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朱溫,名聲最差的開國皇帝:他真的以60歲病軀,睡遍了張全義全家女眷?真的因扒灰被親兒子殺死?——論朱溫的第二種死因

導讀:本文從《五代會要》朱溫釋放宮人的原始矛盾敕令出發,結合《舊五代史》、《新五代史》、《資治通鑑》,提出朱溫死因的第二種可能——“猜忌被殺說”。

在個人印象裡,朱溫是歷代所有開國皇帝中(大約100人),名聲最差、最臭的一個,甚至沒有之一。

畢竟是白手起家的開國皇帝,畢竟被毛澤東親自點評,朱溫英雄、梟雄算不上不說,晚年還被“世傳”以60歲病軀,睡遍下屬張全義全家老幼;最後與兒媳亂倫,被親兒子殺死,這太矛盾了。而史料價值更高的、更早的《舊五代史》沒他晚年好色記載,臨死前三個月拖著病軀進攻李存勖,和晚一些的《新五代史》、《資治通鑑》不同,這太矛盾了。對了,《舊五代史》、《五代會要》更有他輕徭薄賦、減負人民、鼓勵耕桑、重用人才、釋放宮人宮女(髮妻死後)的記載,這太矛盾了。

中古時期被兒子弒殺的皇帝,多有嗜殺、暴躁的原因

一、我們分兩階段,簡述朱溫事蹟:

朱溫(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又名朱全忠、朱晃,宋州碭山(今安徽碭山縣)人,五代後梁第一位皇帝。

在唐末五代的極亂世,朱家到他出生已破落,兄弟三個“朱全昱、朱存、朱溫”都很窮,是社會底層,只能隨母親去別人家打工求生。其中朱溫最小,卻最凶狠,還慢慢養成了狡猾機詐的性格,混跡於亂世。

第一階段“早年功利贏家”——梟雄朱溫:

朱溫迫於生計,先投靠第一主子,農民起義軍黃巢——黃巢短視,朱溫背叛農民軍,再投降第二個主子,唐朝僖宗皇帝——唐末政權腐敗,背信棄義的朱全忠壯大後自己稱帝,卸磨殺驢,極殘忍、狠毒、無情、功利地屠殺新皇帝昭宗、宗室、朝臣、宦官——終於建立後梁,勵精圖治,30年間勝仗不斷。

朱溫殘忍、狡猾,見風使舵,背信棄義,兩次背叛主人(還是兩大對立階層,你敢信?),展現了人性中最現實的一面;但同時,他有相當優秀的軍事才能,一生都在前線親征。毛澤東稱讚:“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

後梁太祖朱溫,清人繪製

朱溫不負所望,採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圍點打援”的方針,不斷尋找戰機,擊敗了當時中原的大部分軍閥:有秦宗權、朱瑄、朱瑾、朱瓊、時溥、康懷英、邢善益、馬師素、袁奉滔、李茂貞、趙匡凝、趙匡明、趙璠越、趙匡琳、李罕之、王師範、張友、張筠等等,這些對手,他們或英勇、或流氓、或吃人、或儒法、或聯盟、或背信,都是軍、政、財三權在握的軍閥,朱溫從險惡的宣武軍起家,硬生生的從黃巢起義後的廢墟河南,打出了一片天下;真的像曹操擊敗袁紹 、呂布、劉表、馬超、韓遂一樣,隱隱有統一天下之勢。極不光彩的發家過後,後梁終於在百戰中崛起。

後梁開平年間局勢圖,朱溫身旁強敵環繞

對,就是這個史書記載的殘暴之徒、“扒灰之輩”,結束了黃巢起義後白骨遍地的中原戰亂,在百戰之中、在廢墟之中建立了較為發展的、強大的、又爭議的樑朝;無論如何,朱溫想結束戰亂,想統一全國。

唐末歷經唐懿宗、唐僖宗等昏君和大量農民起義,弊政種種;而朱溫撥除亂政,建設能力一流:他輕徭薄賦,鼓勵耕桑,恢復生產,懲治權貴和宦官,嚴格治軍,前線親征,經營中原30年。譬如他的手下張全義,後來封王,30年鎮守洛陽,親自下田,讓洛陽從“渺無人煙”變成了“蠶麥豐收”。朱溫稱帝后,契丹(耶律阿保機在位)、渤海國、回鶻、吐蕃等少數民族多次派人朝賀,這體現了後梁的強大地位。如果朱溫僅是一個殘暴短視的地痞流氓,難道不會步黃巢後塵?如果朱溫僅僅是一個投機小人,五代十國全國超過50個藩鎮,為什麼朱溫能於四戰之地而不倒?

