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道本輪迴,蒼天饒過誰
在中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古語,叫:“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這句老話其實說得非常精準,囊括了各種情節,人物,輩分等情況。此話也等同於古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東漢末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後來還把自己的幾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曹操此舉並不是荒唐,其實早在曹操決定迎接漢獻帝時,他都已經想好了所有對付獻帝的招數。當然,其中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獻帝也是其中之一。
公元220年,曹魏終於取代了漢獻帝。曹操長達數十年的心血,終於在兒子曹丕身上得到了回報。不過,曹家的江山卻只做了46年,在公元266年,魏相司馬炎便直接脅迫魏元帝讓位,而他自己則立為皇帝,建立西晉。
而曹操雖然有25個兒子,但是其中很多兒子都是早逝,包括了,曹衝,甚至是曹丕,還有曹叡、曹芳等。除了曹衝之外,他們也是曹魏比較出色的皇帝,雖然有一定的能力,但是他們的壽命卻是非常的短。一般來說,都活不到50。
為什麼曹操的兒子很多都短命?我想肯定與曹操生平的所作所為有很大的關係。
同樣的,劉備政權亦是如此。
劉備花費數十年的心血,終於打下蜀漢江山。但是最終卻因為自己的錯誤戰略,導致丟城失州,損失大將,國土。在公元263年,劉備所創立的蜀國終於毀在了兒子劉禪手上。讓所有的奮鬥,皆化為塵土,這一切似乎都是天道的輪迴。
不管你劉備有多麼的會用人,也不管他曹操有多麼的精明,最終還是會有一股隱藏在身邊的力量來對他他們,還有他們的後人。
其實在劉備所創立的基業之中,奪取西川是最為艱難的。在與劉璋打了將近3年之後,劉備也倍感疲勞。還好,在劉備進取西川的關鍵時刻,他得到一個狠人的相助,此人正是“錦馬超”,馬孟起。
二、馬超入蜀,為何僅僅7年便離奇身亡?
馬超之前與曹操在潼關一戰,中了賈詡的“離間計”,後來馬超又與部下鬧翻,最終投靠張魯,不過在張魯那裡馬超一直被排擠,可以說整個天下幾乎沒有馬超的容身之地。
在這個時候,剛好碰到劉備進川,而馬超呢,也被劉備收降,還幫助劉備成功逼降了劉璋。馬超的功勞是非常大的,然而在馬超投奔劉備之後,他得到的卻只是一個虛職。典略曰:備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因為前都亭侯。劉備這波操作,估計連馬超都沒有想到,前面剛剛利用了馬超,但是後面卻只給馬超一個虛職。
雖然在外人看來,馬超的官職很高,但是這個官職卻沒有一點權利。
劉備為何要這樣對待馬超呢?這其實與馬超之前的行為是分不開的,馬超當年拋妻棄父,像馬超這樣的做法,可以說是為人之不恥的。對待父親、妻、子,尚且如此,何況對待劉備?這或許就是劉備的真正用意所在。
而對於馬超而言,他也只能忍受著劉備的剝削與壓迫。雖然自己是聞名天下的“錦馬超”,此時的馬超也不敢與劉備真正撕破臉皮,如果與劉備鬧翻,將意味著馬超直接喪失最後的容身之處。
起初馬超入蜀之後,由於直呼劉備的字號,受到了關羽張飛的警示。而馬超,只能忍著。在漢中之戰後,馬超被拜為左將軍,假節。貌似權力進一步升級,不過這只是劉備給馬超的障眼法。
在川蜀有一個官員名叫彭羕,由於被劉備疏遠心情不好,於是便找馬超談心。而且彭羕還對馬超說什麼,“卿為其外,我為其內",馬超聽完彭羕的話之後,便立即向劉備透露了彭羕的無狀之語。
那麼,馬超為什麼會如此做呢?道理也很簡單,《三國志》: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羕言大驚,默然不答。其實在三國志中有一個關鍵詞是形容馬超的生活狀態的,叫“常懷危懼”,危險、畏懼,這是馬超在川蜀生活的常態。
試問像這樣的生活方式,又有幾個正常人可以忍受,而馬超呢?在這樣的生活狀態下,他也只堅持了7年,最終馬超鬱悶而死。
三、馬超遺言,給劉備下套
馬超這個人,雖然性情反覆,但也算是一個有仇必報之人。
對於劉備集團,馬超雖然無力抗拒,但是總有其他方法對付劉備。特別是對付劉備的後人,也就是劉禪。由於長期生活不如意,馬超在公元222年便病重,而且馬超自己也知道不久於人世。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同時,馬超的病情也越來越嚴重,於是便寫下了遺書。並且讓人親自送到了劉備的手上,書信之中的內容看似非常簡單,實則暗藏玄機,即便是狡猾的劉備也非常容易中招兒。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英雄一世的馬超在臨終之前到底給劉備說了什麼?在《三國志·馬超傳》中記載:“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此乃是馬超對劉備的細微囑託。
馬超在書信之中,首先表明他為什麼投奔劉備?原因,就是他的宗室200多號人,全部被曹操屠殺殆盡!其次,馬超又交待了目前馬氏就只剩下一個馬岱,自己希望劉備可以讓馬岱來繼承宗室血脈,希望劉備及蜀中掌門人可以任用馬岱。
可以看出,馬超臨終前的囑託非常誠懇。我想即使是奸詐的曹操也會採納馬超的意見,何況是滿口仁義道德的劉備。當時在看過馬超書信之中,劉備是直接沉默的,意思就是默認了。但是劉備,及蜀漢掌權人,卻只採納了馬超一半的意見。
什麼意思呢?任用馬岱,但是絕對不重用!
