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無常形,兵無常勢",萬事萬物都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水會因為地形變化而改道,人會因為居住環境變化而換居住地,就連省會都會因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變更。
在建國初期,中國的政治、經濟形勢還不穩定,行政區劃的劃定也經歷了幾次變遷,最終變成了現在的樣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現在內蒙古自治區省會的變化,從烏蘭浩特到張家口,最後才定為呼和浩特。
廣博動盪的草原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中原和北方遊牧民族一直處於一種對立的狀態,這片廣袤的草原一直不能完全被納入到中原漢王朝的文化和版圖裡。這種對抗在無數的影音文字中都有記載,從秦漢一直延續到了明朝,例如秦漢時期的匈奴、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鮮卑、隋唐時期的突厥、兩宋時期的遼金等等。
在中原王朝衰落時,草原民族會順勢而下,甚至成為中原的共主,比如北魏和西夏。元朝時,由成吉思汗和他的後人組成的蒙古騎兵,橫掃亞歐大陸,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統治版圖,也包含了傳統的漢族統治地域。
元朝興盛不久,便因為無法與漢文化相融,政治版圖過大無法兼顧而走向了滅亡,朝代更迭,蒙古各族又回到了草原上,後來女真族崛起,與蒙古族建立了長期友好關係,蒙古族成為清王朝重要的聯姻勢力,也接受著清朝的統治。
在蒙古草原上存在過的匈奴、突厥、鮮卑、契丹、大遼等強盛的遊牧政權都成為歷史,蒙古草原正式成為中原政權的統治之臣。
清朝的草原統治要分析蒙古為什麼會三易省會,就要追述清朝對蒙古的統治,因為作為中國封建時代的最後一個王朝,在很多方面奠定了對新中國行政區劃的基礎。而對於蒙古,清朝並沒有採取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
在內陸地區,清朝沿用了明朝的行省制度,而且進一步的完善,例如江蘇與安徽分家等等。但是在東北、內蒙古、西北等地,清朝並沒有採用行省制度,而是簡單的稱為地方。
在這些地區只有軍事將領,沒有巡撫、知府等行政官員,雖然控制力量較弱,但是因為密切的聯姻關係和穩定的政治局勢這一方法並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但是清末時,面對北方沙俄的虎視眈眈,清朝將東北和新疆都建立了行省制度,出現了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份。
至於內蒙古、青海等地仍然沒有省份,管理模式非常的鬆散。這也為後來蒙古的行政管理留下了難度。
三易省會的緣由清末,現在的蒙古國,我們一般稱為外蒙古被劃給了俄國,只剩了內蒙古在清朝的統治下,外蒙古在1911年獨立,而內蒙古因為地域廣闊而狹長,不利於管理,被民國政府先後分給了綏遠省、察哈爾省、熱河省和寧夏省。
當時,這4個省份被稱為塞外4省,每個省份都管理了內蒙古的部分地區。其實,黑龍江和吉林兩個省也管理了內蒙古的部分地區。因此,內蒙古地區被這6個省份平分。
經歷了抗戰時期的洗禮,蒙古各省一直都組織武裝奮勇抗敵,為了感謝內蒙武裝的英勇,內蒙古自治區最先成立,最初的內蒙古自治區只包括現在內蒙的東北部分和熱河赤峰以北林西等地區,首府烏蘭浩特,(僅任首府3年)。再後來首府換成了張家口,還5年之久,為何又換更了呢?
1949年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內蒙古的行政範圍不斷西擴,位於東北部的呼蘭浩特不利於內蒙古的穩定和管理,所以中央再次對內蒙古的首府進行了遷移,但是一時也找不到合意的地方,所以將內蒙古的首府臨時定在了察哈爾省的省會張家口,當時察哈爾省的省會也是張家口,情況很是尷尬。
1952年察哈爾省被撤銷,張家口併入河北省,其他區域劃給了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和河北省,自己的首府在兄弟省份的境內長達5年之久,造成了很大的管理問題和地域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54年,綏遠也併入內蒙古行政區內,將原綏遠的省會歸綏作為內蒙古的新首府。後來歸綏易名呼和浩特,至此正式確立了當今的行政省會。8年來換了3個首府,內蒙古在歷史動盪的時期因為省會的變更一度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軼事,這也成為中國行政中的一段歷史。
這種省會更迭形成的歷史趣事還有很多,比如清朝時,安徽巡撫就曾經一直寄居在江蘇省內。清朝入關後,江南一直是賦稅和經濟重地。為了防止江南反抗和分權管理,康熙時將原本有江南布政使管轄的行政區,劃分為安徽省和江蘇省,安徽省首府安慶,江蘇首府蘇州,各設巡撫管理,兩位巡撫上有總督監管,官衙設在南京。
安徽巡撫理應在分省時就帶領下屬赴安慶就任,但是因為路途遙遠、山巒疊嶂,而安慶位於安徽南部,往來艱難加上地理位置不好,安徽巡撫便一直在總督駐地南京辦公,93年後,乾隆時期,才真正將去安慶赴任。
就像內蒙古首府借居張家口一樣,不在自己管理範圍內,但偏偏要在人家家裡辦公,可見,龐大的行政管理區域需要執政者有執掌大局的智慧。
現在的交通四通八達,公路、鐵路和航運基本能夠連線到每一個城市,讓出行更加便利,鄰近城市彷彿出門可及。但是在古代和近代,甚至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在行政管理中需要考慮很多問題,其中有很大的考慮因素是交通的限制和管理網路的到達程度。內蒙古的省會變更就體現出管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