唐懿宗時期的黑暗政治一

唐懿宗時期的黑暗政治二

與網上流傳的荒淫形象不同,時人、現代很多專家都認同朱溫的地位,是對中小地主友好的時代”(《舊五代史·食貨志》),在後樑形成了“新的勢官地主階級”(杜文玉等)。

更為重要的,全面評價帝王,不僅要看本紀,更要看列傳。不僅要看個人,更要看團隊。朱溫雖然是五代頭號煞神,但他重視真才實學,能廣納豪傑,嚴懲阿諛之徒,賬下人才濟濟:武將有葛從周、劉鄩、王彥章、朱珍、龐師古、楊師厚、張從敬、張歸厚、李思安、牛存節、徐懷玉、氏叔琮等,類似曹操的張遼、夏侯惇、龐德、張郃、樂進、夏侯淵、許褚、典韋、于禁、曹仁等;文臣有敬翔、李振、謝瞳、劉捍、張全義、裴迪、韋震等等;類似曹操的荀彧、許攸、郭嘉、賈詡、程昱等等。若朱溫只是一個殘暴、短視之輩,能吸引這麼多人才長期賣命嗎?

這樣的梟雄和人才團隊,經營中原30多年,為什麼在傳播過程中被選擇忽視,卻屢屢只提最後幾年的、甚至最後一年的朱溫,盯著褲襠下面那點事不放(還可能是假的),我們不該反思什麼?

另外大膽設想,假如朱溫沒有亂倫扒灰(即扒灰的史源是謠言,而不是信史 ),作為“壞人”,他是不是被安了不屬於他的罪,是不是被過度冤枉了?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樣的一個爭議朱溫?彆著急,最後濤說精彩歷史——“五代十國108外號”會有評價。

第二階段“晚年輸家”——“亡於內訌,被親子弒殺”的殘暴猜忌、“扒灰”朱溫:

歷史是最高明的編劇,譜寫了曲折真實的亂世劇本。朱溫的最大對手——河東沙陀集團、河東“劉備”在最後關頭絕地反擊,取得三垂岡及柏鄉之戰的轉折勝利。朱溫、李克用父子這對歷史級別的冤家,進行了30多年的、幾代人的宿命對決,即有名的“樑晉爭霸”。

朱溫無法滅掉冤家,只能看著被毛澤東贊為“風雲賬下奇兒在”的李存勖慢慢強大,自己又垂垂老去。可繼承人不爭氣,沒有一個比得上李克用之子,正是“外復強敵,內有不濟”。這裡的“曹魏集團”,面對的不再是“劉禪”,而是新崛起的五代軍神!!!

有時候我願意假想,若沒有李存勖,抑或沙陀依舊是一個小小部落,朱溫會不會統一北方,統一全國,成為不被黑的開國皇帝?可歷史不容假設。

公元912年,60歲的朱溫最後一次前線親征,卻發出了這樣感慨:“我經營天下三十年,想不到太原餘孽竟能死灰復燃,如此猖狂!我看他李存勖的志向廣大,上天卻又欲奪我餘年,我的幾個兒子皆非其敵手,自己死後,恐無葬身之地了”。說著竟哭泣失聲,昏死過去了。

可是,此時他的親生兒子,卻絲毫沒有對外的憂患意識,而在暗中謀劃內部權力,要殺掉自己的老爹!!!

“濤說精彩歷史”,真的為晚年朱溫可惜,倒在了自己兒子手中。一代梟雄,是不會被外敵擊敗的!

但又不得不說,朱樑集團有內訌的必然根源:8年以前,梟雄朱溫殘忍篡位,“以臣弒君”;8年以後,逆子友珪“以子弒父”,這是不是遲來地報應呢?

