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228年正月,蜀國丞相諸葛亮從漢中啟動了第一次北伐,而在此後的七年時間裡,他總計5次北伐曹魏,但還有一次是對魏軍進攻的反擊,因此說是“六伐曹魏”也不為過。

然而,無論是哪一次北伐,最終都沒能將曹魏拿下,損兵折將不說,諸葛亮最後還“出師未捷身先死”在了五丈原,北伐大業就此擱淺。

雖然後面有姜維十伐中原,但最後也沒能取勝,蜀國最終還是被滅了!

實際上,在三國鼎立之後,魏、蜀、吳三國的實力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中以曹魏最強、孫吳次之,蜀漢最弱。何出此言呢?

圖 | 魏、蜀、吳三國地圖

在諸葛亮北伐時,天下14州中,曹魏一國就佔據10州,其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東至黃海,西至秦隴;

而吳國有揚州、荊州和交州三州,其中荊州和揚州還是曹魏和孫吳兩家共有,曹魏分別佔據這兩州的北部地區。

而自從蜀漢丟掉荊州數郡之後,就只剩下了益州一州之地。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人口可是比領土還更重要的國力衡量標準,僅有一州之地的蜀漢,萬不能與曹魏和孫吳相提並論。

據記載:蜀漢滅亡時只有28萬戶、94萬人;而孫吳滅亡時有52.3萬戶、230萬人;曹魏更多,其人口有66萬戶、443萬人。

當然,儘管這一資料很有可能因為統計口徑的原因而被縮小了,但這在彼此的相對實力差方面,還是比較有參考價值的。

而透過這些資料我們不難看出,孫吳的人口只有魏國的一半左右,而蜀國的人口卻連魏國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圖 | 諸葛亮北伐圖

人口數量上的差距直接就反映到了軍事實力之上,在當時,人口與軍隊的比例基本是一致的。

在蜀漢滅亡時,其全國軍隊規模也就10萬人左右;當然了,在諸葛亮北伐中原時,蜀國還處於國力鼎盛時期,因此其軍隊規模也必定會大於這個數。

孫吳滅亡之時,其軍隊規模有23萬人左右;而曹魏滅蜀前的軍隊數量卻已高達50餘萬人,即便是考慮到曹魏後期元氣恢復,但在諸葛亮北伐時,曹魏軍隊的規模也不會少於40萬人。

因此,從軍隊規模上來說,即便是蜀吳兩國同盟北伐曹魏,也不一定能取勝,而蜀國僅憑一己之力單挑戰勝魏國的機率,就更小了!

也許你會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憑著他的聰明才智,一定能想方設法來彌補兵力上的不足。當然,我們不否認諸葛亮確實很聰明,但曹魏偌大個國家,難道還找不出一個能與之對壘的人出來嗎?

暫且不說當時還有司馬懿這個大“剋星”,“三個臭皮匠”不也能頂個諸葛亮嗎?

圖 | 諸葛亮——劇照

所以你看,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蜀國的基本國情就是一個字——窮!

而身為蜀漢政權的主要締造者之一,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這一切。而實際上,當時的他已然陷入了一個無法自拔的歷史悖論之中,在打與不打之間反覆糾結!

因為如果北伐的話,單憑蜀國一國之力,是無論如何也打不過魏國的,兩者在軍事實力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蜀國原本兵力就不足,且在複雜條件下的進攻戰往往就需要數倍於敵的兵力才能實現,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固然存在,但不到萬不得已,是沒有人願意以少量兵力去與敵作戰的。

不僅如此,蜀國的經濟實力,尤其是糧草的供應也很難支撐長期的戰爭,關於這一點,諸葛亮六次北伐皆鎩羽而歸就是很好的說明。

更何況,與比自己強大的敵人作戰,蜀國必定只能是窮兵黷武,其國力必然將在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中不斷消耗殆盡。

可如果不北伐呢?蜀國是不是就能真正做到偏安一隅,以保百年之和平呢?

筆者認為也不盡然!

如果不北伐,蜀國和魏國進行和平競賽,無疑是毫無勝算的。如果不在短期內透過北伐戰爭以達到擴張領土和人口之目的,那麼從長遠來看,蜀國必然也只能是死路一條!

因為總體而言,時間是站在魏國這一邊的,只要能得到一定時間來休養生息,那麼其就能恢復因連年戰爭而凋敝的國民經濟。而有著先天體量優勢的魏國,其必定與蜀國的實力越拉越大!

