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有一位七品京官不給和珅面子,與其抗爭,此人叫陳啟文,字煥周,號虹江,晚號退齋,泰興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拔貢,廷試名列第一,授工部七品京官。拔貢奪魁,絕非易事,由此可見此人學識才能非同一般,據說陳啟文幼時奇慧,頂有方坎。
宣統《泰興縣誌》載陳啟文
上任伊始,發生了一件事情,涉及工、戶兩部。貴州有一位運鉛官死於運輸途中,接運官結報時清點無虧,等到目的地後發現累計短少近萬斤,戶部責成原運官家屬賠償,將諮文轉到工部,陳啟文認為如此處理不妥,遂據理力爭。
當時和珅任戶部尚書,盛勢正炙,無人敢與其爭,更不敢對戶部說三道四,指手畫腳,可陳啟文便不買賬,隻身到戶部大堂請求重辦。和珅聞之十分驚訝,說:“隔部一七品小京官,敢抗我耶!”同官皆為陳啟文擔憂,陳啟文道:“我恃理而已,別無他慮。”後來,和珅也認為是這個理,立即更改前議,重新審理,並贊其曰:“是人風骨不凡也!”
乾隆六十年(1795年),陳啟文參加順天府鄉試中舉,升工部都水司主事。不久遇山東報銷挑淤一案,原本是一件普通的河工工程費用核算事件,按照慣例即可。剛上任的工部尚書蘇楞額,原內務府人,受內務府某人迷惑,採用新的銷演算法,結果被核減錢糧九千金。其實這筆錢早已被人侵吞,眾官員心知肚明,但誰都不願得罪上司,蘇楞額即命草擬上陳。
然而,陳啟文堅執不從,提出反對意見,他說:“我小小的主事雖不能強行阻止上司的決定,但核銷法一直有慣例,公平公正,即使有冒銷,出入也不大。倘若改用新的演算法,一是外界以為有人作奸,二是恐怕冒銷的情況更為嚴重。從長遠考慮,不得不爭。”此事因此擱置,後來,大學士朱宮傅親自重擬奏章,並召陳啟文示之。
這事件被給事中趙慎畛記載於《榆巢雜識》中。趙慎畛與陳啟文關係甚密,他對陳啟文的評價,“侃侃不阿,才識明毅,足以有為”。趙慎畛曾對都察院左都御史趙佑說:“先生言,今人見利忘義者多,如啟文者,不但思義,且不畏禍也。”趙佑深有同感,連聲唯唯。
陳啟文對當時世道和官場現象觀察入微,洞若明鏡,雖然他自己生活艱苦窘迫,但從不為利益所迷惑,為金錢而折腰。
有一年,陳啟文過生日,有位官員前來祝壽,他把陳啟文拉到僻靜處,說道:“大人啊!以後辦理事務,請你不要說什麼,只要睜隻眼閉隻眼,任憑屬下去辦,三五日後萬金唾手可得。現請收下為閣下祝壽的白銀二千、黃金百兩。”陳啟文當即辭謝道:“食其利而逃其責,可謂巧矣,造物惡巧,吾不為也!”
嘉慶十五年(1810年),陳啟文任開歸(開封府、歸德府)道員,他悉心鑽研河務,滌除惡習,所屬各廳營無敢枉法;他倡導節儉,並以身作則,即使河帥到工地,也被減去僕從,一切從簡。
後陳啟文任甘肅西寧道員,當時的甘青官場,官官相護,蠹弊叢生,徇私枉法成風。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陳啟文因西寧縣知縣楊毓錦隱匿倉糧一案,一紙奏章參倒了大半個西寧官場,連總督亦被革職,謫戍伊犁。
第二年,陳啟文參與會審東科爾寺被搶案,與總督、臬司意見相左,堅持不下,因此得罪陝甘總督,最終以“任性偏執,固執妄揭”“唆使欽使,擅用驛傳”等罪名被革職,譴戍烏魯木齊。
陳啟文“不畏強禦,貪婪者恆被參劾”,試想,他與權傾天下的和珅都敢較真,何況其他不法權貴呢?雖然自己亦落得被謫貶的地步,但他無怨無悔,“被逮三年,未嘗稍有戚容”。
陳啟文不但直聲聞於朝,而且施政有方,視民如子。當時,隆務寺與拉布楞寺尋釁鬧事,數年不休,陳啟文到任後,兩下說服,爭執方止,他認為:“治理番回不難,治其心即帖然耳。”履任西寧道,除苛政,平獄訟,抑豪強,均水利,嚴緝捕,免科派,民之所苦,一旦盡捐。
陳啟文謫戍塞外時,西寧士民遠送至平番(今甘肅永登縣),“饋食物不絕,痛哭乃返”。道光元年(1821年),陳啟文被赦歸,“及賜還,復至其處守候遠迎”。陳啟文停車旬日,別時,士民泣不能止。
面對此情此景,陳啟文感慨萬分,曾作《平番途次別西寧士民》詩二首:
平生老淚不輕彈,得失何妨一例看;
底事綆縻收不住,哭聲人助雨聲寒。
似將向我訴顛連,此別何須意惘然;
我自不才今去矣,爾曹孝弟力耕田。
陳啟文素仰蘇東坡,有感於東坡的豪言壯語:“吾儕雖老且窮,而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直須談笑於死生之際。”這也是他自己立身行事之本的寫照。然而官場百態,良莠不濟,誰又能以清操獨善其身呢?
在戍中,陳啟文以讀書反躬自省,尤喜《周易》與《道德經》,從中領悟人生真諦。他認為“平生失在用意太銳”,強直不顧利益,不免使氣太剛,出言過激。他曾作《自責》長詩一首為座右銘,剛勁之氣,漸歸中和,“灑然無遷謫不平之感”。
陳啟文居家十多年,對家鄉利弊多所建言,立論肯切,風采卓然。道光八年(1828年),陳啟文以江邊沙漲蘆田入官之事,上書當道,為民請命,令人敬仰。
民國30年(1941年),水利專家鄭肇經為陳啟文所著《退齋剩稿》作序,並撰寫《陳退齋先生事略》,他在文中評價陳啟文:“通達吏事,明敏幹濟,直道而行,強頸不屈,執禮蹈義,確然有信,處困樂道,庶幾古之君子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