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為的清朝,大刀長矛,弓馬得天下,卻成為了先進武器的炮灰;而大家認為的大明是這樣的,火槍火炮在手,卻被用冷兵器的清軍短兵相接蹂躪,最終科技沒有發揮出來而落幕。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明朝有冷兵器,清朝也有火器,明朝到清朝,我國的火器發展也沒有退步,而是相對於西方國家來說,進步比較緩慢,清朝不管是對俄國,還是準格爾,乃至於後期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也不是用冷兵器對抗火器,而是火器和火器地對射。
清朝的火器之所以沒有跟上西方國家的步伐,主要是因為這幾點:
第一,清朝的外部壓力小,而內部要防著漢人。清朝自康熙朝中期以後,統治核心區域承平了一個半世紀,最大的威脅就是準格爾部。準格爾部在康熙早中期還有點耐看,但之後連中原的邊都摸不到。可以說到鴉片戰爭前,清朝時不時還會捶一下週邊小國,以維護朝貢體系,如尼泊爾啦,準噶爾啦,和卓、金川之類。再加上清朝地域遼闊,那些邊患離著統治中心十萬八千里,而且用火繩槍和弓箭就可以將這些勢力按在地上暴打,幹嘛還要再發展更先進的火器呢,造出來讓漢人造反嗎?因此從乾隆晚期到嘉慶道光時期,火器發展出現了停滯,冶金鍛造也出現了倒退。
第二,古代的火器發展方向出現了問題,古代的中國雖然發展了幾千年,但沒有發展出像西方那樣系統的科學體系,至於製造業方面的標準化更是沒有,所以包括火器製造完全憑藉經驗,想要火力強就增加火藥量,怕炸膛就增厚管壁,最後整出了抬槍、千斤巨炮這樣的怪胎。瞄準根本沒有科學校準,這就導致清朝的火器射擊精度遠遠遜色於同時期同級別的歐洲火器。火器的激發還是用火繩激發,歐洲同期已經是燧發槍火冒槍,射速方面又差人一截。
第三,雖然清軍的火器落後於歐洲的火器,但是並沒有落後太多,至少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用的是黑火藥前裝槍炮,英軍也是用黑火藥前裝槍炮,炮彈都是用的實心炮彈,雖然技術上有差距,但還沒有到西班牙吊打印加人的那種程度。關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很多人都歸咎於武器的落後,這是不準確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清朝的國家體系、軍隊體系過於陳腐,一個古代國家的古代軍隊,和一個近代國家的近代軍隊對打,如論如何也是打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