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千百年來,用象牙、瓷器、玉器和木頭做成的人偶幫助了古代婦女治療他們的疾病。

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醫學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古代玉偶,玉偶非常逼真,躺在一個袖珍的刺繡床榻上。

在中國古代,女子看病時是不能直接和醫生見面的,因為男女授受不親,所以便有了傳說中的“懸絲診脈”。到了明清時期,為了能夠更加準確的確定疾病,就出現了一種特質的醫用人偶。人偶做的和真人一模一樣,得病的女子或她的貼身丫鬟,需要在人偶身上指出病痛在哪裡,比如胸口痛,就用手摸一下人偶的胸口;痛經,就摸一摸人偶的腹部;頭痛,就摸一摸人偶的頭。透過這種診斷方式,醫生便能夠對症下藥。

到了清朝末期,這種醫用人偶成為婦女看病唯一可用的工具。在中國的整個封建社會中,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根深蒂固,男大夫是絕對不允許直接觸碰女病人身體的,女病人也絕不能在男大夫面前裸露任何肌膚。但是,整個封建社會又只允許男人行醫。直到了1879年,由外國人在廣東建立的教會醫院首次對女性開設醫療課程,當時為女性開設這些課程並不是出於女權主義的考慮,而是因為男醫生給女病人看病實在是不方便。

一個醫用人偶躺在微型的床榻上。

人偶通常做成一個斜躺的女子,全身赤裸,手上戴著一對玉鐲,有時還會手持一把扇子。大多數人偶用象牙雕成,但是也有用玉石、青銅、琥珀、木頭或青金石等珍貴材料雕成的。人偶都持一個姿勢——一手向後支撐頭部,另一手垂下放在胸部或腹部。工匠在雕刻時也會區分婦女的年齡,出嫁的婦人頭髮盤成髮髻,未出嫁的姑娘則將頭髮梳成辮子或雙馬尾。早期的人偶還會做出女人的三寸金蓮,也就是封建社會婦女的纏足。即使是人偶,也必須做的保守穩重,所以大多數人偶的腳上是穿鞋的,或者用布纏著雙足。

上層富裕家庭的女子有自己獨有的用珍貴材料製作的人偶,而貧苦人家的女子則只能使用大夫的普通人偶了。如圖一當中的人偶,製作於明代,使用羊脂玉雕刻而成,栩栩如生,即便是放人偶的微型床榻都是用昂貴的絲綢鋪就。大戶人家的女子在看病時,將自己的病痛用紅胭脂或炭筆點在人偶上,然後讓僕從交給大夫。

到了封建社會晚期,大夫們依然認為僅靠言語和在人偶上指點就能準確的瞭解病人的病痛,甚至有時都無需言語。而在當時,即便是男性也不會在大夫面前脫衣服診斷,雖然在男大夫面前也無傷大雅,但是有名望的大夫都認為脫衣診斷會降低自己的身份。但事實顯而易見,只在人偶上指指點點是很難準確的診斷婦女疾病的。而在古代,婦科和產科這種必須進行身體接觸的醫學類目,則都是由助產婆和身份地位較低的婦女來擔任的,她們負責接生和診斷經期疾病。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船王包玉剛真是“包青天”包拯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