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甲午戰爭示意圖

努力奮爭的失敗

近代以來四場決定性戰爭之二——甲午戰爭

鴉片戰爭結束後,50多年間清朝政府以及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為代表的一批有識之士開始為國家民族的崛起而奮爭。其中,洋務運動就是最重要內容,其指導思想就是“師夷制夷"”、“中體西用” ,其目標就是“自強”、‘求富“,其核心內容是透過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進行自救自強。期間,西方列強在華利益交錯,相互掣肘,暫時沒有大的動作。然而,臨近的日本歷經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實力大增,開始對外積極侵略擴張,將目標瞄準了中國。

到了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因爆發時間按中國干支紀年計算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這場戰爭的結局,是交戰雙方,以及世界列強都不曾想到的結果,原來的“蕞爾小邦”日本竟然完勝貌似強大的清朝,這徹底擊毀了大清王朝的自尊,在國際上的地位一落千丈,隨即世界上的各個列強以及一些都沒有聽說的小國,紛紛前來要求分一杯羹。經此一戰,中國已經成了任人宰割的板上之魚。

第一篇 虛張聲勢的強大

洋務運動

鴉片戰爭以後的洋務運動幾十年間,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軍事工業,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廣州魚雷學堂、威海水師學堂、南洋水師學堂、旅順魚雷學堂、江南陸軍學堂、上海操炮學堂等一批軍事學校相繼問世;中國已經具備了鑄鐵、鍊鋼以及機器生產各種軍工產品的能力,產品包括大炮、槍械、彈藥、水雷、和蒸汽輪船等新式武器,裝備了一些軍隊,特別是北洋海軍裝備精良,官兵素質極高,位列亞洲第一;架電報,修鐵路,一批民族工業不斷崛起,中國好像已經走上了中興之路。

即便與經過明治維新的日本相比,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並不差。從經濟上看,甲午戰前日本的重工業還比較薄弱,輕工業中也只有紡織業比較發達。鋼鐵、煤、銅、煤油、機器製造的產量都比中國低得多。當時日本共有工業資本7000萬元,銀行資本9000萬元,年進口額1.7億元,年出口額9000萬元,年財政收入8000萬元,這些指標除了進口量與中國相當外,其它都低於中國,說明當時日本的經濟實力和中國一樣並不強盛。從軍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戰前的一二十年裡,竭全國之力提升軍事實力,尤其重視海軍建設,到1893年與中國海軍主力北洋艦隊相當(中國還有南洋、福州水師)。日本常備陸軍24萬人,總兵力不到中國的一半,武器裝備也相差不大。

即便在戰爭開始前,有些西方人士認為中國擁有一定的軍備優勢,“毫無疑問的是日本必然最後被徹底粉碎”;清朝上下認為,“中國自仿行西法以來,凡事皆一洗因循之習”、“日本環地偏小,人數無多,斷斷不能與中國相敵”。

但實際上,透過洋務運動的清帝國,外表貌似強大,其實內部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洋務運動只是清朝滅亡前表面上的短暫繁榮,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比喻此時的清帝國更為恰當。

首先,統治集團內部腐朽不堪,爛泥一潭。不僅作為總負責人慈禧太后為個人享樂,執意挪用海軍軍費用於生日慶典和頤和園修建,而且自上而下,官員公然放膽胡來,貪汙腐敗,欺上瞞下,買軍艦吃回扣,造炮彈以次充好。大連守將趙懷業提前將其私產裝船運走,卻將大量槍炮和彈藥留給日軍。旅順守將龔照璵未見敵軍就乘船逃往煙臺,日軍僅6天就攻佔清朝經營多年的遠東第一大軍港,然後掉轉炮臺炮口轟擊海上北洋水師。

其次,派系林立形同水火,國家命運以為次要。“帝后兩堂暗鬥於內,翁李兩黨傾軋於外”,李鴻章權傾朝野,成為朝裡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大批官員看到中國戰敗反而高興,因為可以搬倒李鴻章,可以鎮壓李鴻章的勢力。地方和軍隊更是爾虞我詐,互爭互鬥,爭權奪利,戰時只顧自保、互不配合。山東半島作戰,北洋大臣李鴻章負責海軍基地威海衛防衛,陸上作戰則由山東巡撫李秉衡排程。李秉衡是李鴻章的政敵,對李鴻章護衛後路的支援要求各種敷衍拖延,甲午海戰已敗了一月有餘,近在咫尺的山東援軍還在集合之中。