之後的朱溫形象,開始離奇地模糊,成為了中國史上的一個迷案、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五代十國本來就是一個內訌不斷的時代(樑因內訌而衰,唐晉漢周皆因內訌而亡),後梁更是開了這個頭。讓人奇怪的,內訌的原因,正史記載卻出現了不同:

史料價值高的《舊五代史》沒有晚年朱溫的扒灰、荒淫記錄,只著重強調晚年朱溫“猜忌心加重”:常常把前線的失利怪罪於臣子,內訌過程僅僅是“(友珪)弒太祖篡位,均王以兵討之,自殺,追廢為庶人”;這裡有一問題,《舊五代史》很多記載站在後樑一方,可能隱瞞醜事,刪除細節,需要考辨。

(濤說精彩歷史概括為“猜忌被殺說”)

而晚幾十年後的《新五代史》,卻秉持不同觀點:說朱溫時期的內訌原因偏向“扒灰亂倫”,自己召集兒媳入侍,張氏、王氏專房侍疾;傳位時訊息洩露,被王氏透漏給丈夫,逆子朱友珪提前下手,殺父篡位。《資治通鑑》也採用此說法。

(濤說精彩歷史概括為“扒灰被殺說”)

這裡,我們必須貼出大家關心的《新五代史》、《資治通鑑》,分析朱溫傳位之謎,字數不多,並不佔據朱溫本紀的主流;但這些《舊五代史》中沒有,需各位讀者判斷細節:

《新五代史》:

博王友文多材藝,太祖愛之,而年又長,太祖即位,嫡嗣未立,心嘗獨屬友文。(被《資治通鑑矛》刪除)太祖自張皇后崩,無繼室,諸子在鎮,皆邀其婦入侍。友文妻王氏有色,尤寵之。太祖病久,王氏與友珪妻張氏,常專房侍疾。(被《資治通鑑矛》放大)太祖病少間,謂王氏曰:“吾知終不起,汝之東都,召友文來,吾與之決。”蓋心欲以後事屬之。乃謂敬翔曰:“友珪可與一郡,趣使之任。”乃以友珪為萊州刺史。(被《資治通鑑》刪除)太祖素剛暴,既病,而喜怒難測,是時左降者,必有後命,友珪大懼。(被《資治通鑑》刪除)妻張氏(注:朱友珪妻子張氏)曰:“官家以傳國寶與王氏,使如東都召友文,君今受禍矣!”夫婦相對而泣。 左右勸友珪曰:“事急計生,何不早自為圖?”

《資治通鑑》:

“初,元貞張皇后嚴整多智,帝敬憚之。後殂,帝縱意聲色,諸子雖在外,常徵其婦入侍,帝往往亂之。(放大《新五代史》記載:“二人專房侍疾”——“亂之諸婦”)友文婦王氏色美,帝尤寵之,雖未以友文為太子,帝意常屬之。(放大《新五代史》記載:忽視新五代史的“友文多才藝、年又長、太祖即位,心獨屬友文”)友(珪)心不平。友(珪)嘗有過,帝撻之,友(珪)益不自安。帝疾甚,命王氏召友文於東都,欲與之訣,且付以後事。友婦張氏亦朝夕侍帝側,知之,(放大《新五代史》記載:《新五代史》只說敬翔通告,並沒有張氏偷聽)密告友(珪)曰:“大家以傳國寶付王氏懷往東都,吾屬死無日矣。”夫婦相泣。左右或說之曰:“事急計生,何不改圖,時不可失!”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初二,朱溫被朱友珪及其馬伕馮廷諤在寢殿刺殺,享年60歲。

那關鍵問題來了,同樣是言之鑿鑿的正史,“猜忌被殺說”,“扒灰被殺說”,到底該相信哪個,或二者都有?

二、“濤說精彩歷史”更認可“猜忌被殺說”:

1、“扒灰被殺說”刻意誇大朱溫晚年的荒淫,有兩個致命錯誤,不足信服!

錯誤說法一、網上、野史有這說法,說晚年朱溫,將兒子們派到外邊做鎮守官吏,卻讓一群兒媳婦們輪流侍寢。對父親的亂倫行為,兒子們不但不憤恨,反而不知廉恥,利用妻子在父親床前爭寵博歡,以求能繼承皇位。野史刻意誇大扒灰細節,擴大扒灰作用,純屬無稽之談。

(1)、朱友文雖為養子,但早年就便被朱溫賞識,是事實的儲君。

朱友文幼美風姿,好學善談論,一直被委以重任,後梁剛剛立國,更是被封博王,位列諸子第一。根本不是912年,王氏侍奉的最好,朱友文才被選為繼承人。

我們看看朱友文的人生軌跡:“度支鹽鐵製置使(890年左右)——負責藩鎮財政的“建昌院使”——負責全國財政的“建昌宮使”——博王——博王兼開封府留守”,財權、開封府全給了,這不是重點培養是什麼?而親子朱友珪,朱溫傳位時,僅僅想調任其為萊州刺史,還是兒媳張氏,奉獻了半天肉體的結果嗎?

