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接著《國史粗講》,之前我們用了兩天時間,講述了首破百年的遊牧帝國大遼的內在運作邏輯,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視角迴歸到大宋一邊,來看看大宋時期的真實歷史情況。在很多歷史敘述中,大宋給人的感覺都是“積弱積貧”的存在。
但真是這樣的嗎?“積弱”我們暫且不說,單說“積貧”就是對大宋的汙衊。實際上,北宋時期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技術都取得了高速發展,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自由、開放、富足的時代了。
近年這些論調也不斷浮現在人們眼前,但很少有人將它講透,大宋能夠獲得這樣的歷史地位,其內在的邏輯是什麼?答案可能有些出乎您的預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的原因,就是:大遼佔據了幽雲十六州。
這內在邏輯是:大遼佔據了幽雲十六州,從而建立起一個同時統治長城南北的二元帝國,一方面雙方擁有了持續了百年的和平;另一方面大遼成為了大宋的北部屏障,不至於讓野蠻人在自身腹地橫衝直撞;第三點則是幽雲十六州的丟失,迫使大宋必須尋求新的財富來源,以補充丟失的財富,尋求新的財富無非三個層面:第一、自由度;第二、海外;第三技術革新。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大宋是如何富裕的,我們與大唐對比下就更能看得清楚了。
在唐朝的時候,城市裡的小商販是不能隨便擺攤、開店的,他們必須按照政府規定,在所謂的“坊”裡進行商業活動,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下,社會自由度將會被壓縮,貿易必將受到抑制。
我們經常看到那些氣象萬千的唐詩,以為唐朝的自由度很高,實際上那是隻屬於豪族的生活,民間百姓的受控程度依舊是很高的。
到了大宋時期,“坊”被取消了,目的就是要打破貿易限制,人們可以隨意遷徙,可以隨便擺攤做生意,這頓操作讓老百姓一下變得非常富裕,武大郎靠著賣炊餅就能夠住上二層小樓不說,還可以養活一位高顏值的全職太太,這種事情也只可能發生在宋朝。
另外一點,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不長期實行抑商政策的朝代,儒生們也不以經商為恥,宋朝文人經常自嘲自己說:“如果考不上科舉,就去經商,能夠發財的話,也算是光大門楣了。”
除了增加自由度之外,大宋還鼓勵海外貿易,我們看史料會發現,宋朝的工商業稅收和關稅,居然成為了其政府財源中極為重要的部分,這在中國古代王朝中是獨一無二的。
這兩者的高度發展,直接催發了大宋繁榮的第三產業,出現了各種酒館、戲樓、雜貨鋪等等,而且還形成了深入的社會分工,比如養魚就居然分出來一個專門培養育苗的行業;養花就分出來一個培育花苗的行業。這些魚和花的主要消費群體,也從原來的有錢人、達官貴人轉變為了平民百姓,可見當時民間社會的繁榮程度。
各種新行業的出現,又催生出了大量的工匠,工匠規模的擴大,又建立起了行會制度,形成了一種發達的民間社會自治,所以大宋本身並不是一個貧窮的時代,其內在的經濟繁榮,也是有邏輯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