老藕”對“新糧”,對得很工整,而且“新糧”和“新娘”還諧音。

可見,現代人流行的這些音梗,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話說這小媳婦的才能那是一點也不輸給丈夫啊,後來這個書生看到了媳婦寫的下聯之後,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才的靈魂萬里挑一”。

所以就放棄了納妾的念頭,妻子看到丈夫回心轉意,對她又是情意綿綿,非常高興,就又提筆寫了個上聯:“老公十分公道”。丈夫看到之後也續了個下聯:“老婆一片婆心”!

從此就有了“老公、老婆”這兩個詞了。民間從此也就有了夫妻間互稱老公和老婆的習俗。

“內人”的演變。

我們中國人啊,有個特點,就是比較含蓄,感情內斂。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喜歡用“內人”來形容自己的媳婦,這個由來說出來很簡單,因為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就用“內人”來形容自己的媳婦。

最早用內人形容妻子的記載是在《禮記·檀弓下》中:“文伯之喪,敬姜據其床而不哭,曰:昔者吾有斯子也,吾以將為賢人也,吾未嘗以就公室。今及其死也,朋友諸臣未有出涕者,而內人皆行哭失聲。斯子也,必多曠於禮矣夫。”

意思是說,魯國大夫“文伯”去世了,他朋友和同事都還沒有痛哭流涕,他的內人全都放聲大哭了起來,這裡的內人指的就是他的妻妾。

但是隨著時代的演變,“內人”這個稱呼到了唐朝就有了不一樣的變化了,“內人”在唐朝專指“煙花女子”!

根據史料《教坊記》記載:“妓女入宜春院,謂之內人。”

只不過到了清朝的時候,風口又變了,專屬名詞取消了,仍然有很多人用“內人”稱呼自己的妻子了,還有很多的詩詞流傳中也同樣用內人稱呼自己的妻子,即便是在唐朝有專屬名詞的環境下,依然還有人稱妻子為內人。

比如全唐詩中黃滔所著《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之三》結尾中寫到:“內人未識江淹筆,竟問當時不早求。”

這裡面的內人肯定不可能說的是煙花之女,而是指自己的妻子。

“娘子”的由來。

其實“內人”的稱呼我們現代人用得很少,而說起古代關於夫妻之間的稱呼,在我們的記憶中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娘子、官人”了,估計都是受《白娘子傳奇》的影響吧。

但其實在南宋之前,官人是對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員之間的稱呼,老百姓肯定是沒資格去叫的,等到了南宋,因為官員也氾濫了,官人和娘子這個稱呼就慢慢開始貶值了,或者說逐漸開始平民化了,包括我們現在經常說的“新郎官、新娘子”都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演變過來的。

“愛人”的由來。

等到了近現代,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很多人對媳婦的稱呼變成了“愛人”。

其實愛人這一詞最早出自郭沫若先生寫的詩劇《湘累》中,其中寫道:“九嶷山的白雲喲,有聚有消;洞庭湖的流水喲,有汐有潮。我的愛人喲,你什麼時候回來喲。”

隨後愛人一詞就逐漸被大家認可和接受了,但是,愛人這一稱謂在海外華僑當中並不被認可,為啥呢?

因為愛人一詞用英文翻譯過來是“情人”的意思,所以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就很少用這個稱呼了。

最後再說說小老婆的稱謂。

中國最早的小老婆,來自兩個地位懸殊的族群。

一個是無法把自己當人看得犯了罪的女奴。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雲:“女子有罪者為人妾。”即完全的洩慾工具。

另一個則比較尊貴,朱熹在集註裡提到的“歸妹”,指的是殷商或更早時期貴族之間出現的媵婚制,姐姐出嫁,妹妹或其他近親女眷媵陪。除姐姐是正妻外,其他女性都屬於小老婆範疇。

大家所熟知的娥皇女英嫁舜的傳說,如今難以考證是否分了大小,但肯定是媵婚的源頭。

媵婚制,在春秋時期仍盛行,如《左傳》、《公羊傳》等書均有記載。奇怪的是,到了戰國以後,媵婚在文字記載中卻銷聲匿跡了。咱們且不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單說小老婆的稱謂變遷,或能找到一些有趣的文化觀念及習俗。