(2)、從不利朱溫記載的《新五代史》、《資治通鑑》來看,“兒媳們”主要是“一、二女子之娛”,即王氏、張氏二人;其他兒媳具體是誰,獲得什麼好處一字都沒有提,一個字都沒有!

把兩個兒媳被刻意傳成一群,還編造模糊不清的細節,這不是妖魔化是什麼?反正朱溫早年背叛農民起義軍、背叛唐昭宗,同時代就臭名昭著,後世再抹黑一點又有什麼!

錯誤說法二、至於正史——《新五代史》的最大問題,是把內訌僅僅歸因於女人,不足信服!晚一些《資治通鑑》,則添油加醋地接受了該說法。

(1)、歐陽修在《新五代史》為了奉勸君主不要好色,錯誤地總結:“及其敗也,因於一二女子之娛,……禍生父子之間,乃知女色之能敗人矣”,“自古女禍,大者亡天下,其次亡家,其次亡身”。

一兩個女人能睡倒朱溫,睡倒後梁中樞,但能睡倒五代亂世的一群獨立節度使?

《資治通鑑》也接受了歐陽修的說法,但可能覺得歐陽修說的不夠,刪減了正常的政令,添加了荒淫細節。

(2) 、我們列舉朱溫最後一年的活動細節,看看他到底在做什麼:

乾化二年(912年)二月十五(被殺前3個多月),朱溫疾病纏身,還御駕親征,進攻棗強和蓚縣;五月初六(被殺前不到1個月),才病重返回洛陽;五月初九(被殺前不到1個月),病情加重,下令全國減刑減徭役,禁亂捕亂殺;五月十五(被殺前半個月),念念不忘消滅宿敵李存勖;六月初一(被殺前1天),朱溫命敬翔將朱友珪調出任萊州刺史,但只宣旨,卻並沒有敕令;特別注意,此“不下敕令”的左遷,是晚年朱溫猜忌殘殺的先兆,足以讓朱友珪生反叛之心,並不需要張氏通風報信!六月初二(公元912年7月18日,被殺當天),朱友珪、馬伕馮廷諤等改換服裝,潛入左龍虎軍,會見統軍韓建,和盤托出篡逆計劃。韓建見過晚年朱溫的猜忌殘暴,懼怕不能保全自己,於是與朱友珪共同策劃,謀殺皇帝。因此,朱友珪幾乎沒有阻攔地潛入大內,馬伕馮廷諤最後刺死朱溫,梁太祖享年60歲。

不難看出,作為一代梟雄,朱溫最後3個多月還在前線征戰,死前不到1個月還大赦天下(五代十國君主個人需要,動不動就大赦天下,也應指出);僅僅用好色荒淫、扒灰短視就概括他的所有晚年形象,太過武斷,太過妖魔化了,太過不公平了。

2、”猜忌被殺說”更可信。

其實在“扒灰被殺”最後,我已經引出了自己的觀點:即“猜忌被殺說”更可信。

暮年朱溫,屢屢被仇人之子擊敗。他憂心重重,殘忍狡猾的求存本能展現。

在旁人讒言離間下,朱溫變得“猜忌心極重”、“暴怒無常”,開始誅殺功臣戰將。英雄如朱元璋,晚年也猜忌心極重,屠殺無辜,但畢竟天下已定;胸懷大志、剛愎自負的朱由檢,面對美女陳圓圓坐懷不亂,絕不荒淫,但猜忌心極重,在位17年,換了19任首輔,成了名副其實的光桿司令。

《舊五代史》明確記載,朱溫性格殘忍狡猾,伴其一生,晚年更重。譬如朱溫為了完全控制河朔三鎮,結束藩鎮割據的局面,曾勾結魏博節度使羅紹威,殘酷屠殺魏博牙軍8000人,家屬中的婦女、小孩也不放過。他晚年被後起的李存勖擊敗,開始猜忌身邊的功臣元老,責怪他們殺敵不力、為政不利,誅殺了氏叔琮、朱友恭、範居實等人;大臣和宗室每次進宮,都要為自己申訴,才能免除處罰。在這種情況下,功臣宿老忍氣吞聲,甚至需要朱溫進奉財寶,才能免除一死。

逆子接到“貶謫聖旨”2天不到,就用猜忌殘忍之理由,快速說服朱溫的親隨警衛人員、統軍,內外串通、大模大樣地殺帝登基,才真正可怕!

