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孔聖人,春秋時期人,創下儒學,教導眾人知禮明事,周遊列國十四載,後修訂出六經,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孔子名孔丘,多被人稱孔仲尼,是創造了儒家學說的人,一直影響著中華人民幾千年的時間,他的貢獻無與倫比,後來人們便將孔聖人和關羽關雲長合稱為文聖武聖。
可是孔子的聖人之名是一直就存在的,尊為文聖並不突兀,可是關羽何德何能與孔聖人並肩呢?這就要從關羽這個名頭的由來說起了,關羽的武聖,聽起來似乎也是存在許久的說法.但其實,是在清朝的康熙年間才誕生的,究其原因,是康熙為了同化漢人所作出的。
1644年,滿清入主中原,女真部落的皇太極建立了大清,隨後明朝滅亡,開始了兩百多年的清朝的統治。漢人雖然不願意受滿清的統治,卻也不得其法反抗,多少義士為了反抗大清的統治而死亡,幾十年之後,經過朝廷的暴力鎮壓,起義的人少了,可是漢人卻未嘗就真心承認滿清的統治了。
民族磨合了幾十年後,漢人逐漸地習慣了滿清的統治,而旗人也勉強地開始和漢人的文化融合。畢竟漢族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如果群起而攻之,滿清必定是抵擋不住的,到了康熙上位,康熙皇帝深深地知道,要讓漢人心甘情願的臣服,就得拉進滿漢的距離。
有康熙帶頭做主,滿清的服飾上有了漢族的特徵,滿清的宮殿修築也融入了漢族的文化,隨後更是有滿漢全席,融合了滿清和漢族的飲食,構成了這天下名席。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兩個民族的融合光是物質和文化的相融是不夠的,還得有精神層次上的融合,旗人尚武,漢族即已經有了文聖,便再封個武聖吧!
康熙一聲令下,便有下面的官員為他蒐集適合成為武聖的人選,官員們蒐羅中原所有有能力有名聲的武將,隨後進行篩選縮小範圍,直到縮小到剩下三個人的時候,官員們沒有辦法決定了,便交給了康熙來決定,這最後剩下的三個人中,有春秋時期的伍子胥,有東漢時期的關羽,還有宋朝的岳飛!
在這三個人中,伍子胥被留到了最後,是因為他確實有大作為,伍子胥原本是楚國人,他的出身還不低,父親是當時楚國的太傅,教導的是楚平王的兒子,後來伍子胥的父親被冤枉陷害,父親與兄長身死,伍子胥逃亡吳國,一步步成為了吳國的大夫,也就是相當於丞相一職,他帶領吳國攻下楚國,後又接連攻破徐國、齊國、魯國。
而關羽,雖然三國之中前有呂布,同期的還有張飛和趙雲,但是關羽有一個特質,是其他人都沒有的,那就是他的忠義。他的俠肝義膽,致使他被現代的黑幫拜祭,並不是因為他是最強的,而是因為他的忠義!關羽與劉備結義數十年,一生為其征戰從無退意,也從來沒有起過背叛之一。
最後的岳飛,則是因為他的愛國情懷,岳飛刺字精忠報國,人人知悉,岳飛在北宋末年加入軍隊對抗金人,先後征戰十餘年,憑藉戰功封侯拜相,是後世多少人的榜樣和目標,岳飛雖然因為軍功太盛而遭人陷害而亡,卻是一生都沒有做過對不起國家的事情,一生無愧於心。
而康熙最後選定關羽為武聖,則是有自己的考量的,首先是伍子胥,雖然卻是神勇睥睨,但是其手段過於殘忍,攻破楚國後竟掘墓將楚平王的屍身掘出鞭屍!這怎麼能讓大清的百姓效仿呢!再者是岳飛,岳飛當年抗金,斬殺了不知凡幾的金人,要是到金人和旗人是同出一脈,雖然不是同一支,卻也讓人感到難以接受。
最後自然只剩下了關羽,在關羽和劉備失散的時候,關羽不僅從來沒想過背叛劉備,反而一直努力尋找劉備,還好好地照顧劉備的家人,最後也是為了守住劉備的基業而亡,實乃忠義之士,值得學習,如此,關羽武聖的名號便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