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話說,如果我們提起大明朝的永樂皇帝。那可是大名鼎鼎。因為,如果從的皇帝的角度出發,他也的確算是一代名帝。一生當中作了很多大事,其中,就包括推翻了建文帝,自己坐了天下。那麼,如此牛氣沖天的皇帝,他和我們張家口宣化又為何有著不解之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我們先共同了解一下大明永樂皇帝朱棣的基本簡況。他出生於公元1360年5月2日,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在建文四年時即位,前後在位共二十二年,年號永樂。當然,在最初的時候,他並不是一位天生的皇帝,而是被其父親封為了燕王,並被派往北方地區率軍駐防。駐地正在現在的北京。之後,他便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發動靖難之役,將他的侄兒建文帝推翻,自己成為了皇帝。

然而,我們張家口又是一個什麼情況呢?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連線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極其的重要性。也正因如此,當朱棣成為皇帝並將首都由南京搬遷到北京以後,其便和張家口宣化有了一種扯不斷的緣分,即:為了穩定中國北疆,永樂王朝曾經五次出征,其中,永樂皇帝四次率兵親征,打擊居於漠北的蒙古貴族,以掃除蒙古貴族對內地的侵擾和破壞。而這個過程中,永樂皇帝就曾經幾次抵達宣化並下榻。

當然,話說至此,相信會有看官發問,當明朝建立以後,元朝不是滅亡了嗎?對!是滅亡了。但是,元朝的殘餘勢力還在,甚至,依然統治著中國北方廣闊的草原地區。史稱“北元”。都城就建立在了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哈爾和林。雖然在朱元璋時期,朱元璋就特別想要除掉北元這個“心腹大患”,但始終都未能如願。直到洪武五年,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的再一次失敗,導致朱元璋再也不敢輕易用兵了,只好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守,將北方長城的沿線分為了九大防區,並設定九鎮,其中,我們張家口的宣化便是宣府鎮。接著,明太祖朱元璋又封其第十九子朱橞為谷王,封地便是宣化。

然而,當他的兒子朱棣,也就是大明朝的永樂皇帝上臺之後,卻是一改明朝軍隊以往的軟弱表現。加之,朱棣自己就興起於中國的北方地區,騎兵也非常厲害。所以,他便開始主動出擊、繼續攻打北元。但由於第一次出征,明軍大敗。於是,朱棣大為惱怒,便在永樂八年二月,親率50萬大軍出征蒙古。自此,他每一次親征,在路過宣化的時候,都要在我們張家口的宣化“谷王府”進行短暫的居住。直至在永樂王朝第5次對蒙古的用兵,朱棣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明朝和蒙古簽訂了互不侵犯的條約之後,朱棣才沒有在我們張家口宣化有過任何停留。

也正因如此,宣化古城也是我們中國北方地區現存古城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巨集大、地位最重要的著名城池之一,更是長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比同一時代的西安城、太原城還要大。

總之,大明朝永樂帝為何與張家口宣化有著不解之緣呢?因為,永樂皇帝在出徵蒙古的時候,曾經數次路過宣化,並在宣化的“谷王府”有過短暫的居住。(呂海峰)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明忠臣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