這就是說,即便朱溫獸性大發,讓王氏、張氏侍奉或侍寢,走漏風聲,”猜忌被殺說”也是更根本的原因。“外有強敵,內有猜忌”,人心渙散,朱溫“想立賢不立親”,卻不信大臣,沒有有力的託孤團隊;在重病之際倉促傳位,讓逆子朱友珪有機可乘,最後篡位成功,弒父殺兄。

這樣倒行逆施上位的朱友珪,自然心虛地很,登基馬上就殺掉了競爭對手朱友文;他大肆賞賜下屬,卻毫無作用,無法收買人心,尤其眾多節度使、老將回過味來,為朱溫不平;廢帝在位不到一年,便被朱溫四子朱友貞聯合“魏博節度使、老將楊師厚”殺害,並被廢為庶人。

因此我們的結論:後梁太祖朝發生內訌主要原因,是朱溫晚年猜忌心太重,並非荒淫扒灰;也只有“猜忌被殺說”,能解釋史料中諸多的矛盾。

三、為朱溫說的第一句公道話:60歲古代老年病人朱溫,剛從前線返回,甚至不能坐肩輿,如何接連縱慾10幾天,如何睡遍下屬王爺張全義的全家女人殆遍?《新五代史》、《資治通鑑》中,朱溫扒灰的史料來源到底是什麼?

1、“淫變張全義全家老幼”史料不可信:

常識矛盾:朱溫蓨縣戰敗,都不能乘肩輿,這樣的身體,能支援6旬老人縱慾10天?能支援他淫遍下屬王爺的全家?

(“留旬日,全義妻女皆迫淫之”《新五代史》;“亂其婦女殆遍“《資治通鑑》)

朱溫最後1年多疾病纏身,《資治通鑑》記載:“上以久疾,(911年)五月,甲申朔,大赦。”“疾復作”(911年十一月十二日)、敗於蓨縣,病增劇,不能乘肩輿”(912年三月)、“以疾淹留”(912年四月初九)、疾甚(912年五月初六)、帝疾增甚(912年閏五月十五),越病越重,宣旨傳位(912年六月初一)。

記載矛盾:三本史書,三種說法。

《新五代史》記載的“張全義事件”(朱溫敗於蓨縣後)是912年,而《資治通鑑》卻是911年,《舊五代史》乾脆沒記。

《新五代史》:太祖兵敗蓚縣(912年二月二十五),道病,還洛,幸全義會節園避暑,留旬日,全義妻女皆迫淫之。(朱溫返回洛陽在五月初六,按《新五代史》觀點,“張全義事件”在912年農曆二月到五月之間)

《資治通鑑》:秋,七月,……辛丑,帝避暑於張宗奭第,亂其婦女殆遍。(《資治通鑑》的“張全義事件”在911年七月辛丑。這個比《新五代史》的說法考譜些,但司馬光也忽略了朱溫在911年五月,身體久病的事實)

而同是宋朝人王禹寫的《五代史闕文》,對張全義事件半信半疑,所以記載“世傳樑祖亂全義家婦女,悉皆進御",請注意“世傳”二字。

2、“扒灰張氏、王氏”史料存疑:

記載存疑:五代薛居正是後周宰相,後來入北宋。他修《舊五代史》,完全可以如實記載“扒灰事件”,宣示北宋正統,可是沒有;而北宋的《新五代史》、《資治通鑑》,卻記載詳細;此後朝代,越傳越大,不可收拾。佐證材料存疑:目前五代的最早佐證材料,只有朱溫死後幾十年,才出現的筆記小說《北夢瑣言》。作者孫光憲生於公元901年,在南方(南平)當官。也就是說,朱溫死時候孫光憲才11歲,一個南方小孩不可能進入北方的中樞了解第一手資料,大概率是道聽途說。而《新五代史》、《資治通鑑》的扒灰來源,很可能出自筆記小說《北夢瑣言》,而非官方史書。

3、額外史料:55歲的皇帝朱溫,還釋放宮人、宮女:

55歲的朱溫,臨死前五年(開平元年九月),釋放宮女的敕令——出自後周王溥《五代會要》(後周繼承自後唐,作為對手,記錄了朱溫釋放宮人、宮女的敕令);

總結一下,五代十國戰亂不斷,朝不保夕;整體上皇帝后妃數量都偏少,子女也相對不多。開國皇帝也都是馬上皇帝,不少人都征戰到臨死的前一年!(因此結束五代十國的趙匡胤,也被民間稱為“一條棍棒打下三百州天下”!)

