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才華是眾所周知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句話恐怕全世界有一半的人都知道。假如搞一次民意調查,看中國5000年的歷史人物哪一位在普通百姓中的知名度最高?我敢肯定非諸葛孔明莫屬。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行兵佈陣、攻城掠地、安邦治國無所不能,確是全才,論個人能力無人能比。但是諸葛亮有兩個弱點,一是不會用人,二是大局觀有欠缺。這和他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是有關的,他後來出山在具體的事務上過於用心,又沒有人能夠幫助他,所以說幹一件事沒人能比得過他;統率全域性諸葛亮就不行了,所以離聖人就差一點點,只能算是人才:可見成為聖人是多麼難的啊。
不過中國老百姓對孔明的認識,主要透過民間傳說和舞臺藝術形象,所知事蹟無非是三顧茅廬、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等等。從而使藝術化、神秘化了的孔明,離真實的“臥龍”,頗有出入。
諸葛亮自比管、樂,實際上是對自己理想人格的設計。他期望自己成為一個輔佐明君、一統天下的賢臣良將。他將自己的理想人格恰當地形象化在管仲、樂毅身上,這種理想人格的確定說明他很有自知之明。他謙虛地不將自己攀比於伊尹、呂尚,也不甘與蕭何、韓信為伍。他了解自己,既有管仲治國安邦的良策,也具備樂毅興微繼絕,挽狂瀾於當世的智慧和勇氣。他在隆中茅廬所掛的條幅,再明白不過地表述了他的這一志向: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壟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論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勝列舉。他以三分天下說玄德:“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盡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後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可見其卓越的軍事遠見。在戰術方面,孔明似乎對“火”情有獨鍾。剛出山時,火燒新野,大敗曹仁;赤壁之戰,火燒曹操苦心經營的戰船,一代梟雄曹操險些喪命華容道。
中國民眾之所以把諸葛亮作為中華民族的偶像,主要原因在於:
一、忠君愛國。諸葛亮是在儒家思想的薰陶下長大的,正統觀念比較濃厚,他把復興漢室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忠心耿耿追隨劉備圖謀統一事業。當劉備託孤時,他表示要“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不僅如此,他還以此人格要求他人,作為他舉薦任用人才的重要標準。如因一時糊塗做錯了事,他予以寬恕;不忠不孝,不思報國的人,他絕不原諒。
二、竭盡“股肱之力”。諸葛亮的人格要求他必須以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輔佐劉備、興復漢室。這就要求他竭盡“股肱之力”,在各個方面充分展露才華,在忠君報國的觀念支配下,為劉氏政權鞠躬盡瘁,事實上,諸葛亮也的確做到了。他留守成都期間,發展生產,訓練軍隊,使劉備有良好的後勤供應和兵員補充,尤其令劉備安心的是諸葛亮的忠誠,不必有後顧之憂。劉備死後,諸葛亮負起輔佐後主劉禪的重任。陳壽說道:“及備殂毀,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諸葛亮對劉禪表示:“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諸葛亮的磊落人格,決定了他輔佐劉禪如輔佐劉備。劉禪的幼弱,不得不使他加倍地勤奮努力,兢兢業業。
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矢志不移地輔佐劉氏父子的復興事業,在實踐中形成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格主體。諸葛亮一刻也未敢忘記劉備未完成的大業和目標,正如他自己所說:“臣受命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伐。”諸葛亮一直將北伐中原、實現統一作為他“鞠躬盡瘁”的歸宿。儘管由於各種原因,他未能實現這個願望,但他畢竟實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格,病逝於北伐軍中。對他的精神而言,人格的實現比建功立業更重要,他的人格與智慧的力量,或許比他復興漢室的事蹟流傳得更為久遠。千百年來人們之所以傳誦諸葛亮的名字,根源之一就是他的人格與智慧,以至於不惜將他神化了來崇拜。
諸葛亮在世時,他的人格與智慧就已感動過許多人。廖立雖被諸葛亮彈劾而廢為庶民,但當他聽到諸葛亮的死訊後,泣嘆道:“吾終為左矣!”可見對諸葛亮佩服至深。另一個被諸葛亮懲罰過的人李嚴,聞諸葛亮死訊後,竟“發病死".後人評議道:“諸葛亮之死使廖立垂泣,李嚴致死,豈徒無怨言而已哉。甚至連他的死對頭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案其行營壘處所”,也慨嘆說諸葛亮乃“天下奇才也”。
諸葛亮的一生,英才勝過管、樂,妙策超過孫、吳。劉邦曾說自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如張良;輸糧運草,鞏固後方,不如蕭何;攻城掠地,戰必勝攻必克,不如韓信”,而諸葛亮一身兼有此三人之長。武侯祠的這副楹聯,對諸葛亮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概括:可託六尺之孤, 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與?君子人也隱居以求其忠,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吾見其人
