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在昭通鎮雄縣花山鄉西南老毛姑滮水巖,距鄉政府駐地4.5千米,高寒山區,西與本市彝良縣毗鄰,南與貴州赫章相連,群山環繞。
1936年冬,三支隊四大隊轉移到鎮雄西南的坪上紅巖隱蔽發展,開闢新的遊擊根據地。1937年5月中旬,滇軍安旅一部進至彝良奎香,黔軍一部開到赫章可樂,滇軍鎮彝威獨立營進駐坪上,對四大隊進行會剿。四大隊分頭隱蔽,大隊長葉少奎、副大隊長廖中堂率六七十人轉移到花山老毛姑滮水巖一帶,分頭住紮在幾戶農民家中。一天拂曉,滇軍安旅某營副營長楊××趁游擊隊不備,率部偷襲葉少奎等20餘人,住在附近的王松柏(游擊隊中隊長)、廖中堂等人急率部增援,幾面夾攻,滇軍慌亂之中,葉少奎率部在晨霧的掩護下,悄悄爬出房門,順著斜坡轉移到溝中,又繞道登上對面滮水巖,佔據有利地形反攻,掩護王松柏等轉移。此後,四大隊在老毛姑叢林中與滇軍周旋。在此期間,群眾趁放牧之機,將炒麵等生活必須品藏在披氈下送給游擊隊。滇軍和鎮彝威獨立營見叢林內地形複雜,深不可測,不敢深入,圍著叢林轉了10來天后,便分頭向昭通、鎮雄撤退。
滮水巖戰鬥遺址
遺址原森林茂密、筇竹漫山,解放後逐步開墾為基本農田。遺址附近居住著漢族和能歌善舞的彝族、苗族共300餘戶1200多人,與大銀煤礦相鄰。現已通公路,特產有當歸、天麻。
稽核:馮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