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討伐叛賊,抗擊匈奴,經歷過很多大戰,可是有一件事就連他自己都耿耿於懷,那就是自己明明有很大功勞,卻沒能得到漢朝最高的獎賞,那就是封侯。以至於即使到後代人們也知道李廣難封。
話說他可是飛將軍,本人更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帶兵打仗是常有的事,可以說戰功累累,就連匈奴人都害怕他。按理立了這麼多功肯定要有賞賜,可為什麼漢武帝卻那麼小心眼,不給他封侯呢?其實他不能被封侯,還真不是漢武帝太小心眼,而是他自身的原因。
沒有政治頭腦,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這一點早在漢景帝時期,他就已經表現的很明顯。劉氏的七位王族發動了叛亂,李廣參與了這場平叛的戰爭,還因此立下了大功。有功勞的人自然會受到賞識,景帝自然不會少了對他的賞賜。可是他卻犯了一個錯誤,導致景帝不願再對他進行封賞。梁王劉武欣賞他的才能,想拉攏他,於是私下授予了他將軍印,景帝一看他已經接受了梁王的將軍印,自然是站在了梁王的陣營。
要知道梁王和景帝的政治立場完全不同,即便有功勞,也沒有對他再獎賞的必要了。雖然梁王是皇儲,可是最後繼位的卻是景帝的兒子,李廣很明顯沒有政治頭腦站錯了隊伍。他的這種行為不但得罪了當時的景帝,還得罪了後來的漢武帝。因此即便他後來打了很多次仗也立下了功勞,可是隻會用武力而沒有頭腦的人很難在朝廷中立足,因此,漢武帝繼位後仍不對他封侯。
雖然有戰功,但也戰敗過很多次。李廣與匈奴對戰過很多次,這其中自然也有打勝仗的時候,可是一般情況下他都是靠防禦取得勝利。像他這樣一味的防守並不能給匈奴造成太大的損失,即使最終取得勝利,也不能消除匈奴。好不容易有了進攻的機會,他不但沒能取得勝利,反而使全軍覆沒,就連他自己都被定了死罪。
好在那時候即使是死罪也可以花錢贖罪,他才能免於一死。後來好不容易有了機會彌補過錯,他卻再次全軍覆沒,雖然有所斬獲,但是最多也只能算是功過相抵,沒有得到獎賞。而他最後一次出征竟然還迷路,在戰爭中重要的時刻沒能趕上衛青,導致匈奴王沒能被抓到。像他這樣在打仗中不是迷路就是隻會防守,不能給匈奴致命一擊,讓他帶兵打仗反而還要擔心他迷路。比起衛青和霍去病,他的這點軍功根本算不了什麼。
善待手下被以為是收買人心。李廣不熱衷於錢財,把得到的賞賜都分給手下。像這樣的人在朝中肯定不會貪汙,這本來是件好事,可是在漢武帝眼裡他這麼做是為了收買人心。像他這樣手裡握著兵權又不斷收買人心的將軍,漢武帝不得不防。因此即便他有功勞,漢武帝也會找藉口不給他封賞。估計他自己都沒想到,原本他只是不愛這些錢財,再加上體恤部下,才把東西分給部下,卻被漢武帝以為他收買人心,想要搞小動作。
一直不能被封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於他自己。雖說漢武帝可能對他有一些成見,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的功勞沒有達到可以被封侯的地步。可是李廣確實也能擔得起將軍的職位,只是衛青和霍去病的襯托下,他的功勞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但如果他與衛青和霍去病不在一個時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