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跟朱元璋很像,無論是軍事水平,政治謀略,甚至是殘暴無情的性格,都和自己的父親如出一轍,我想朱元璋不是沒有考慮過傳位給朱棣,而是朱棣只是老四,前面畢竟繞不開兩個廢材兒子——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
關係圖
朱標死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此時朱元璋根據嫡長子繼承製的規定,可以傳位於自己的嫡孫也就是朱標的兒子,也可以傳位於自己其他兒子,但只能是除了朱標之外的最大的兒子,此時朱元璋最大的兒子是他的老二秦王朱樉。
朱元璋評價朱樉:
“爾樉年次東宮,首封於秦,自爾之國,並無善稱,暱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內,貽怒於天,屢嘗教責,終不醒悟,致殞厥身。”
最後還說朱樉“爾雖身死,餘辜顯然”,就是說朱樉死有餘辜的意思。
朱元璋曾親自編撰一書《御製紀非錄》,此書詳細記載著歷朝歷代以及洪武年間的大明各地藩王的各種荒唐罪行,其最大的目的是:勸諭諸位藩王改過自新,不要犯類似的事。當然這本書在當時是皇家內參書籍,並不向大眾開放。
《御製紀非錄》
《御製紀非錄》中記載朱樉:擅自殺人,侮辱婦女,放縱小人入宮,毆打王府官員,超越等級,建造五爪龍床,擅自建造郡主府,面積將近皇城一半。朱樉還欺壓百姓,用爛鈔去民間買東西,從中獲利,虐待手下軍民,逼迫他們賣兒賣女,出征西番時,擄掠幼男幼女入宮,閹割幼男,許多人因傷致死。
如此斑斑劣跡,如果大明江山落入他的手中,指不定二世而亡。
老二朱樉於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4月9日死後,老三朱棡就成了朱元璋最大的兒子,但這個傢伙也不是什麼好鳥,其劣跡跟他哥朱樉一個樣,就不再多敘述了,然後這個傢伙也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頭幾個月,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3月30日,此時,朱元璋最大的兒子就是燕王朱棣了,而這時朱元璋還沒死。
但是皇太孫朱允炆已經冊立了好幾年了,朱元璋此時雖然還活著但也只剩一口氣了,再把皇位改傳給朱棣這種動搖國本的事情,朱元璋是幹不出的,所以怪只能怪朱棣的兩個廢材哥哥死得有點晚,如果這兩個廢物死在朱標前頭,朱標再死了,事情就不太好說了。
因為朱元璋對於自己的身後事最看重的就是穩定,孫子朱允炆畢竟長在深宮之內,論能力肯定比不過老江湖的兒子朱棣。朱元璋雖然愛太子朱標,希望皇位在朱標一脈傳承,但朱元璋更愛大明江山,所以如果朱棣能繼承大統,對明朝千秋萬代的基業大有益處。
朱棣完全能夠鎮住當時的那幫功臣悍將,如果朱棣即位,藍玉等那些人都不必殺了,完全可以留著給朱棣用,或許依靠朱棣的領導,加上明初將星如雲的班底,開疆拓土,再現漢唐疆域未必不可。
明朝疆域
朱元璋做事情十分嚴謹,嫡長子繼承製就是大明朝最應該遵守的“憲法”,整個明朝可能是嫡長子繼承製執行得最為嚴格的朝代了,明朝所有的皇位繼承人,都是出於這個原則。
後世也無不遵守這一原則,比如,朱棣不喜歡老大朱高熾,一直想立朱高煦,萬曆皇帝喜歡福王朱常洵,最終都還是不得不立長子朱常洛。
朱元璋可謂是為後世操碎了心,希望在他這一代把能做到的都做了,後世子孫只需要按照他制定下的規則做,就可以保證海清河晏天下太平,所以對於自己制定的規矩,一定會嚴格執行,不可能在朱標死後,朱樉和朱棡還活著的情況下,直接冊封朱棣當太子,但他又肯定不會讓朱樉和朱棡這兩個廢物繼承大明江山,於是即便沒有出於對太子朱標的偏愛,朱元璋都會按照法統傳位於太子朱標這一支的長孫,這才能體現大明皇位繼承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