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曾表示益州之地非常富庶,其“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但實事求是地說,諸葛亮對其富庶程度的估計明顯過高了,尤其是在大量的外籍人口湧入之後,益州甚至一度出現過缺糧的問題。

比如在諸葛亮執政後不久就出兵南中,其中原因固然是維護國家之統一,但其最大原因就是為了解決當時蜀國國內的糧食問題。

在劉備等人尚未進入到漢中之地前,益州也許是《隆中對》裡的“沃野千里”,但在諸葛亮北伐之時,益州之地已經是《出師表》中的“益州疲弊”了。

所以我們甚至還可以這樣認為:《隆中對》中的“沃野千里”,只是縱橫家式的政治想象;而《出師表》中的“益州疲弊”才是一個政治家基於對現狀的冷靜分析。

所以,諸葛亮選擇北伐,著實也是無奈之舉,長期的和平競爭,蜀國與魏國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而最後等待蜀國的,也只能是兩個字——滅亡。

因為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國家能真正做到“偏安一隅”,蜀國自然也不例外。

而事實上,魏國對於自身的國力,以及優勢所在也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

從兩國間開展的戰爭次數來看,從曹丕稱帝到蜀國滅亡這一段時間裡,魏國只對蜀國發起過兩次進攻,而蜀漢對魏國卻多達十六次,其中諸葛亮六次,姜維十次。雙方的進攻次數相差懸殊,且與各自的國力強弱形成反比。

對於曹魏來說,戰爭是不利於國家之發展的,必須停止兵戈,與民更始。曹魏四朝重臣孫資曾對魏明帝曹叡說過:

“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懾強寇,鎮靜疆場,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

孫資此言,最後果然成為了曹魏之基本國策!

而這也就是說,在軍事上主要以防禦守備為主,不主動對外發起戰爭,且注重休養生息、與民更始,以期逐步形成對吳蜀兩國的壓倒性優勢。

再怎麼說,時間始終是站在曹魏這一邊的,蜀國想破局,也只能選擇北伐這一條路,以贏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正因如此,在蜀國的十多次北伐過程中,曹魏始終採取的態度都是一個字——守!而這一個“守”字包含的內容可就多了,既有堅守不戰,也有守護既定國策之意,司馬懿與諸葛亮對陣,其採取的實際上就是這一方式。

就像王船山在《讀通鑑論》中說的那樣:

“孫資片言定之於前,而拒諸葛,挫姜維,收效於數十年之後,司馬懿終始所守著此謀也。”

圖 | 司馬懿——劇照

所以,如果你是諸葛亮,試問你能不為此而感到揪心嗎?他在《後出師表》中說道:“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代亡,孰與伐之?”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不去討伐敵人,王業也是要敗亡的;是坐而待斃,還是主動去征伐敵人呢?

實際上簡單來說就是——“打是找死,不打就是等死”。雖然都是死,但兩者的結局很可能不同,因為打的話還有一線生機,而不打的話,那結局就毫無懸念了——必死無疑!

因此,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奮力一搏!俗話說得好:“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拼一拼,汽車變飛機。”再者,萬一拼成功了呢?

當然,諸葛亮在提倡北伐的時候也為自己留了一手,那就是“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即至於北伐曹魏、興復漢室究竟是成功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以我的智力是不能預見的。

其實說白了就是:“曹魏很強大,但我們必須打,因為只有這樣做才有可能確保我蜀國之和平,但我醜話說在前頭,最後能不能打得贏,我是不知道的,你皇帝也不能怪我。”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便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諸葛亮明知魏國很強大,但卻毅然選擇北伐,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要以此來保持蜀國之長久安定。

因為從當時天下的局勢上來看,時間是有利於魏國,而不利於蜀國的,兩家長期和平發展,最終只會讓魏國越來越強大。

如此一來,魏國必將形成對蜀國以壓倒性之優勢,果真到那時,蜀國就是想反抗也來不及了。

而現在天下初定,且曹魏剛經歷連年戰爭國內相對比較虛弱,正是出兵討伐的較好時機。縱然曹魏強大,但以當時蜀國之實力,還是能與之拼一下的,至於能不能取勝,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但對於諸葛亮這樣擁有遠大戰略眼光的政治家來說,北伐曹魏已經是勢在必行了。就這樣,諸葛亮開啟了他人生中的六次北伐!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戊戌變法中徐桐、剛毅和楊崇伊的最後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