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春意漸濃

正是萬物復甦之時

或許你還無法出門一探美景

那就快來開啟雲遊模式

沒有擁擠 無需排隊

線上賞美景

這個春天不留遺憾

雍正帝,那個影視劇裡帥氣多情的四爺,其實是個聰明勤奮的人,在位十三年,勵精圖治,對清廷機構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執政期間,吏治澄清、統治穩定、國庫充盈、人民負擔減輕。但關於他的正史野史卻不斷變換,很多事情傳的不知真假,比如繼位,比如死因。

大家都知道,清朝入關後,順治、康熙兩代皇帝的皇陵都建在了清東陵,開創了“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埋葬制度。

而到了雍正卻變了模樣。據載,雍正帝即位後,開始也選擇在東陵的九鳳朝陽山上。但經過風水大師的再三相度,認為“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泥沙,實不可用”,就決定廢掉此陵。

後來其十三弟胤祥和兩江總督高其倬發現了當時的易州(現為易縣)境內太平峪,“乾坤聚秀之區,為陰陽和會之所,龍穴沙石,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古鹹備”,適合建皇陵。而雍正也認為其“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於是定為陵址。

所以雍正的陵墓於雍正八年(1730)開始興建,歷時7年(乾隆二年)結束,是西陵規模最大的一座陵園建築。可由於雍正在位時厲行改革,得罪了許多人,口碑不好,所以民間相傳,認為雍正是謀殺了他父親篡位,死後不敢去見他父親,才在西陵另建墳墓的。

而其子乾隆卻又葬在了東陵,為什麼呢?民間的說法是這樣的,由於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不願意埋葬在西陵,在東陵為自己修建了豪華的陵墓,可是又不能將自己的父親孤零零地放在西陵,因此他下詔,命令今後的皇帝“昭穆次序,隔代埋葬”。從此,清帝陵寢便分葬於遵化和易縣,按照其地理位置劃分,遵化陵區成為東陵,易縣陵區稱西陵。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離北京98公里。以雍正的泰陵為中心擴散,而泰陵也是清西陵中建築最早,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整個陵寢分前後兩個部分,前部分是門、坊、碑、亭,後部分主要是殿宇和地下宮殿。

記憶裡對泰陵的印象,似乎還停留在那個秋天的早晨。微雨初歇,天將放晴,慢慢走在通往泰陵的路上,只聞鳥鳴,周邊很安靜。走進景區大門,遠遠便看到白色的石橋,肅穆的天空,莊重的古鬆,一切的一切,都在訴說著曾經的帝王傳奇。

穿過一座聯拱式的五孔橋,就算正式進入陵區了。首先看到三座精美高大的石牌坊和一條寬約十餘米、長長的神道貫穿而去。繼續走便看到大紅門、具服殿、聖德神功碑樓、七孔石拱橋、石像生、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和寶頂……

一路行來,感慨萬千,不僅為千年不朽,精彩絕倫的石雕木藝,也同時感嘆著帝王的起伏人生,曾經金戈鐵馬,曾經光輝耀眼。

但是不論生前如何叱吒風雲,死後也不過是黃土一缽。再風光大葬,誰又能左右其身後之事,甚至身前之事。就如雍正的死因,到現在還是不解之謎。

雍正十三年時在圓明園駕崩,年僅58歲,《雍正朝起居注冊》是這樣記載的:“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辦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寶親王、和親王終日守在身旁。戌時(午後七時至九時)皇上病情加重,急忙在寢宮釋出遺詔給諸王、內大臣及大學士。龍馭上賓於二十三日子時(夜十一時至翌日一時)。由大學士宣讀硃筆諭旨,著寶親王繼位。”

由於這些記載沒有明確說明雍正的病情及死因,致使他的猝死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並充滿了種種傳說。

不過傳說也就是傳說,雍正陵墓並沒有被開啟,真相也就無從得知。雖然雍正帝在位時間不長,但是正史野史爭論頗多。尤其在繼位和死因問題上為後人留下了兩大疑案,留待今後解開。

地址:保定易縣樑莊行宮

電話:0312-4710016

你身邊的美景有哪些?

“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

微視訊、攝影作品有獎徵集活動

解鎖賞景新姿勢

尋找熱愛拍攝的你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中國·安徽·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