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外最頂峰的文學成就。但是,人們往往不知道,建安七子,其實也是有高下之分的,而孔融就是建安七子之首。

孔融,字文舉,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他少年時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讚許,小時了了這個成語就是這樣來的。而與孔融相關的最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孔融讓梨了。這個故事大家應該從小就知道,故事最早應見《世說新語箋疏》。說的是孔融小的時候,與兄弟一起吃梨,但他總是拿最小的梨吃,父親有一天問他,他卻回答說:“我是小孩子,按理應該拿小的。”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居然能說出這麼有道理的話,孔融自此就被人所看重。

不僅如此,成年後的孔融,其表現也讓人高看一等,中常侍侯覽嫉恨名士張儉,在全國通緝張儉,張儉和孔融的哥哥孔褒是至交好友,他就跑到孔家避難。可是孔褒不在家,而孔融卻沒有因為哥哥不在而落井下石,而是收留了張儉。但後來事發,孔家兩兄弟都被捕入獄,但這件事情有些複雜,不知該定誰的罪。而孔融便直接說:“是我收留的張儉,不關我哥的事。”孔褒則說:“我弟弟無罪,是我有罪。”朝廷最終判處孔褒有罪,孔家兩兄弟爭著承擔罪名的事漸漸被人們所知,孔融因此名聲就更大了。

但是,孔融的好形象並沒有一直保持下去。隨著孔融的名氣越來越大,他開始變得狂傲自大,建安十三年時,就曝出過這麼一件事。孔融一向提倡孝道,但是這一年,他則提“父母無恩論”,他認為父母生孩子是在無意識下完成的,孩子對父母沒必要那麼盡孝。而曹操推行孝廉治國,孔融的不孝使得兩人矛盾漸生。最後,加上其他原因,曹操一怒之下就把孔融殺死了,並株連其全家,孔融死時,才五十六歲。

​孔融的死亡是咎由自取,但是,他小時候的善良、孝順,到了晚年則變成了狂妄,不孝。他的這種變化,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小夥伴們你們對孔融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今天,人類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