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政區沿革 秦(公元前221~前207年)為期思縣屬楚郡,後屬九江郡。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4年)屬汝南郡。三國魏(220~265年)屬汝陰郡。兩晉(265~420年)循魏制,屬汝陰、弋陽、安豐、廬江4郡。劉宗(420~479年)屬豫州新蔡郡。樑(502~557年)稱蓼縣屬光州。陳(557~589年)屬邊城郡。北齊(550~557年)置北建州,後廢州復固始縣屬新蔡郡。北周(578~581年),新蔡郡治固始改置澮州。隋(581~618年)開皇初澮州廢,複名固始。唐(618~907年),屬河南道光州。五代(907~690年)樑、唐為吳地屬光州。漢、晉,固始為南唐地,屬光州。周屬淮南道西路光州。宋(690~1279年)屬淮西路光州弋陽郡光山軍事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屬河南行省蘄黃宣慰司光州,後改屬淮西宣慰司又汝寧府光州。明隸河南布政使司鳳陽府又汝寧府光州。清隸河省光州。清光緒未年至民國元年屬河南行省汝光道。1913年至今屬河南省;1913年屬豫南道;1918年屬汝陽道;1927年屬豫南行政區;1933年屬第九行政督察區。建國初期(1949年)屬潢川專區。1952年潢川專區併入信陽專區屬信陽地區。1998年屬信陽市;2004年5月改省擴權縣;2011年6月改省直管縣。

1948年11月置區9個。1949年底建(小)鄉近500個,(小)鄉級鎮13個。1951年9月調為15個區(其中橋溝區時劃屬淮濱縣)。1956年8月改1鎮53個鄉(其中李店、往流、三河尖等7鄉時屬淮濱縣)。1958年9月撤鄉建9個人民公社(其中2個時屬淮濱縣),同年11月建固始人民公社,原建的公社改為管理區。1959年3月撤固始人民公社,各管理區複名公社。同年6月增劃3個公社,時共12個公社。1961年9月改建12個管理區,區轄65個(小)公社。1962年撤區,改置1鎮、27個公社。1975年增建3個公社。1983年改公社為鄉、鎮。1984年5月船民公社改航運公司,屬縣交通局。1987年析置1個鄉。1988年又析置兩個鄉。2005年11月撤併1個鄉。2011年8月撤1鎮1鄉,同時調整汪棚鎮3個行政村,設定3個街道辦事處。

政區劃分 2014年未轄蓼城、番城、秀水3個街道辦事處,段集、三河尖、陳淋子、黎集、往流、蔣集、胡族鋪、方集、郭陸灘、汪棚、張廣廟、陳集、分水亭、石佛店、武廟集、泉河鋪、祖師廟、17個鎮,沙河鋪、南大橋、洪埠、柳樹店、徐集、豐港、馬堽集、草廟集、楊集、觀堂、李店、趙崗、張老埠13個鄉,共33個鄉級政區;轄98個居民委員會、545個村民委員會。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趙宋南京應天府的興衰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