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艱辛的工作年代,他從未被艱難挫折所打倒,始終衝鋒陷陣,多次立功受獎,工作任勞任怨、盡職盡責,對黨和國家始終保持一顆赤誠之心。雖然他已離我們遠去,但他不屈不撓、勇於擔當、迎難而上、不怕艱險、樂於奉獻的革命精神將永遠長存。
他就是抗戰老兵周脈田,出生於1928年5月,小時候正逢抗日戰爭時期,由於親眼目睹日軍的滔天罪行,他早早許下心願:要參加革命為國奉獻。這一誓言,始終沒變。
1942年,年僅14歲的周脈田參加了山東省肥城牙山村八路里軍組織的地方武裝,進行遊擊戰鬥。在戰鬥中,他聞令而動,衝鋒在前,不怕犧牲,一心殲滅敵人。
1943年,周脈田加入山東省第八軍分割槽獨立旅八團二營五連,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戰爭年代,物資匱乏,他餓了啃樹皮、吃野菜,以天為蓋地為床,每天都會與死神擦肩而過。老人曾說,既然選擇了革命,就要隨時做好犧牲的準備。
周脈田先後參加了大別山突圍、圍殲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南京戰役和解放上海戰役等大大小小戰役數百起,身上多處負傷。聽他的子女講,彈片一直殘留在身體中。在革命年代,他始終衝鋒陷陣,九死一生,在慘烈的戰爭中,經受了洗禮,也經受了黨的考驗,曾榮獲大功三次、二等功一次,並多次被評為模範戰士。194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9年,調往大別山剿匪。新中國成立後,因部隊整編被安排到錦西水泥廠工作, 1957年調至永登水泥廠,1958年調到耀縣水泥廠工作。
由於在永登水泥廠有煤磨的工作經驗,周脈田一到耀縣水泥廠就被被任命為煤磨工段長,在煤磨工作期間,他兢兢業業,不辭辛勞,始終以一名軍人勇於吃苦、不畏艱苦、甘願奉獻的作風對待工作,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從嚴要求自已,率先垂範、模範帶頭、以身作則,在煤磨這一最為艱苦的崗位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多次受到廠裡的表揚和表彰。由於長期與工業粉塵打交道,1964年,周脈田檢查出身體患有嚴重的職業病——矽肺病,不宜再從事一線工作。基於他的工作表現和參加過革命的經歷,廠裡安排他到廠武裝部工作,負責全廠範圍防空洞的挖掘和建設任務。那時侯,正是國家最困難的時期,一沒有物資,二沒有經費,再加之人們缺吃少穿。但他並沒有被打倒,越挫越勇,歷經兩年,一條橫跨工人村東西通往藥王山的防空洞修建完成。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周脈田一直接受批鬥,被關進牛棚。
1984年,建材局在大荔搞農場建設,需要在廠裡抽調人員建設農場。這意味著要背井離鄉,也會失去廠裡優厚的條件,但周脈田無條件地服從了組織的安排。一到大荔他才深刻體會到這項任務的艱鉅,要面臨一個500畝農場的建設,漫漫的黃河灘一無所有,只有一個空軍靶場,一切要從零開始,從頭做起。沒有住所,他們蓋了幾間簡易房,沒有大型農機裝置,就自已想辦法,克服重重困難。好在周圍都是部隊農場,由於他曾經是一名軍人,很快和周圍幾個部隊農場的人員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一遇到農忙,部隊農場的人都來幫忙,拖拉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機裝置也是經常借用他們的。農場雖然艱苦,但他找到了在部隊的溫暖,重溫軍人的感覺,他帶領大家開荒施種,用自已的勞動和汗水辛勤耕耘,第一年雖然遇到大旱沒有收穫多少成果,但他努力使農場初具規模,收穫了價值。他在大荔農場幹了一年多,因工作需要又調回了廠裡,適逢廠勞動服務公司成立,他就調到勞動服務公司直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