四、我為朱溫說的第二句公道話:朱溫死後,縱觀諸子結局,他的後眼極準。

拉長時間,縱觀博王朱友文、廢帝朱友珪、末帝朱友貞的失敗結局,我們得說,朱溫畢竟一代梟雄,晚年擔心沒錯。

朱溫被樑廢帝殺——博王朱友文被樑廢帝殺——樑廢帝朱友珪登基,被樑末帝殺——樑末帝朱友貞登基昏庸,被李存勖擊敗自殺。

後梁的接連失敗,再一次印證了梟雄朱溫的眼光:“我死,諸兒非彼敵也,吾無葬地矣。”

五、我為朱溫說的第三句公道話:朱溫絕不是好人,但也不是絕頂淫魔,他是一個真實存在、呼吸的歷史人物,有很多人的影子,是需要“二分看待”、“獨立思考”的亂世梟雄。他在最難立足的廢墟河南,“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圍點打援”,打敗了(或吃人、或儒法、或英武、或流氓、或聯盟、或背信的)各種軍閥,建設出了一片天地,這是朱溫一生最光輝、最耀眼的歷史成績,連毛澤東都為之讚歎;歷史上荒淫皇帝很多,狡猾、殘狠、功利的亂世朱溫,征戰開國,后妃數量有限,別再人云亦云,只提扒灰荒淫的朱溫了。

六、評價朱溫——面向微觀史學:

【濤說精彩歷史——“五代十國108外號”

1、朱溫:

出身外號:“偷鍋賊”、“偷鍋朱三”;

追加外號:“五代雄猜帝”,”狡梟殘狠帝”、“後梁發展帝”、“後梁爭議帝”、“弒君被弒帝”、“廢墟立國帝”、”離奇招黑帝”、“五代頭名煞神”、“背信棄義朱全忠”、“憂心猜忌帝”;

主要身份:後梁太祖;

主要成就:結束中原戰亂,在最難立足的廢墟河南,建立後梁。

主要失敗原因(“五代史,五次大同大異的內訌”——“猜忌”的內訌):

一代梟雄朱溫,晚年“外有強敵,而內有猜忌”,落入了狡猾殘忍的性格陷阱,因而發生了集團內訌。朱溫“想立賢不立親”,卻不相信大臣,未給接班人建立強有力的輔政班子;在重病之際又倉促傳位,讓逆子朱友珪有機可乘,最後篡位成功,弒父殺兄。

七、歷史排程學分析——面向巨集觀史學:

【約束分析——後梁

軍事約束:稍有。晚年朱溫親征,依然攻不下堅固的太原,且繼承人更是不濟。李存勖戰三垂岡、戰柏鄉,在南邊還有朱溫的情況下,居然強攻下桀燕劉守光、劉仁恭的幽雲十六州,再無北顧之憂;朱溫接連進攻失敗,還率軍馳援桀燕,居然被李存審擋在棗強,可見朱溫晚年,戰場上不是對手了。

政治約束:無,朱溫政治能力比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強;

經濟約束:無,五代後梁賦稅低於晚唐、後唐(唐莊宗時期有孔謙),甚至可能低於後來的宋朝;

地理約束:有,李存勖佔領幽雲十六州後,佔據了地理優勢。四戰之地的開封,更加易攻難守;後來後唐速滅樑、金朝速滅北宋,證明了開封防突襲之難。

資源技術約束:無;

思維約束:稍有,主要集中在朱溫晚年。他一代雄猜之主,落入了猜忌的性格陷阱。

(以上約束的比照物件是後唐)

選擇排程策略:

第一類排程策略,發揮優勢:

1、發揮政治優勢。後梁與後唐相比,優勢在政治。李克用時代,不斷用政治上的短視揮霍戰場上的一次次勝利,最後差點被滅;繼續想政治辦法對付沙陀人,說不準有效。

第二類排程策略,打破約束:

2、嘗試打破約束,首先是思維的。像落難的李克用一樣,相信自己培養的接班人——朱友文,臨危託孤,激發後梁領導集團的凝聚力。

3、嘗試打破約束,軍事方面的。暫緩統一天下的程序,儘可能聯合周邊軍閥,進攻李存勖,改變樹敵過多的局面。

4、嘗試打破約束,地理方面的。如果真有後眼,可以嘗試發展第二都城洛陽,分散風險,抵消沙陀的騎兵優勢。後來趙匡胤就曾考慮遷都洛陽,有緩解契丹軍事壓力的考慮。】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小叔子垂涎嫂子美貌,拿侄子的性命相逼,嫂子只得妥協,仍沒保住兒子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