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本號說,趙高廢了李斯,殺了胡亥,立馬自立稱王,但奈何眾臣不服他,只好讓秦室成員之一的子嬰當皇上,而子嬰登基五天後,就殺了趙高。
然而,僅僅46天后,子嬰成了秦朝最後一位皇帝,至此,秦朝留給我們的除了兵馬俑,還有一難歷史。那麼,這46天的歷史背後是什麼?
兵馬俑
秦朝,經歷的時間很短,從秦始皇到子嬰,經歷了短短14年,這麼短的時間,嬴政、胡亥、子嬰,經歷了三個皇上,子嬰上位僅僅46天,劉邦就攻入了關中,子嬰被活抓。
子嬰被活抓後,劉邦並沒有殺他,而是讓他接受投降即可。
那麼,劉邦為何不殺了子嬰?難道真的是劉邦仁慈嗎?歷史就是歷史,在歷史面前,永遠沒有仁慈,我們來說一下劉邦不殺子嬰的背後,再回過頭看子嬰的宿命,你就能明白歷史為何沒有仁慈的說法了。
漢高祖劉邦雕像
子嬰因為劉邦多活了幾天劉邦不殺子嬰,並非劉邦仁慈,而是他知道,不殺子嬰對他有利。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劉邦攻入關中的同時還有另外一股力量比他更強大,那就是項羽。為了更好地收攏秦國民眾,他要做一個表率,一切都可以網開一面,這樣一來,秦國民眾才能擁護劉邦的軍隊。只有這樣,才能壯大劉邦的隊伍,以便有更強的實力對抗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
其次,劉邦跟懷王有過約定,懷王要他攻入關中後,不得濫殺無辜,要寬以待人。當然,這是檯面上的話,劉邦當年的確跟懷王有過約定。剛好可以利用,還趁機顯得自己很仁慈,講信用。其實,他這麼多符合他的多方面考慮。
一、可以在秦國梳理他高尚的形象。二、他還可以收攏民心。因為當年起義的時候,就是靠自身的形象收買到各路好漢的。所以才有了他“斬蛇起義”的開始。
劉邦斬蛇起義的雕像
再其次,劉邦很清楚,即便他不殺子嬰,項羽最後一定會殺了子嬰,所以何必自己動手?還顯得自己不大度。
果然,最後項羽攻入關中,直接把子嬰給殺了(後面我們在分析項羽為何這麼著急殺子嬰)。
當然了,劉邦也知道,子嬰已經接受了投降,殺不殺他都是一樣的,軍隊還是歸降到劉邦的手下。不殺子嬰也不會影響到這個結局,反而讓秦國士兵更加看好劉邦,更加願意跟隨他。
劉邦雕像
子嬰躲不過項羽的利劍好了,我們來說一下項羽為何要這麼著急殺了子嬰。
項羽的實力比劉邦強很多,項羽自己知道,但是竟然被劉邦率先攻入了關中,這點很讓項羽生氣。項羽的度量還是小了些,所以當他攻入咸陽後,看到子嬰還活著,彷彿看到了劉邦留下的戰利品一般。一氣之下,拔劍把子嬰給殺了。
另外,這也是殺給劉邦看的,因為項羽知道,劉邦之所以不殺子嬰,多少還是想籠絡人心,壯大自己的隊伍,以便跟他對抗。但是項羽此時很強大,他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也不用在乎秦國人怎麼想他的,所以他有這個實力殺秦國的任何人。
項王故里
但是項羽萬萬沒想到啊,這正是中了劉邦的借刀殺人的計,這一殺,激起了多少民眾對他的怨恨,也給劉邦手下計程車兵漲了多少士氣。
所以,項羽為何輸?很大原因是因為他的性格,他的性格導致他不會籠絡人心,雖然驍勇善戰,但是始終沒有得力的人幫他。不像劉邦,有韓信等大將輔佐。就連韓信也看出來了,韓信曾這樣評價項羽:“匹夫之勇,婦人之仁。”
沒有心計的人一般會很重情義,所以到死時,他還愛著他的女人。像這樣的人,只能做家庭好男人,沒辦法打江山。
現代戲劇中,西楚霸王的情感劇照
子嬰逃過了誰好了,子嬰死在了項羽的手上,這就是他的宿命。我們回憶一下歷史你會發現,其實子嬰一直都沒有真正地逃出宿命。他逃過了趙高的算計,逃過了劉邦的不殺,但卻死在了項羽的手下。表面看項羽是他的宿敵,但是更深的理解應該是,子嬰誰都是他的宿命,到處被人利用,一直到死。他只不過是歷史的車輪中,那個被人轉來轉去的車輪軸而已,車上趕車的人永遠不會是他。
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