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確比較亂套,有的國家國君稱“公”,有的國君稱“王”。
但不是題主所說的其他國家都稱“公”,唯獨楚國稱“王”。
要分清這個問題,還需要大體了解一下夏商周三代世襲分封制度。
相傳大禹治水時,在洛陽西洛寧縣的洛河中有神龜浮出,背馱“洛書”,獻給大禹。
大禹以此治水成功,並且依次把天下劃分為九州。制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
這事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
根據九州的遠近,大禹確定了五服的制度,以此繳納賦稅和進貢物品。
每服五百里,由內而外,親密關係逐次遞減。
有的說法是以王城為中心畫個正方形,有的說是畫個圓形,大體就是這個意思。
不管親疏,地方的負責人都是一方諸侯。
到了商朝,演變為內外服制度。
內服是商人本族活動區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屬國。
商王通過兩種不同的管理制度來處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事務。
商朝末年商紂王時期,號稱八百諸侯,分東西南北四鎮,每鎮各統領二百小諸侯。
即東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南伯侯鄂崇禹。
東伯侯為天下八百諸侯之首,級別相同,但座次在其他三伯侯之前。
武王伐紂,建立周朝,開始實行世襲分封制。
周武王姬發分封姬姓宗族子弟及功臣為列國諸侯,共分五等,分別是:公、侯、伯、子、男。其餘不及五等者成為附庸。
據《荀子·儒效》記載,周公“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比如:
宋國---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長庶子,曰微子啟。封國地為今睢陽縣。魯國---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長子伯禽於曲阜,以輔周室。齊國---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孫伯益封地,今山東青州府。晉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於唐,後改為晉。封國地為今山西平陽府絳縣東翼城。燕國---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封國地為今幽州薊縣楚國---羋姓,子爵。系玄帝姬顓頊後裔。封國地為今丹陽南郡枝江。吳國---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長子姬泰伯之後。封國地為今吳郡。許國---姜姓,男爵。系伯夷之後,曰文叔。封國地為今許州。無論爵位如何,名義上都是諸侯國,諸侯國的國君對應著爵位等級,稱謂就是:
宋公、齊侯、燕伯、楚子、許男。
這是很嚴格的,不可僭越。
姜太公封齊國,稱為“齊侯”,位居“五侯九伯”之上。
五侯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九伯是指九州之長,泛指天下諸侯。
姜子牙是齊國的始祖,諡號為齊太公。諡號需要周王朝批准才行。
這個或許是姜子牙對周朝建國的貢獻,死後諡號為公,這也是一種褒獎。
這也符合中國人的習慣,對於去世的人給與更高的封號,以示尊崇。
齊國是大國,地位重要,之後的歷代國君,都諡號為“公”。
活著的時候,諸侯在一起還是以“侯”相稱。
再如周公旦,魯國國君,侯爵,後世也以周公相稱。
召公奭,燕國國君,伯爵,他的稱謂“召伯、召康公、召公奭”等。
西周建立之初,周公、召公由其子到封國治理國家,他們留在朝廷輔佐天子,由於是周朝宗室大臣,而且輔佐朝政有大功,去世後諡號為"公"。
晉國,侯爵,在晉昭侯之前,都稱晉侯。
晉昭侯把曲沃封給晉文侯的弟弟桓叔,晉國分裂為翼和曲沃。
晉侯也稱作翼侯,曲沃是伯爵,先是稱曲沃伯,後為曲沃武公(前716年--前679年)
後來,曲沃武公統一晉國,就成了晉武公。
之後,晉侯都稱為“公”。
這已經是春秋時期,周室式微,權威喪失,各諸侯國不再那麼聽招呼啦。
國君去世,繼承人就給確定諡號,不管周王室是否同意,諸侯國是否認可,起碼自己國內叫著舒服。
有些因為勢力強大了,逼迫周王提高爵位;有些諸侯國相互抬舉,彼此提高爵位。
擅自改變諡號,這是僭越行為,可能就因為這麼一個諡號,導致一場戰爭。
本來就想幹一架,總要找個理由吧。
楚國是子爵,國君稱為楚子。
我們聽著彆扭,楚國的國君們更感覺不爽。一直想提高一下國君的身份,可週王不允許。
一怒之下,楚國就自稱為王。
一般史料皆稱楚國稱王始於楚武王熊通(?—公元前690年),但《韓非子》記載,楚武王之兄楚蚡冒已有“楚歷王”的稱號。
這恐怕是最早的自立為王吧。
但這一時期不僅僅楚國稱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也都已經稱王。
春秋時期,周天子作為天下共主,僅僅是名義上的存在。
各諸侯國各自行政,不再把周王放在眼裡,不僅不聽招呼,而且大多不再朝見和進貢。
國君的更替也不再按照程式上報批准,不管周朝廷是否認可,誰搶到算誰的。
國君去世後的諡號也是自行其是,想稱啥就稱啥,沒那麼多講究,也沒那麼多計較。
諸侯混戰,國家隨時都面臨著滅亡,那些諡號就沒多少實際意義啦。
春秋時期,各國稱謂的混亂,也反映出周王朝權威的喪失,對諸侯國掌控力的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