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周禮·夏官·序官》

天子六軍是天子所統領的軍隊,也泛指“禁軍”。周朝、晉朝和唐朝等都建有六軍。

那天子六軍是哪六軍呢?周朝軍隊編制以“五五制”為基礎,分為軍、師、旅、卒、兩、伍等六軍,是一套相對較為完善的軍事制度。

天子六軍的出處

周王於邁,六師及之。——《詩經.大雅-棫樸》

夏朝是中國階級社會的開端,國家及其軍隊從此產生,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軍事制度也隨之出現。據《尚書·甘誓》記載,夏王控制軍隊,其下有"六事之人",意思為,有不同的人員分管,戰車上的成員區分為左、右、御,以及有對作戰人員的獎懲規定。

常言道:中國用兵始於黃帝,兵制大備於周朝。周初有記載"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表明當時的王室非常強大,軍權集中於周天子手中。西周的兵制在沿襲商制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發展,當時主要兵種是車兵,戰車有甲士3人,使青銅製造的兵器,隨車有徒卒,一般12人,由4匹馬駕挽,車馳卒奔,簇擁前進。戰馬是裝備了護甲的,有戰前檢查武器裝備的規定;在戰鬥中,旌旗金鼓為指揮,車兵行列整齊,攻伐協調,進退一致。西周時期的軍隊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有助於其建立起強大的軍事力量,也對後世的兵制具有深遠的影響。

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鄭玄認為,早於堯舜時期,就有“軍”級的編制,而“王六軍”是西周制度。在《左傳-襄公14年》的記載中,有“周為六軍”之說。

天子六軍是周朝的軍隊建制

西周時期軍事方面,周天子秉持“強幹弱枝”的政策,對天子、諸侯國所擁有的軍事力量進行了區別規定,按照級別而擁有的軍隊數量是不同的,周天子擁有6軍,各諸侯國及一些貴族大臣也都有自己的軍隊,大的諸侯國是3軍,中等諸侯國有2軍,小諸侯國只能有1軍,但要聽命於周天子的調遣。周天子總結了殷商敗亡的歷史經驗教訓,透過立法限制諸侯的軍力規模,不僅能明確周天子與諸侯地位尊卑的區別,也拉開王室與諸侯國的軍力差距,來確保王室的軍事安全。

《詩經》、《書》中有談及西周王室軍沒有特指“軍”,這是因為“軍”是當時軍隊的最高編制單位,軍級主將稱為“軍將”或“軍帥”。從《周禮》可知,凡建有軍隊的諸侯,其統帥軍隊的卿,是由周王任命,這就是所謂的“命卿”制。按照當時規定,1萬2500兵員為軍,周天子掌握的常備軍事力量達到了7萬多人,而諸侯國中的大國兵力是不允許超過4萬人,周天子由此對諸侯國形成了兵力上的優勢。

“軍”之下便是“師”,一軍有五個師,每師的兵員編制2500人,師的最高指揮官是中大夫。禹鼎銘文中有"王乃命西六師、殷八師"的記述,西周有宗周六師、成周八師,共十四師,約三萬五千人,都歸周王朝管轄。駐紮在鎬京的宗周六師是早在文王時期建立的,在鎬京駐紮,主要任務是保護王室安全,抵禦西北的戎狄,周武王就是率領宗周六師滅紂的。而駐紮在洛邑的成周八師主要任務是控制東方各諸侯國。

西周基層是兵民合一制的,由五百士兵組成一個旅﹐旅級的指揮官為下大夫;一百個士兵被編為一個“卒”﹐卒長都是上士;卒之下是按當時車制而設,兩輛車合為25人的“兩” ,一輛車為主車,指揮官為司馬,都是中士,主車裡有步卒、甲兵、御夫、車右等編制;另一輛車為副車,有甲兵、御夫和車右等編制;最小的軍制單位是“伍”,由五個兵民組成,設有一個“伍長”。

天子六軍的兵員構成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宋】.范成大《州橋》

根據捍衛國家,抵禦外侮,必須依靠最親近的人的原則,西周只有國人才能有參軍為“士”的權利和義務,當男子到20歲時就會行冠禮,這就意味著孩童成為男人了,成年人要對宗族承擔的首要義務就是服兵役。

貴族武士是西周軍隊的基幹,他們主要居住在城中,一般不直接參加生產勞動,平時以習練射、御為主,戰時在戰車上下充任甲士。而被排斥在宗族貴族之外的鄉中國人,平時以務農為主,戰時根據需要被徵召入伍,在軍中充任徒卒,輔助貴族武士作戰。

結語

周王朝繼承了夏商兩代,分封制是核心政治制度,這是一種武裝殖民,是透過層層分權的形式,來確立整個國家的階級劃分,明確相應階級所擁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

因應當時的實際情況和圍繞分封制而採取戰爭決策權和軍隊指揮權集中統一領導的措施,以及透過禮樂等形式讓人們接受階級的劃分,不僅鞏固了周王朝的政權,也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社會狀態。

儘管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在發展的過程不斷進化,分封制度的作用在逐漸降低,但周王朝創造的許多制度、禮儀、典範成為了中國傳統政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西周軍制,不僅為周王朝走向鼎盛奠定了基礎,也對中國後世的兵制具有深遠影響。

3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白居易,曾寫到後宮粉黛三千人,後宮中到底有多少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