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元朝來,相信每個人都會想起那個令世界戰慄的人物:成吉思汗!自成吉思汗一統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他以極強的侵略性多次對外發動戰爭。據統計,在20多年的時間裡,他與他的子孫們用幾十萬的軍隊,征服超700個民族,更殲滅多達上千萬的軍隊,統治數億人民,建起了多達3000餘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他們的威名令人聞風喪膽,也令歐洲人在驚恐之下,顫抖著喊出“上帝之鞭”。
確實,當年蒙古的強大毋庸置疑。但即便再強大的帝國,也終有消亡的一天。元朝中期,由於皇位繼承混亂,導致政變頻繁,使得國家停止發展。而後期的腐敗,加上天災及民族矛盾的激化,更令百姓紛紛揭竿而起,掀起了反抗的浪潮。而在日益壯大的起義軍中,則屬朱元璋,張士誠及陳友諒三人最為強大。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此時元朝腐敗無能,但無論在軍隊品質還是武器裝備上,比起農民軍來,都相對較強。北方義軍韓山童的覆滅雖然令元軍損兵折將,但元軍在士氣上卻是更甚,直接進逼朱元璋。然而就在陳友諒準備坐山觀虎鬥時,元軍竟管也沒管朱元璋,轉而掉頭去打陳友諒。這是咋回事?我陳友諒憑啥這麼倒黴,元朝誰都不打,卻偏偏來打我?其實這怪不得別人,正和陳友諒當時的兩種做法有關。
陳友諒只是小人物時,他是怎麼上位的?他靠的是先殺師父,再滅老大的本事。他的做法令舉世皆驚,更讓元朝察覺到了他所帶來的威脅。元朝丞相脫脫就這樣評價他:“不忠不義”、“必以剿滅為主”。畢竟即便他投降,若時機成熟,元朝怕是也會被狠狠咬上一口!
當然,令元朝痛下殺心的,還是陳友諒的不識抬舉!韓山童在時,天下義軍都奉其為首。元朝擔心他們將力量擰成一股,從而給朝廷帶來巨大威脅。但還好,想象之中的團結並未出現,他們之間仍互有爭鬥。就這樣,元朝制定了“槍打出頭鳥”的政策,誰勢力最大,誰敢公開反,就先收拾誰,直到一點點將他們蠶食乾淨。
然而正在元軍欲攻打朱元璋時,朱元璋卻表示要投降,並獻上了陳友諒賜他的詔書。詔書內容很簡單,大意就是我稱帝了,你們要跟著我幹,以後共享榮華富貴。雖然這詔書義軍們都嗤之以鼻,但這卻正是元朝所不能忍的。
也正因此,元朝沒管朱元璋,直接掉頭去打陳友諒。哪怕大敗而歸,此後也都視陳友諒為心腹大患,偷襲,夾擊無所不用其極,卻讓朱元璋和張士誠在未來愜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