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滅殷後,周武王將其弟叔鮮封於管(今鄭州市管城區)建立管國,當時周朝在鄭州地區的封國,除管國外,還有鄶國、東虢國、祭國、密國等。西周滅亡後,平王東遷洛陽,是為東周。但此時周天子己名存實亡,代之是諸侯興起、互相爭霸兼併的局面,而新鄭則在“‘亂世”之際,作為一個重要都邑而興起,並開始成為鄭州地區的政治中心。春秋初年,鄭國向東遷都於新鄭(今鄭韓故城遺址),國勢強盛,在各諸侯國中地位顯赫。韓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南韓滅鄭國,將國都自陽翟遷至新鄭(今鄭韓故城遺址)。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國滅南韓,新鄭(鄭州)作為鄭國、南韓的首都長達500多年。
戰國魏惠王六年,魏國君主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公元前334年稱王)遷都於大梁(今開封市鼓樓區)。魏國遷都大梁之後,引黃河水入圃田澤(今鄭州管城區)開鑿鴻溝、引圃田水入淮河。水利既興,農業、商業得到極大發展,日趨繁榮。他還修魏長城、聯諸侯,國力日盛,乃得稱霸於諸國,使大梁成為當時繁華的名都大邑之一。公元前225年,秦國戰將王賁堵截黃河大堤,引黃河水入鴻溝,淹沒大梁城,致城毀人亡,成為一片澤國。
春秋時期地圖
1906年4月1日,京漢鐵路全線正式通車,鄭州開始擁有火車站。
1905年10月,汴洛鐵路開工建設;1909年12月,汴洛鐵路竣工,開封至洛陽鐵路通車。鄭州成為十字交叉鐵路線的樞紐。隴海鐵路,1915年修通至徐州,1931年修到陝西省潼關,1934年修至西安,1935年修通至連雲港,1936年修至寶雞,1945年,修至甘肅省天水,1953年修至蘭州。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