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包拯和陳世美,咱們大家都比較清楚,只要是中國人都聽說過包拯和陳世美的故事。這個故事很簡單:話說陳世美在家有妻兒老小,後來上京趕考,考中了頭名狀元被公主招為駙馬。他拋妻棄子,後來秦香蓮上京告御狀,碰到了包拯,包大人執法如山,把這個陳世美鍘了。
鍘美案劇照
故事呢,就這個故事啊,我們都知道,但是歷史上呢,到底陳世美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大家說一下。在明末清初時期,湖北荊州有一個讀書人叫陳年穀。陳年穀和另外兩個同鄉一塊兒上京趕考。以前從荊州到北京走路的話,需要一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那麼陳年穀和另外兩個同鄉同吃同住同睡,關係也比較不錯,大家一起說“苟富貴、勿相忘”,什麼意思呢?就是以後咱們三個誰發達了,別忘記相互的扶持一把,三個人上京趕考,只有陳年穀考中了進士,不是狀元,另外兩個同鄉名落孫山。
陳年穀後來做了官,官也不大,七品芝麻官。另外兩個同鄉不是落地了嗎,去找他辦事兒,讓他安排個差事。但是陳年穀這個人,相對來講他是個比較講究原則的人,沒給兩個同鄉辦成。這兩個同鄉就很生氣,他們覺得是陳年穀故意的。就寫了一個劇本兒,但是劇本里不能寫陳年穀的名字呀,於是給劇本的主人公起了個名字叫陳世美。
這個故事很簡單:話說陳世美在家有妻兒老小,後來上京趕考,考中了頭名狀元被公主招為駙馬,他拋妻棄子。他就想把這個劇本寫出來,讓人去謾罵、唾棄這個陳世美,讓他遺臭萬年。
包大人
後來戲曲就把這個故事搬到了舞臺上。以前有個大戶人家,逢時過節都是請人看戲、唱戲。先是唱了一出《包拯陳州放糧》這個戲,唱完這個戲之後呢,就是開始唱陳世美拋妻棄子這個戲。但是,最開始的劇本唱到陳世美拋妻棄子之後呢,就沒有下文了。但老百姓不願意啊,老百姓說,陳世美這個人這麼壞,他怎麼能夠沒有報應呢?他還瀟灑地成為了駙馬爺,好事都讓他佔了,不行!群情激憤,都準備砸場子了。
鍘美案劇照
戲班的班頭一看:這不行啊,救場如救火,但是由於這個戲沒有下文,急得團團轉。走到後臺一看,剛好唱《包拯陳州放糧》的包拯妝還沒有卸。於是跟包拯說:你上去,把陳世美給鍘了。
包拯說:不行呀,我是北宋時期的,陳世美這貨是明末清初時期的,我們壓根兒都不是一個朝代的,我比他大600多歲,這不成啊。
戲班的班頭說:救場如救火,不管怎麼說,先把這個這場接下來再說吧。於是包拯沒辦法,就先編臺詞上去了。上去之後把陳世美給鍘了。
老百姓一看對方就這麼演,所以每次一唱陳世美這個戲就把包拯給拉過來,後來他們就走到一塊兒了。
這是個冤案,陳世美是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