其實在正史上,馬超死後不久,劉備接著也去了。不過,劉備的兒子劉禪,還有蜀漢丞相諸葛亮也都接受了劉備的意思,繼續秉持任用馬岱,但是絕對不重用的方略。
這也就是在後續為什麼在魏延有軍事錯誤時,馬岱會被諸葛亮直接選用的重要原因。而馬岱在諸葛亮北伐之時,一直充當替補的職位,這也足以說明諸葛亮也是接受了馬超臨死之時的意思的。
四、蜀漢王朝覆滅和馬超遺言之間的聯絡
公元263年,劉禪不戰而降,這也意味著劉備奮鬥數十年的結果淪為他人的戰利品。劉禪不戰而降,與馬超的遺言到底有什麼聯絡?
眾所周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諸葛亮臨死之前,曾經重點提出,“蜀中諸道,皆可守,唯獨陰平小道,需謹慎。”,諸葛亮的意思就是一定要派人守好陰平小道,如此一來,可保川蜀基業。
不過,在諸葛亮死後劉禪漸漸放棄了對陰平的看守。這也正是曹魏名將鄧艾,為什麼可以翻越陰平小道的真正原因。當時,在鄧艾過了陰平之後,他的軍需、物資是非常缺乏的。傳聞鄧艾當時帶領兵士到了馬閣山,來到這裡之後道路斷絕,糧食不多,幾乎是走進了死衚衕。
當時鄧艾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毛氈裹身,直接翻山而下,滾到山腳。這個方法大有破釜沉舟之意,不過鄧艾滾到山腳之後,他也並沒有解除危險。擺在鄧艾面前的是一座城池,名叫江油。
不過,此時鎮守江油的守將,名叫馬邈。此人不但沒有替蜀漢鎮守城池,反而在鄧艾未開一炮的情況下直接選擇投降鄧艾。馬邈這波操作,直接讓瀕臨危亡的鄧艾兵團,不但得到了兵力的補充,而且同時也得到了糧草,軍資的補充。
後來,諸葛瞻雖然帶人前來阻擊,但是諸葛瞻面對久經沙場的名將鄧艾來說,還是顯得過於稚嫩,諸葛瞻兵敗身死。而此時的鄧艾尚未打破成都大門,不過蜀後主劉禪此時卻直接選擇投降了,蜀漢王朝就此滅亡。
蜀漢的滅亡,與馬邈脫離不了干係。馬邈,與馬超同姓,在史書之中雖然沒有說馬邈跟馬超、還有馬岱之間的確切關係,但從馬邈的表現來看,他似乎是在為當年的馬超鳴不平。
而且,馬岱在諸葛亮死後,仍然率領蜀軍與曹魏交戰。如此一來,曹魏便加強了對蜀漢的防禦。《晉書》: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餘級。馬岱出軍伐魏,乃是在諸葛亮剛剛去世後的第一年,此時曹魏本來已經因為諸葛亮的死把防禦重點放到了孫吳,不過馬岱出軍從而曹魏又分兵防蜀。
總體說起來,蜀漢的滅亡,與馬超、馬岱、還有鎮守江油的守將馬邈是有一定關係的。或許這就是因果迴圈,當年劉備得益州,也是因為馬超,如今劉禪失益州同樣也是因為姓馬的。
當鄧艾的大軍聚整合都時,或許劉禪才明白當年是被姓馬的下了套…,特別是魏延死在馬岱手裡,對於蜀漢來說是一大損失!