第三,對全國的動員能力的薄弱,沒有現代戰爭中的總體戰意識。在戰爭中參戰的主要是淮軍和北洋海軍,其他各地都是奉行“避戰自保”的方針,或打醬油狀態。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幾乎每一次戰爭都是以少敵多,根本沒有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協同作戰的意識,補了東窗補西窗,按下葫蘆浮起瓢,疲於應付,被動挨打。決戰時刻,看笑話的有,壁上觀的有,虛以應付的有,只有少數死打硬扛,為國戰死。但現代戰爭是一個綜合作戰,僅憑匹夫之勇,沒有協調配合已經不可能取得勝利。

毛主席說過,“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因素是人不是物。”清朝之所以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給軍事實力相當的日本,就是人的方面出了問題。

有這樣腐敗、內訌的人和體制,再先進的武器也成了擺設。表面的虛假強大,一旦遇到了真刀實槍的戰爭,失敗再次成為必然!

第二篇 小心翼翼的試探

北洋海軍訪日

日本對清朝也不是一開始就充滿信心的,猶如黔之驢的故事,一點點試探,一點點摸出規律,終於認識到不過如此而已,於是張開了血盆大口。

1874年日本侵入臺灣,後在清政府賠了50萬白銀後撤軍。算作日本首次對中國侵略嚐到甜頭。

1891年(光緒十七年)7月9日,為震懾日本,李鴻章特派丁汝昌率“定遠”、“鎮遠”等六艦駛往東京灣訪問,一時軍容之盛,國際側目。北洋艦隊尋訪日本,在日本的民眾和政府,包括新聞界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他們覺得北洋艦隊很可怕,因為這樣的戰艦在日本完全沒有。

即使甲午戰爭中,日本也是信心不足。陸軍都是集中優勢兵力進行突擊;海軍更是做好了勝利、戰平和戰敗三種預案。

1894年牙山之戰,是中日雙方的第一次陸戰。這雖是一次規模很小的戰役,但其影響卻是很大的。日本政府確認有戰勝中國的實力,日本國內“那些人也都拋開了愁緒,不再憂心忡忡了”。到了黃海海戰的勝利,更使日本舉國上下欣喜若狂,天皇頒佈敕令嘉獎有功官兵,還親自譜寫軍歌《黃海的大捷》,歌中唱道:“忠勇義烈之戰,大破敵之氣勢,使我國旗高照黃海之波濤。”

至此,日本終於樹立了對中國的勝利信心。

第三篇 出乎預料的慘敗

黃海海戰

威海衛陸戰

日軍暴行

之所以出乎預料,因為清朝有信心能搏一搏,日本也有信心拼一拼。清朝覺得即使不能速勝,最差也是相持,沒想到是慘敗。

先看陸軍方面。甲午戰爭前,清朝軍隊陸軍總數60萬人,其中真正能夠機動作戰機動的兵力僅有駐所在天津的衛汝貴淮系盛軍11384人,葉志超、吳育仁、聶士成等部直隸練軍,武毅軍10357人,以及駐紮在奉天等地的左寶貴奉軍3879人,總計只有2萬5千人。此時的日本經過軍制改革,已經全面實現了軍隊訓練、制度、裝備、戰術的近代化,陸軍總兵力24萬,其中機動作戰部隊多達12萬餘人。也就是說,日軍的機動兵力達清軍的5倍之多,一旦打起來,連軍事上最基本的兵力優勢都做不到,又哪來的自信能搏一搏呢?

一戰朝鮮牙山。1894年7月28日日軍進攻牙山清軍,這是中日陸軍的首次交鋒,清軍投入3000多人,日軍4000多人(步兵四個大隊,騎兵、炮兵、工兵各一箇中隊),此戰日軍僅死37人,清朝陸軍在牙山大敗,倉皇退守平壤。

二戰朝鮮平壤。清軍駐守平壤的總兵力,計步、馬、炮約15000人,擁有野炮4門、山炮28門、速射炮6門,貯存足夠全軍一個月食用的軍糧。日軍16000人向平壤的進攻,採取分進合擊,四面包圍的戰術。平壤開戰不過兩天,清軍即豎白旗乞降,撤出平壤。日軍僅以傷亡600餘人的代價即佔領平壤,並進而佔領朝鮮全境。

