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拉開了日本侵華戰爭的序幕,短短4個多月裡,12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鄉親慘遭奴役,中華民族踏上了從救亡到解放、從苦難到輝煌的曲折道路,開啟從未有過的民族覺醒和命運轉折的艱難歷程。今天,是這場事變的85週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楊峰先生特拿出珍藏多年的歷史老照片,用一位本土歷史研究者的特有方式紀念並警醒人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1938年9月2日--9月11日發生在固始的富金山戰役,是日軍進攻豫南的開始。在此戰役中,日軍的進攻部隊損失過半,死傷近萬。中國守軍也傷亡不小,僅第36師就由參戰前的1萬多人,銳減到八九百人。
(9月6日從固始東門入城的太田部隊)
從固始東門入城的太田部隊
然而,此後日軍不斷向西進攻商城、潢川、羅山、信陽等地,一代名將張自忠率部在潢川英勇抗擊日軍,取得重要戰果。
9月16日鐵蹄錚錚,進入商城的騎兵部隊
9月17日光州西門日軍軍旗先頭入城儀式
1938年9月光州西關城門處俯瞰下的城內老街
中國軍隊節節抵抗,雖殲滅逾萬日軍,但終因實力懸殊、寡不敵眾而不斷後撤。10月6日傍晚。日軍從距京漢線東方8㎞的南方進軍,突襲了柳林車站。晚上十一點半,炸破柳林南方鐵橋,炸燬南方橫亙數千米多處的鐵道,完全阻斷京漢線。日軍繞道柳林西雙河、楊柳河,轉而向東攻佔信陽城。
9月22日被轟炸的信陽城
當年的《新華日報》對1938年9月28日的轟炸進行了報道:“敵機分批襲信陽上空,在城廂內外實施轟炸,投擲輕重炸彈及燃燒彈約數百枚,致城內多處起火,民房大部被毀,東南西關及車站附近受損尤重,斷墟殘垣,在在皆是,信陽城已大半成為瓦礫。”
向羅山附近的敵陣猛烈射擊的森川部隊
10月12日,猛擊信陽北門的谷口部隊
10月12日從東門突擊進城的西大條部隊
10月12日信陽入城的九四式輕裝甲車
正在轟炸信陽城
猛烈攻擊信陽北門的巖仲戰車部隊
巖仲戰車部隊進入信陽城
第40連隊穿過信陽市內的廢墟
日軍入城信陽
10月12日戰火尚在燃燒的信陽城內
信陽城內抓鯉魚的日軍士兵
日本侵略者在信陽殺人成性,在僅有幾萬人的信陽城,就在柳林堤(今玻璃廠附近)、落陽橋(西關外)、桑林寺(大拱橋以東)、北關外等地設殺人場達7處之多。日軍在柳林堤就殺人2000多,群眾把那裡叫“萬人坑”。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投降詔書,宣佈330萬日軍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美聯社在這一天向全球發出電文:“最慘烈的死亡與毀滅的彙集,今天隨著日本投降而告終。”(作者:楊峰)紀念“九.一八”。勿忘國恥,警示後人!(註明:文中照片均為日軍所攝。日軍相當重視資料儲存及檔案管理,侵華戰爭中,日軍有隨軍記者,軍官士兵中亦有很多人擁有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