然而諸葛亮並沒有完成他的畢生事業――統一中原,又為什麼在他去世後沒有多久蜀國就土崩瓦解了呢?這和諸葛亮的用人失當有很大關係。諸葛亮用人也是有獨到之處的,不僅重視選拔人才,而且還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他曾經將國家比做房子,將人才比做支撐房梁的柱子。他說:柱子如果細小脆弱,房子壽命就不會長,頂樑柱要選用好木材,政府官吏也要選拔正直的有才能的人。粗大結實的木材,要經過挑選才能得到,正直有用的人才,也應該經過選拔才能夠得到。那為什麼說他用人失當呢?這是因為他在培養接班人馬謖這件事上有大失誤。在公元228年,諸葛亮發動了北伐曹魏的戰爭。孔明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次戰爭的末尾。
馬謖從小熟讀兵書,而且聰明過人,喜歡談論軍事,諸葛亮對他很器重。不過劉備對他的誇誇其談很不滿意,臨終時候對諸葛亮說:“馬謖常常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你要仔細觀察。”諸葛亮因為喜歡馬謖善出計謀,因此沒有把劉備的話放在心上,常常同馬謖談論軍事。
這次正好是魏國名將張邰前來爭奪交通要地街亭(古代地名,又叫泉亭。在今甘肅莊浪縣東南)。街亭是個咽喉要地,如果被魏軍奪去,就等於掐斷了蜀軍的糧道,不但不能安守已經得到的隴西,還得退回漢中,那就等於前功盡棄。諸葛亮深深感到守住街亭的重要性,而派誰去扼守這個要道呢?諸葛亮選定了馬謖。
馬謖非常自信地說:“丞相請放心吧!街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對付一個張邰,不在話下。”諸葛亮小心謹慎地吩咐了很久,然後派用兵謹慎的王平為副將,又作了一番囑咐,就命令他倆帶著25000大軍出發了。
馬謖以前當丞相參軍,只能給別人出主意,而這次卻是單獨擔負重任,他的風勁兒就不提有多高了。到達街亭以後,等滅籟了一下地形,馬長下令說:“全軍趕緊埋伏到南山的樹林中去,等待消滅魏軍。王平一聽,馬謾同示相的叮囑完全不同,趕緊提馬:“將軍,相一吩咐,要在道口安營紮寨。我們現在魏軍還來到來全軍砍樹搬石,在這裡建立起堅固的柵欄和壁壘,張邰即便是插翅也難飛過呀。
馬謖掌握了大權,根本看不起王平,教訓他說:“兵書上早有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的說法。魏軍來了,我們便從山上衝下來,殺得他們片甲不留”。王平說:“可是南山是一座孤山,萬一被魏軍截斷水源,山中沒有水、不就陷入絕地了嗎?”馬謖不耐煩地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難道你不明白嗎?如果我軍陷入絕地,能不拼命戰鬥嗎?那時我軍以一當十,必勝無疑。”王平既說不服馬謖,又沒有權力,實在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請求馬謬撥給他一支人馬,讓他在山下建一個寨子,可以相互救應。馬謖撥給他一千人,隨他安排。
張邰是魏國名將,善於用兵,屢立戰功。起先,他聽說諸葛亮已派25000人扼守街亭,不由大吃一驚,後又聽說馬謖在南山之上屯兵,又喜出望外,立即指揮50000人團團圍住南山,命令兵士擺好陣勢。
馬謖一看,立刻命令蜀兵衝擊敵陣。蜀兵往下衝時,張邰不慌不忙地命令弓箭手射箭,蜀兵遭到巨大傷亡,只好退回。這樣衝了好幾次,根本就沒有用處。而魏軍卻穩紮穩打,包圍圈越縮越小。但是張邰不慌不忙,並不攻山,而是派兵截斷了蜀軍的水道。山上沒有水源,苦戰之後的蜀兵沒有水喝,沒有飯吃,蜀兵不戰而亂,半夜就有許多蜀兵逃下山去投降了。馬謖的兵馬越來越少,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只好下令:“放棄南山,棄守街亭。”
馬謖帶著殘兵敗將逃跑,只有王平的1000人馬還堅持一陣,才退了回去。馬謖失守街亭本也在諸葛亮意料之中,因為王平看馬謖不聽勸說,趕緊把馬謖在街亭的守備圖畫好,送到諸葛亮手中,諸葛亮看到守備圖,如同驚雷擊頂,長嘆一聲說:“馬謖呀馬謖,你坑害了我全軍了!街亭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啊!”
馬謖逃回以後,諸葛亮詳細查問了街亭失守的情況,把馬謖打入死牢,準備斬首,以嚴明軍法。
馬謖在獄中,明知性命難保,但他並不怨恨丞相,而是悔恨自己驕傲大意,不聽丞相的叮囑,不理睬部下的勸告,辜負了丞相的信任,給戰局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他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明公待我像兒子一樣,我也視您像父親一樣。我希望明公能像遠古時舜殺死鯀,又使用穌的兒子那樣,那我死也無恨了。”
諸葛亮知道馬謖擔憂的是自己的兒子,他於是派人帶口信給馬謖:“你死以後,妻子、兒女會按月發給米糧、俸祿,不用掛念。”
斬首的那一天,馬謖從牢裡出來。他一見諸葛亮,就“撲通”跪下了,淚流滿面,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諸葛亮此時心中也萬分悲痛,想起馬謖平常聰明過人,年輕有為,然而軍法如山,由不得自己徇私情。他上前扶起馬謖,然後轉過身去,對刀斧手揮了揮手,馬謖便被帶了出去。
這時,諸葛亮忍不住失聲痛哭,文武官員都來勸解。諸葛亮緩緩地說:“我憐惜馬謖呀,為他而哭。我又悔恨自己,先帝臨終專門囑咐我不可重用馬謖,說他是個言過其實的人。可我不會看人、用人,致全軍大敗,前功盡棄。現在想起先帝的話,怎能不懊悔,怎能不傷心呀!”說完仰頭長嘆,淚如雨下。
馬謖被斬首後,諸葛亮對街亭戰役中有功的王平給以封賞,讓他代替馬謖為參軍,封為討寇將軍。但他對自己卻痛加責備,他上書後主劉禪,請求貶官三等。他還公開發出文告,承擔了失敗的責任。諸葛亮如此痛心實在是因為沒有選好接班人,這對他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包括後來的姜維等都不是理想的人選。
儘管諸葛亮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失誤,可是他的豐功偉績還是令後人景仰,正如元微之的詩中讚道:拔亂扶危主,殷勤受託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