三戰遼東半島。1894年10月24日,日本第一軍近3萬人進犯鴨綠江防線,選擇清軍的左翼和中路為突破口,發起了遼東戰役。遼東戰役是中日雙方在中國境內爆發的大規模陸戰,包括鴨綠江江防之戰、金旅之戰、遼陽東路之戰、遼陽南路與海城之戰、田莊臺大戰等,戰役歷時五個月,一直到1895年3月9日,波及遼東大部分地區。清軍防線被日軍擊破,遼東陷於敵手,日軍兵鋒已經進逼京畿。

再看海軍。中國艦隊軍艦144艘, 魚雷艇 60, 鐵甲艦、半鐵甲艦21,重炮、輕炮141,排水量3.5萬噸;日本艦隊艦120艘, 魚雷艇12, 鐵甲艦、半鐵甲艦11,重炮、輕炮209,排水量4.1萬噸。可以看出,雙方艦隊的實力不相上下。北洋艦隊的優勢是鐵甲艦較多,其中定遠、鎮遠兩艘主力艦無論裝甲、噸位、火炮口徑都是當時世界領先、遠東一流的戰艦。日本艦隊的優勢是艦速較快、機動性強。單純從軍力上看,中國艦隊還略佔優勢,但海戰結局卻是相反。

一戰豐島。1894年7月25日清晨 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向豐島海面的北洋水師濟遠和廣甲兩艦發動突然襲擊,海上運兵也遭到日本海軍伏擊,運兵船被擊沉,近2000名將士葬身海底。此戰打響了甲午戰爭第一槍。

二戰黃海大東溝。 1894年9月17日,中日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進行了大規模海戰。此役北洋水師失利,自此退入威海衛,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對甲午戰爭的後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在歷時近5小時的黃海海戰中,日軍指揮處置有方,戰術運用得當,充分發揮了航速高和艦炮射速快的優勢,運用靈活的戰術,始終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損失較少,只有5艘戰艦受傷,傷亡僅三百餘人。北洋艦隊的戰場指揮嚴重失誤,北洋艦隊陣形不利且交戰不久即失去了對全艦隊的統一戰場指揮,加之彈藥不充足,因此艦隊損失重大,五艘戰艦被擊沉擊毀,傷亡官兵九百餘人。

三戰威海衛。威海衛地處山東半島頂端,港灣呈半圓形,有劉公島、日島橫列灣內,形勢險要,是北洋海軍基地和提督衙門所在地。1895年1月,日軍兩萬人在山東榮成灣登陸,抄襲威海衛炮臺,並以軍艦封鎖東、西港口。隨即日軍海軍、陸軍配合合擊北洋海軍,至2月17日,日艦隊開進威海衛港,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至此,甲午戰爭日方完勝。

第四篇 顏面盡失的簽約

馬關條約談判

馬關條約原本

甲午戰爭中,清朝兩次求和,均被日本拒絕。弱國無外交,戰場上如果沒有勝算,談判桌上肯定什麼也得不到。如果說鴉片戰爭時,清朝還有據理力爭的一點點底氣,到了甲午戰爭失敗以後,清朝已經沒有了一點點討價還價的資本。

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簽訂《馬關條約》。中方全權代表為李鴻章、李經方,日方全權代表為伊藤博文、陸奧宗光。談判期間,李鴻章費盡心力,爭取最小損失;伊藤博文則態度強硬,極盡羞辱之能事。最終,清政府不得不簽字畫押。

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馬關條約》簽訂6天后,俄國因日本佔領遼東半島,阻礙它向中國東北伸張勢力,便聯合法國和德國兩國進行干涉,結果是日本於1895年5月4日決定放棄遼東半島,但要中國以白銀3000萬兩將其“贖回”,史稱“三國干涉還遼”。再加上威海衛日本駐守費150萬兩,日本在甲午中日戰爭後一共勒索了中國2億3千150萬兩,相當於清政府3年的財政收入。此外,日軍還從中國掠奪了大量的船隻、兵器、機器、糧食等也價值1億兩。

正如梁啟超所說: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爭敗割臺灣,償二百兆始。《馬關條約》的簽訂,讓中國人第一次感到:國將不國,瀕臨滅亡了。

從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開始的甲午戰爭,以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簽訂《馬關條約》而告終。在大小几十次海陸戰役中,清朝政府沒能組織一次像樣的抵抗,最後只能投降求和。力圖透過洋務運動實現自救、自強的目標徹底破滅,中國繼續滑向更深的深淵,深得讓人絕望!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攻城用雲梯,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推倒?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