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膠東,以馬石山十勇士為代表的英雄群體,在敵人“掃蕩”時,雖然沒有統一指揮、沒有彼此聯絡,但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挺身而出。
他們,本可以全身而退,卻反覆進出敵人包圍圈,一次次地營救出被困群眾,直至彈盡路絕;
他們,年齡最小的只有16歲,原本也能看到這盛世畫卷,卻甘願把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這青山之上。
乳山市地處青、煙、威交界處,是膠東抗日革命根據地的腹地。抗戰時期,膠東黨政軍機關、兵工廠、北海銀行、東海醫院、膠東公學、膠東育兒所等機構都在這裡駐紮,因此成為日本侵略者的心腹大患。
1942年,日軍開始對山東抗日根據地進行頻繁的“掃蕩”。11月8日,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親抵煙臺召開作戰會議部署調動,出動日軍1.5萬人、偽軍5000人,以26艘艦艇、10架飛機配合,對膠東抗日根據地進行拉網合圍式大“掃蕩”。1942年11月23日,四面八方的敵人一齊集攏到了馬石山地區,他們見人即殺、見房就燒,製造了慘絕人寰的“馬石山慘案”。
1942年11月23日傍晚,日軍在山下燃起層層火堆,密佈崗哨。根據種種跡象判斷,日軍明天就要“收網”了,一場大屠殺就在眼前。八路軍五旅十三團七連六班10名戰士,執行完任務途中路過馬石山,看到群眾身陷絕境、走投無路,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毅然決定放棄歸隊,留下來幫助群眾突圍。
經過偵查,戰士們發現一條通往山下的長溝,敵人沒有封鎖出口,而是把哨位設在兩邊的高地上,戰士們研究好突圍方案後,分頭按計劃行動。班長王殿元自己在前面探路,其他戰士把群眾分成兩隊,順著山溝向預定突圍的溝口悄聲轉移,順利突破薄弱的哨口,兩批鄉親突出了包圍圈。
而這十名戰士並沒有就此離開,他們深知山裡還有很多群眾,要抓緊把更多群眾轉移出去,於是又掉回頭向馬石山奔去。
就這樣,不斷尋找“突破口”,一次又一次帶領群眾突圍,當組織第四次突圍時,天已經大亮,敵人發現了“突破口”,組織大量兵力前來圍剿。
為了給群眾爭取轉移時間,戰士們向相反的方向吸引敵人火力,且戰且退,從西側登上了馬石山峰頂。敵人開始從南坡向山上進攻,24日整整一個上午,戰士們以古石牆為掩體,居高臨下,頑強抵抗。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砸,連續打退敵人多次進攻,直到天快晌午了,敵人也沒攻到山頂。日寇從南坡攻不上,便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從馬石山主峰的北坡進行包抄。最後,只剩下王殿元和兩名戰士,三人摔斷槍支,抱在一起拉響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與衝上來的敵人同歸於盡、壯烈殉國。
十位勇士四進三出包圍圈,成功救出群眾上千人,而自己卻長眠在了馬石山上,他們的名字是:王殿元、趙亭茂、王文禮、李貴、楊德培、李武齋、宮子藩,還有3位戰士的名字至今不為人知。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以為馬石山突圍戰中只有一個“馬石山十勇士”,然而歷史不會埋沒英雄,一位名叫叢笑難(原石家莊高階陸軍學院研究部副部長)的抗戰老戰士經過近十年的調查發現,在那個生死一瞬間的寒夜裡,與群眾生死與共、以命相救的還有許許多多英雄,他們是奮力突圍的十六團團部及三個營、十七團七連、東海獨立團二連一排……一個排、一個連、一個營,無論建制、無論人數,在群眾危難面前、在生死考驗的那個馬石山之夜,每一支突圍部隊都帶出了成百上千的被圍群眾,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首愛民壯歌,也忠實地履行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錚錚誓言——人民在心間!
戰爭的硝煙已經遠去,但英雄的事蹟值得永遠銘記,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了對黨對人民的赤膽忠心。馬石山十勇士是2014年民政部公佈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雄群體之一。2015年9月3日,在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中,馬石山十勇士旗幟英模方隊在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他們的故事,被一次又一次地在馬石山十勇士紀念館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