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殖民地在探險家約翰·史密斯 的治理下,逐漸步入正軌,但也僅僅是維持營地生存,還談不上賺錢。關鍵是詹姆斯敦經過幾年的拓荒,雖然有種玉米、捕魚之類可以勉強餬口,但根本形不成一個殖民地的“產業”,更別提可以“出口創匯”發展跨國貿易了。
再來看英格蘭本土,倫敦公司為了炒作這塊英國的北美第一殖民地,也是動足了腦筋。他們一方面掩蓋殖民地初期的慘淡境況以及生意上的虧損,另一方面反而還在英國本土大作宣傳,吹噓殖民地“欣欣向榮”、“畝產萬斤(劃掉)”、“遍地黃金”,從詹姆斯一世那裡“升級”了特許狀,擴大了殖民地的面積。然後倫敦公司把公司架構進行了“重組”,把殖民地包裝成“集資專案”,向國內的富人、投機商人、普通人出售股票和期權。對於沒錢又做夢一夜暴富的人,倫敦公司還推出“勞務換船票”業務,只要答應為公司打工7年,即可免費搭船到弗吉尼亞。於是,做著發財夢的英國人絡繹不絕地交錢報名登上後續的殖民船。
在1609年,倫敦公司又湊齊了600人和9艘帆船的龐大艦隊,並且為這次航行專門打造了一艘300噸級的超大武裝商船“海洋冒險號”,由喬治·薩默斯爵士和紐波特船長帶領,帶著約翰·史密斯反覆向公司高層要求的大量物資補給,開赴詹姆斯敦。而且為了讓詹姆斯敦的社會結構更完善和“可持續”,這次的殖民增援中,不少殖民者被允許攜家帶口,不少婦女兒童也登上了船。
武裝商船“海洋冒險號”
然而,船隊為了繞開大西洋上的西班牙艦隊的威脅,冒險駛入了風暴區。7月24日,在離詹姆斯敦還有幾天遠的地方,殖民船隊果然遭遇了一場超強的海上颶風,船隊失散了。一部分船隻脫離了危險,最後抵達了詹姆斯敦,而旗艦海洋冒險號和另兩艘小船則倒了黴運,經過三天三夜與風浪的搏鬥,他們擱淺在了百慕大附近的一座荒島上,海洋冒險號也嚴重毀壞。150餘人和一條狗只能上岸求生。據說,威廉·莎士比亞戲劇《暴風雨》便是從這場冒險經歷獲取的靈感。
喬治·薩默斯爵士
這裡不得不誇一下船長薩默斯爵士,要知道當時是17世紀,還沒有衛星通訊,探險者如果流落到荒島上一般只能是等死,毫無辦法。但薩默斯爵士不這麼認為,他發現這座荒島上有大片的雪松林。好在船上的食物還算充足,還有本來準備給殖民地送去的造船和建築工具都一應俱全,於是薩默斯當即決定,稍作休整後在第二天就把150人分成了三撥,一撥男性為主拿上斧子,砍伐雪松,另一撥以工匠為主,運來木材後就地開始打造兩艘新船,第三撥婦女為主在島上四處採集食物。
百慕大荒島求生(想象圖)
另外,在島上的日子裡,還發生了一段船員譁變的插曲。幾個船員可能因為失手殺死了另一名水手,為了避免受罰,脫離殖民隊伍,逃進了島上的密林中再也不見蹤影,薩默斯船長於是故意在島上留下了幾人,一來是尋找脫隊的船員,二來他也有更深層的考慮——留下英國公民,英國便可以主張對這處群島的主權。經過了大約9個月,島上的殖民者們終於造好了兩艘新的小型帆船:拯救號、耐心號。除了留島的志願者,大部隊又登上了船,認準了風向和洋流,駛向原定目的地詹姆斯敦。(這座海島及附近島嶼從此被命名為薩默斯群島,後成為英國的百慕大殖民地)
今日百慕大(官方名稱薩默斯群島)
這9個月裡,詹姆斯敦的新舊兩批移民的日子更不好過。由於約翰·史密斯此時正在英國本土養傷,而代理首領治理無能,加之當地的“波瓦坦”部落早已對他們恨之入骨,利用殖民地群龍無首、又適逢冬季,加大了對英國人的騷擾襲擊的頻率和力度,殺光了他們圈養的禽畜,還對營地周邊實行了封鎖戰術,讓殖民者們無法外出覓食和耕種,只能啃樹皮、吃老鼠。
詹姆斯敦的殖民者悲慘遭遇
當擱淺百慕大荒島的船隊,終於匆匆趕到時,詹姆斯敦的人口已經只剩下幾十人,營地也已破敗不堪。那麼,面對這種局面,是走,是留?勇敢的英國人將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