最通俗的稱呼。

正妻以外的小老婆,古人一般將她們統稱為妾。妾這種稱呼,多見於書面文字,歷史最久遠,也最為人知,其普及程度堪比今天的“二奶”。

需要說明的是,在古人的日常口語中,對於小老婆,往往並不稱妾,而是稱為小妻、少妻、小婦(見《漢書》),以區別於大妻、主妻;有文化的人,則稱小老婆為側室、外室、外宅、外婦、偏房等等。

這些都比較通俗,晚清民國時期也是常見的。古代女人通常也用“妾”作為自己的謙稱。

在民間,由於習俗的變異,小老婆又有身邊人、本事人、供過人、堂前人、接腳伕人和兩頭大等多種俗稱,仔細琢磨一下,也挺有意思的。

最生僻的稱呼。

從文化普及的角度來看,有些小老婆的稱呼,實在是談不上普及。如“簉室”側為簉《春秋》;如“燕寢”,相對於正寢而言的。如果正妻不住正寢的話,那麼,燕寢兩側就得設小寢,妻居燕寢,妾居小寢。

這些生僻的稱呼,若是冷不丁地拿出來曬,許多人會一頭霧水,不知其所以然。

最含混不清的稱呼。

比如說,姬,或者美人姬,本來是古人對所有婦女的美稱,如同我們今天稱呼婦女,通常愛用“美女”一樣的意思。讚美一個女子,你會說:“這女人真美,是個大美人”!如果換做是古人,那就簡單了,三個字:美人姬。

但是,古人又往往稱呼小老婆為姬,或美人姬。如“東平王聘政君為姬”,這裡的王政君就是小老婆。《史記》中還有“平原君美人居樓上”的說法,這裡的美人,也是小老婆。

唐宋以後,士大夫家中豢養的歌姬、家姬,也有小老婆的性質。後來的許多皇帝、太子,乾脆直接稱後宮的諸多小老婆為“美人”,且作為一種身份級別給固定下來。

這些文字記載,如果缺少了主語和修飾詞匯,很容易讓人產生“頭大了”的感覺,分不清到底是讚美女人還是代指小老婆,而且難以區別大小。

稍微嚴謹一些的史家,會稱小老婆為姬人、姬侍,就比較直觀了。

最文人化的稱呼。

古人常常稱大老婆為“夫人”,於是,讀書人便想出了一個小老婆的尊稱:如夫人,也就是跟夫人差不多的意思。

比如《左傳》說齊桓公:“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就是指地位、待遇如同夫人的六個地位很高的小老婆;《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也有:“因他第七位如夫人有病”。也是指大商人萬雪齋的第七個小老婆。

如夫人這三個字很有水平,既總結出了“功能”上的雷同,又強化了討好、讚美的意思,沒文化的人,是敲破腦袋也想不出的。

最獻媚的稱呼。

你見過有人把小老婆稱為“君”的嗎?君是什麼?君主、君王、君上,都是帝王的專用詞彙;君子,在傳統文化中,也是特指一些道德高尚的男人,鮮有把女人稱為君子的,遑論小老婆?

在春秋時期,確實有一些善於討好獻媚者,稱呼諸侯的大老婆為“如君”、小老婆為“小君”的。到了漢代,又有給貴族婦女加上“君”的封號的制度,使得小老婆一時更加牛氣。魏晉風括起來以後,之後再無人稱小老婆為君了。

最雅緻的稱呼。

在《詩·召南·小星》裡,本來寫的是卑官小吏“夙夜在公”的辛勞生活,但《詩序》卻說此詩頌揚國君夫人無妒忌之心,“惠及眾妾”;《禮記》中又有把夫妻比作日月。

於是乎,後世追求雅緻的文人,便把二者聯絡起來,稱小老婆為“小星”,比喻眾星捧月、共侍一日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總體而言,讓古代的小老婆們最感到得意的,還是“如夫人”、“如君”等稱呼。因為“美人姬”之類的詞彙,太過大眾化,是個女人都會被人這麼叫;而“小星”之稱,則得之不易,一輩子恐怕都難得遇到一回;至於外室、偏房云云,在身份認同上明顯有所貶低,是小老婆們集體所不樂聽的。

總之,現在你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嗎?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幽(燕)雲十六州——朱元璋分封的重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