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強調的高度集權,所以才選擇了郡縣制。但是郡縣制也並非就絕對優於分封制,相反在秦朝初期分封制有利於秦始皇的統治,而且事實上雖然郡縣制實行了,但是在很多時候郡縣也和分封無異。先來談談分封制度被取締之後的影響,秦始皇的郡縣制推行並不是空穴來風,而且郡縣制也不是秦始皇所首創的。
秦始皇
在秦武王時期秦國就有了郡縣,而在這之前郡縣制在其他國家也有實行,所以說郡縣制不是一個新制度,相反而是經過了考驗的試驗品,但是為什麼到了秦朝時期則又行不通了呢?這是因為秦朝的史無前例,真正意義上的前無古人,所以面對突然龐大的疆土和行政機構,對秦始皇來說什麼都是新的,什麼都需要去摸索。而只要有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就是萬劫不復。這種感受就像是創立基業,後世當皇帝就是打天下,但秦始皇是後世所有皇帝的奠基者,想象一下壓力巨大。
秦始皇
分封制相對郡縣制來說,皇帝只需要派遣軍隊和管理人前往封地,剩下的則是全部靠封主去發展。這一期間是被奪權還是遭遇困難,都和皇帝無關。但郡縣卻不一樣,地方長官都是皇帝所任命的,而且這些官員不用對百姓負責,只需要管好自己的上司。皇帝交代給自己的任務是什麼,實現績效考核即可。至於百姓有沒有飯吃,有多少飯吃,一概不管。而這也就產生了一個極其大的隱患,派遣下去的官員不辦事怎麼辦?
秦始皇想到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設立監察機構,但是監察機構不辦事怎麼辦?那就設立監察監察的機構。層層下來官員需求越來越多,可是突如其來的膨脹,哪裡來這麼多值得信任,而且還可靠的官員呢?
秦始皇
所以當時很常見的情況是地方郡守被任命去接管地方,誰知道到了地方之後就是一個光桿司令,而且因為缺少地方的民眾基礎,隨時可能被地方豪強幹掉。(這些豪強可能是貴族遺留,也可能是地方惡霸,甚至是地主等等)所以在秦朝末期的時候總能看到一個慣例,那就是起義靠著殺縣令。項梁起事的時候殺的郡守殷通,劉邦等人起事殺得沛縣縣令,可想這一類官員的風險有多大。
秦始皇
而且前面也提到了有時候郡縣說不定等同於分封,只是規模和大小上要不如諸侯,比如秦朝時期的番陽縣縣令吳芮,記載是“吳芮,秦時番陽令也,甚得江湖間民心,號曰番君。”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吳芮本身就是當地人,而且是本地的名門望族,隨後又被徵辟為當地的縣令。正所謂是甚得江湖心,在能快速安定當地的同時,還有著極強的獨立性。這也就導致了秦國非秦人所治,推行的政策也是法令難行。
秦始皇
同時秦始皇所強調的是君權集中,這在掌握權力的同時,還帶來了不信任的隱患。因為缺少了對下層管理的信任,所以秦始皇並不輕鬆。以至於說凡事都要親力親為,過去只是一個秦國,現在面對的是原本七國的事務,我想這也是老祖宗們最早實行的全日制工作方案,事實上《漢書》中也對秦始皇的工作量有過解析,那就是秦始皇每天閱覽的竹簡重達一百二十多斤,而這些都是要寢室皇一字一字去看的。但即使是秦始皇勤奮如此,也還是毫無作用。
秦馳道
或許秦始皇在九泉之下也會不解,自己勤奮超乎所有人,怎麼還是二世而亡呢?而且要加強對郡縣的管理,則需要對地方財稅、軍隊排程都牢牢掌握。古代不是現代,現代高鐵飛機能實現快速的移動,可是古代全靠兩條腿,牛馬推拉,怎麼才能做到訊息的即時性呢?所以說秦始皇還要解決交通的問題,要讓自己能夠隨時抵達各地。而這也就是基建狂魔的由來,一邊修建宮殿,一邊修建長城,同時還要修建馳道。
勞民傷財
龐大的工作量和不斷的勞民傷財,對地方的管理不夠到位,才是秦朝滅亡的直接導火索。而秦始皇為了能夠真正的盤點屬於自己的江山,真正的將權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不得不過一段時間就親自巡遊,巡遊可不是遊山玩水,而是去巡視地方工作,親眼看看地方的管理。所以秦始皇的不信任和工作量加快了秦始皇的壽命縮短,更是加快了秦王朝的滅亡速度。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始皇帝選擇分封和郡縣的時候就做錯了呢?誠則不然,秦始皇面對的是一個龐大的帝國,作為當時代的人來說所能看到的只會是眼前的對錯。作為皇帝集權本身就不是錯誤,帝國的覆滅也不是一人而為。而是在不同的矛盾集中後,結合時間這一刻度,在特定的時間點上重合,才引發了一系列的倒塌。這也就是所謂的天下大勢,而作為後來人能夠很清楚地看出多錯,但是對當時人而言只能活在當下,把眼前的利益把握好。司馬遷的史記初衷就是通古今之變,然而寫了千年的歷史,卻還是無法看明白歷史的規律是什麼,更何況是這一切的開始秦始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